
前言
在国际关系的棋盘上,有时候一通电话的分量不亚于一场峰会。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推迟原定访华行程后,经过9天的等待,终于低姿态联系了中国外长王毅,主动寻求解冻。双方的互动,既为中德关系踩稳了节奏,也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新的变量。
![]()
经济现实下的中德关系转圜
中德关系向来被视为全球经济大局中的关键一环。过去一年间,德国经济压力持续上升,欧洲制造业的发动机声明显变弱。能源危机、产业外迁、贸易摩擦等多重压力让德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华政策。
2025年11月,上半年为 1010.7 亿美元。无论是汽车、机械还是化工,德国企业都在中国市场找到了喘息的空间。与此同时,德国在稀土、芯片等关键原材料领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并未减少,反而因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而进一步加深。
![]()
德国政府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社民党等执政党派对推迟访华一事表达了担忧,直言这不是什么“好兆头”,引发了德国企业界的强烈反响。
此时,德国外长主动致电,态度明显放软,显然是被现实情况所倒逼。德国政府不希望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硬碰硬”,而是更倾向于以务实、合作的姿态寻找利益最大公约数。对德国而言,维持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不仅是缓解本国经济压力的现实选择,也是巩固自身在欧盟核心地位的重要筹码。
![]()
政治博弈与外交底线的碰撞
德国外长推迟访华,并非孤立事件。10月26日的行程原定由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稀土进口商等重量级企业代表团随行,显示出德国此行的经贸色彩。然而,就在启程前夕,瓦德富尔公开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和台海局势发声,涉及台湾问题的言论引发中方强烈不满。
外交部很快做出回应,重申“一个中国”原则不可动摇,台湾属于中国内政。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如今也希望德国能在台湾问题上展现同理心。中方明确提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任何形式的“台独”言行都不容纵容。这些表态不仅是对德国的警示,更是对外传递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
德国方面在电话中一改此前模糊立场,反复强调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没有变化。瓦德富尔主动承认中德存在分歧,并表示希望通过对话妥善处理敏感议题。这一态度转变,背后实际是德国政府在现实利益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平衡。
双方还就“麦克风外交”问题交换了意见。中国外长王毅直言不讳地指出,德国不应在国际场合通过高调喊话制造舆论压力,更不能违背事实无端指责。德国则表态希望减少误解,避免因言语误伤而影响两国关系。
![]()
可以说,这场电话沟通既是一次外交风险的临时止损,也是一次态度和立场的再确认。德国外长放低姿态,既是对中方关切的正面回应,也是在国内外压力下寻求战略缓冲的务实选择。
外部环境与中欧关系的再定位
德国的对外政策并非只围绕中德双边。乌克兰危机的影响持续发酵,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德国制造业承压。化工、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外迁,部分企业甚至考虑在美国和亚洲设立新工厂,德国经济“空心化”的警钟越敲越响。
![]()
与此同时,美国对欧洲盟友的施压并未减弱。2025年初,美国政府宣布对欧洲进口商品加征新一轮关税,德国企业叫苦不迭。面对中美博弈加剧,德国曾试图在两大强国之间保持一定的战略回旋空间,但现实不断拉扯着这条平衡线。
欧盟层面,德国作为“火车头”,一直希望推动中欧班列、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德国在绿色氢能、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领域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步伐也在加快。德国希望借助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助力本国的产业转型和气候目标实现。
![]()
德国政府深知,夹在中美之间反复摇摆于意识形态和现实利益之间,不仅让企业无所适从,也削弱了本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推动与中国的稳定合作,已成为德国“解题”的必选项之一。
未来变量
电话沟通之后,中德关系并未一蹴而就地回暖。德国外长虽然拿到了中方的访华邀请,但两国关系的走向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
中国外交部在最新表态中强调,中德关系需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不能因外部压力或内部政策变化反复摇摆。中国呼吁德国制定更可持续、明确的对华政策框架,避免“忽冷忽热”,以确保企业和市场对未来有稳定预期。
德国方面则希望通过高层互访、经贸合作等多层次互动修复互信。汽车、机械、医药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已公开呼吁政府维持对华合作,避免将经济议题政治化。
![]()
但德国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芯片供应链安全等议题依然有所保留,对部分高科技产业的“去风险”政策仍未松动。德国政府内部也在就对华政策调整展开激烈讨论,如何在安全、技术和经济利益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是接下来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从欧盟角度来看,中德关系的变化已成为中欧关系的风向标。德法等欧洲核心国家在如何应对中美博弈、如何定位对华战略上,还在不断权衡。
![]()
结语
德国外长9天后主动致电王毅,用低姿态换来访华邀请,背后是国际形势和经济现实交错下的权衡。
中德关系的每一次波动,都是全球博弈格局中的缩影。未来走向依然充满变数,但只要对话不断,合作空间就不会封死。国际舞台上,谁能掌握主动、顺势而为,才有更多的话语权。
参考资料:王毅应约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通电话
2025年11月04日05:5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