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梓涵,你疯了吗?为了一个陌生老头错过高考!"
陈志强的声音在医院走廊里回荡。
陈梓涵看着病床上刚刚清醒的老人,那双浑浊的眼睛正注视着她。
老人缓缓开口:"小姑娘,谢谢你。"
两个月后,当北大录取通知书出现在陈梓涵手中时,全家人都愣住了。
她明明没参加高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01
六月的阳光很毒。
陈梓涵背着书包,脚步匆忙地走在去考场的路上。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语文。她在心里默默地背着作文模板,手心里全是汗。
前面突然围了一群人。
"让让,让让!"有人在喊。
陈梓涵想绕过去,但看到人群中间躺着一个老人,脸色发紫,胸口剧烈起伏着。周围的人都在议论,却没人上前。
"快打120啊!"
"别碰他,万一讹人怎么办?"
"看着都快不行了。"
陈梓涵停住脚步。老人大概七十岁,穿着干净的白衬衫,手在胸口抓着。她认出这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
她蹲下来,伸手探了探老人的脉搏。很弱,但还有。
"大爷,大爷,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老人眼皮颤动了一下。
陈梓涵回头对围观的人说:"有人打120了吗?"
"打了,还没来。"
她开始给老人做胸外按压。一下,两下,三下。她学过急救,知道频率要保持在每分钟一百次。
手机在书包里响。
"梓涵,你到哪了?还有二十分钟开考!"是同桌许雯雯的声音。
"我遇到点事。"
"什么事比高考还重要?你疯了吗?"
陈梓涵挂了电话,继续按压。老人的脸色稍微好了一点。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拿手机在拍。
"小姑娘,你别管了,万一出事你担得起责任吗?"
"就是,现在的老人可精着呢。"
陈梓涵没理会这些话,专心做着按压。她能感觉到老人的脉搏在慢慢恢复。
救护车的声音由远及近。
医护人员跳下车,熟练地把老人抬上担架。
"小姑娘,谢谢你。"老人虚弱地说了一句,然后被推进救护车。
医护人员问她:"你是家属吗?"
"不是,我是路过的。"
"那你先走吧,我们送他去医院。"
陈梓涵看看手表,还有十五分钟。她拦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去一中,快点。"
"堵车呢,小姑娘。今天高考,到处都是车。"
司机师傅看她着急的样子,尽量走小路。但还是晚了。
她到达考场时,铁门已经关了。
监考老师透过栏杆看她:"同学,迟到了,不能进了。"
"老师,我救人来着,就迟了几分钟。"
"规定就是规定,没办法。"
门口还有几个迟到的学生,都在那里求情。但监考老师态度很坚决。
陈梓涵站在校门口,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她的高考,就这样结束了。
路上遇到几个认识的同学家长。
"梓涵,你怎么在这?"是李浩天的妈妈。
"我迟到了。"
"迟到?你平时不是挺准时的吗?"
![]()
陈梓涵简单说了救人的事。李妈妈一脸惊讶:"孩子,你这是何苦呢?"
回到家,陈志强正在客厅踱步。
"你去哪了?许雯雯打电话说你没去考试?"
陈梓涵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陈志强的脸瞬间变得铁青:"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为了一个陌生人毁了自己的前程?"
"爸,人都快死了。"
"死不死的关你什么事?现在好了,你的大学梦也死了!"
苏雅从厨房走出来,围裙还系着:"老陈,你别这么说孩子。"
"我不这么说?我辛辛苦苦做生意,就是为了供她上大学。现在倒好,她自己不珍惜。"
"人家孩子做的对,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胜什么胜?现在怎么办?复读一年?多花多少钱?"
陈梓涵回到房间,关上门。
她听到客厅里父母在争吵。
"你就知道骂孩子,她做的对。"
"对什么对?你知道一年复读费用多少钱吗?"
"钱钱钱,你就知道钱。"
"不要钱你养她?你供她上学?"
争吵声持续了很久,陈梓涵坐在床上发呆。她想起刚才那个老人虚弱的样子,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02
第二天,班主任孙老师打电话过来。
"梓涵啊,你这事我也听说了。救人是好事,但代价有点大。"
"孙老师,我知道。"
"你成绩一直很好,复读一年应该没问题。我给你推荐个补习班,老师都很不错。"
"好的,谢谢孙老师。"
"别泄气,明年再来。"
挂了电话,陈梓涵觉得有点迷茫。她从小到大都是按部就班地上学,从来没想过会遇到这种情况。
许雯雯下午过来看她,带了一袋零食。
"梓涵,你别难过,明年肯定能考得更好。"
"希望吧。"
"你救人的事全班都知道了,大家都说你是英雄。"
"什么英雄,就是一时冲动。"
"李浩天说,换了他肯定不敢。万一被讹了怎么办?"
陈梓涵苦笑:"现在想想,确实有点冲动。"
"但你做的对。"许雯雯拍拍她的肩膀,"我妈都夸你呢。"
接下来的几天,陈梓涵一直待在家里。同学们陆续考完了,有人考得好,有人考得不理想。许雯雯每天都会发消息给她,汇报考试情况。
"今天数学有点难,最后一道大题我没做出来。"
"理综感觉还行,就是时间有点紧。"
"英语简单,应该能考高分。"
陈梓涵看着这些消息,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她本来应该和他们一起经历这些的。
邻居张阿姨过来串门,和苏雅聊天。
"你家梓涵的事我听说了,这孩子心地好。"
"就是太善良了,吃了大亏。"
"话不能这么说,好人有好报。"
"有什么好报?大学都上不了了。"
陈志强在一旁接话:"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好人没好报。"
"老陈,你这话说得太绝对了。"张阿姨说,"我认识一个人,做好事被报道了,后来得到很多机会。"
"那是个别情况。"
一周后,那个老人的家属找上门来。
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穿着职业装,看起来很精干。
"请问这里是陈梓涵家吗?"
苏雅开门看到她,有点疑惑:"是的,你是谁?"
"我是那天你女儿救的老人的女儿,叫韩丽。"
苏雅赶紧让她进屋坐。
"大爷怎么样了?"陈梓涵问。
"已经出院了,恢复得很好。医生说多亏了你的急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韩丽说话很诚恳,让人感觉很舒服。
"那就好,那就好。"苏雅松了口气。
"我爸非常感激,一直念叨着要见见这个救命恩人。"
陈志强从房间里出来,听到对话。
"大爷没事就好,我们也就放心了。"
韩丽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务必收下。"
![]()
陈志强摆摆手:"这个我们不能要。"
"必须要的。我爸说了,是这个孩子救了他的命。这点钱算什么?"
"真的不用,救人是应该的。"
推来推去,最后还是没收。韩丽有点无奈。
"那这样吧,我们换个方式表达谢意。你女儿不是要复读吗?我可以帮忙联系最好的补习班。"
"这个倒是可以考虑。"陈志强眼睛一亮。
韩丽留下了联系方式,说过几天会再来拜访。
"我爸身体好了就想见见梓涵,亲自道谢。"
"什么时候都行,我们有空。"
韩丽临走时说:"你们教出这么好的女儿,真是了不起。"
苏雅听了很开心:"孩子从小就心软,看不得别人受苦。"
03
七月份,高考成绩出来了。许雯雯考了六百三十分,能上一个不错的一本。班里最高分是李浩天,六百八十五分。
陈梓涵看着同学们在群里报成绩,心情有点复杂。
李浩天在群里说:"谢谢大家,我准备报清华。"
许雯雯回复:"浩天厉害!"
其他同学也纷纷祝贺。
孙老师在群里说:"同学们都考得不错,为大家高兴。"
有人问:"梓涵准备复读了吧?"
陈梓涵回复:"是的,明年再战。"
大家纷纷鼓励她。
"梓涵明年肯定能考得更好!"
"英雄归来必定更强!"
看着这些鼓励的话,陈梓涵心里暖暖的。
孙老师又打电话过来:"梓涵,你考虑好了吗?要不要去那个补习班?"
"孙老师,我再想想。"
"别想太久,好的补习班名额有限。那个海淀的补习班特别抢手。"
"我知道了。"
韩丽也打电话过来,说联系好了一个很好的补习班,师资力量很强。
"费用方面你们不用担心,算我们的一点心意。"
陈志强本来想拒绝,但听说是很贵的补习班,又有点动心。
"这样不太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你女儿救了我爸的命,这算什么?"
最后还是没有接受韩丽的好意,但要了补习班的联系方式。
陈志强的态度比之前缓和了一些,但还是时不时地叹气。
"早知道我就不让你学什么急救了。"
"老陈,话不能这么说。"苏雅给陈梓涵夹菜,"做人总要有点良心。"
"良心能当饭吃吗?"
"你怎么变得这么势利?"
"我势利?我这是为了孩子好。"
八月初,陈梓涵开始在那个补习班上课。
补习班在市中心,每天要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班里有三十多个学生,都是复读生。
数学老师姓赵,四十多岁,教学经验很丰富。
"复读生压力大,但也有优势。你们已经经历过一次高考了,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物理老师很年轻,刚从师范大学毕业,讲课很有激情。
"物理其实不难,关键是要理解概念。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物理的。"
陈梓涵发现复读班的氛围和高三不太一样。大家都比较沉闷,话不多。
坐在她旁边的是个男生,叫张磊,去年考了五百八十分,想冲击六百五。
"你去年考了多少?"张磊问她。
"我没参加考试。"
"没参加?为什么?"
陈梓涵简单说了救人的事。
张磊听了很惊讶:"你这运气也太背了。"
"算了,不说这些了。"
"不过你做得对,换了我肯定不敢。现在的社会太复杂了。"
慢慢地,陈梓涵在补习班交了几个朋友。除了张磊,还有一个女生叫周晓,去年发挥失常,只考了五百五十分。
"我平时模拟考试都是六百多分,高考时太紧张了。"周晓说起去年的事还很郁闷。
"今年好好准备,肯定没问题。"陈梓涵安慰她。
"你心态真好。"
八月中旬,韩丽又打电话过来,说她爸想见见陈梓涵。
"他身体完全好了,一直惦记着这事。"
"什么时候都行。"
"这个周末怎么样?我来接你。"
"不用接,我自己过去就行。"
"那怎么行?你连地址都不知道。"
最后约定周六下午,韩丽来接陈梓涵。
周六下午,韩丽开车来了。是一辆白色的奥迪,看起来很新。
"我家有点远,在西郊。"韩丽解释道。
车子开了半个多小时,停在一个高档小区门口。小区环境很好,到处都是绿树。
"我爸退休后就搬到这里了,说空气好。"
电梯停在十八楼。韩丽按门铃,开门的是个阿姨。
"韩老师在书房,你们进去吧。"
房子很大,装修得很雅致。客厅里摆着几幅字画,看起来很有品味。
书房在最里面,三面墙都是书架,摆满了各种书籍。那个老人坐在写字台前,正在看一本厚厚的书。
![]()
他看到陈梓涵,立刻站起来。
"小姑娘,你来了。快坐。"
陈梓涵打量着老人,发现他气色很好,完全看不出曾经病危的样子。
"大爷,你身体好些了吗?"
"好多了,多亏了你。"老人给她倒了一杯茶,"真没想到那天会遇到你这样的好孩子。"
"应该的,换了别人也会这么做。"
"不一定。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你这样的勇气了。"
韩丽在一旁说:"爸,你不知道,梓涵为了救你错过了高考。"
老人听了很吃惊:"什么?错过了高考?"
"是的,因为送您去医院耽误了时间。"
"这怎么行?这是大事啊!"老人很自责,"都怪我,让你错过了这么重要的考试。"
"大爷,您别这么说。救人要紧。"
"可是你的前程怎么办?"
"我准备复读一年。"
老人走来走去,很不安:"这样吧,我来想办法,看能不能补救。"
"不用了,大爷。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不行,我必须要做点什么。你救了我的命,我不能让你因此受损失。"
他们聊了一个多小时。老人问了很多关于学习的事情,陈梓涵一一回答。
"你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吧?"
"还可以,在班里前几名。"
"想学什么专业?"
"我想学医。"
老人眼睛一亮:"学医好,救死扶伤,很有意义的职业。"
"就是因为那天的事,让我更坚定了这个想法。"
"有理想的孩子。"老人很赞赏,"医学是个严谨的学科,来不得半点马虎。"
临走时,老人送给她一本医学史的书。
"这本书对你会有帮助的。"
"谢谢大爷。"
"别客气,应该是我谢谢你。"
04
韩丽开车送陈梓涵回家,路上聊了很多。
"我爸是个很好的人,从小就教育我要有爱心。"
"看得出来。"
"你救了他,我们全家都很感激。"
"真的没什么。"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回到家,陈梓涵把见面的情况告诉了父母。
"那个老人看起来很有文化。"
"是的,家里全是书。"
"人家能住那么好的小区,应该条件不错。"陈志强说。
"条件好不好不重要,人好就行。"苏雅说。
陈梓涵翻开那本医学史的书。扉页上有一行字:赠给有善心的小梓涵。
八月底的一个下午,陈梓涵正在房间里做数学题,苏雅突然大声喊她。
"梓涵,快出来!"
陈梓涵走到客厅,看到苏雅手里拿着一个快递袋,脸色很奇怪。
"什么东西?"
"不知道,写的是你的名字。"
陈梓涵拆开袋子,里面是一个厚厚的信封。她打开一看,整个人愣住了。
那是一张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专业:临床医学。
![]()
陈志强从沙发上跳起来:"怎么可能?是不是搞错了?"
苏雅接过通知书,反复看了好几遍:"梓涵,你没报名啊,怎么会有录取通知书?"
"我也不知道。"
陈梓涵仔细看了看通知书,上面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都是正确的。
"会不会是诈骗?"陈志强怀疑地说。
"诈骗也不会做得这么像啊。"苏雅说。
"我打电话问问。"陈志强拿起电话。
他找到北大招生办的电话,拨了过去。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我女儿收到了你们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她没有报名。"
"请提供一下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陈志强报了陈梓涵的信息。
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然后说:"是陈梓涵同学吗?没错,她确实被我们学校录取了。"
"可是她没参加高考啊!"
"她是通过特殊招生计划录取的。具体情况请入学后了解。"
"什么是特殊招生计划?"
"抱歉,电话里不方便详细解释。"
陈志强挂了电话,一脸懵:"他们说没错,是特殊招生计划。"
"什么是特殊招生计划?"苏雅问。
"我哪知道。"
陈梓涵拿着录取通知书,看了一遍又一遍。这张通知书看起来很正式,上面还有校长的签名和学校的印章。
"这太奇怪了。"她喃喃自语。
消息很快传开了。许雯雯第一个打电话过来。
"梓涵,听说你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了?"
"你怎么知道的?"
"我妈听我妈同事说的,她同事就住你们小区。"
"是有这么回事,但我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太不可思议了!你没参加高考怎么会被录取?"
"我也不知道。"
"反正是好事啊,北大医学部诶!比我的破学校强多了。"
孙老师也打电话过来询问。
"梓涵,我听说你被北大录取了?"
"是的,孙老师。"
"这是怎么回事?你没参加高考啊。"
"我也搞不明白。"
"不管怎么样,这是好事。北大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是有点不真实。"
"你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
班里的同学也纷纷打电话祝贺。大家都很好奇,但陈梓涵自己也解释不清楚。
张阿姨过来串门,一进门就说:"梓涵,你太厉害了!"
"张阿姨,怎么了?"
"北大录取通知书的事我都听说了。我就说嘛,好人有好报。"
"可能是搞错了。"
"怎么会搞错?北大那么严格的地方。"
陈志强在一旁说:"我们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管他怎么回事呢,反正是好事。"张阿姨很兴奋,"我们小区出了个北大生,脸上有光啊。"
05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讨论这件事。
"我觉得可能是哪里搞错了。"陈志强还是很怀疑。
"错不了,我打电话确认过了。"
"那就奇怪了,凭什么录取她?"
"管凭什么呢,反正录取了就是好事。"苏雅说。
"我担心去了学校会出问题。"
"能出什么问题?大不了不去呗。"
陈梓涵一直没说话,她在想这件事的原因。突然,她想到了那个老人。
"会不会是韩大爷帮的忙?"
"有可能。"苏雅说,"那天看他挺有门路的样子。"
"不太可能吧?"陈志强说,"他一个退休老人,能有这么大能量?"
"现在想这些也没用,等去了学校就知道了。"
九月初,陈梓涵带着行李去北京报到。
陈志强和苏雅一起送她。在火车上,陈志强说:"梓涵,这事太奇怪了,你到学校一定要问清楚。"
"我知道。"
"不管怎么样,既然进了北大,就好好学。"
"我会的。"
"记住,做人要低调,别到处说你是怎么进来的。"
火车开了十几个小时,终于到了北京。
北京的九月还很热。陈梓涵拖着行李箱走进燕园,到处都是新生和家长。
![]()
"这就是北大啊。"苏雅感慨道,"梓涵,你太幸运了。"
"是啊,我们家祖坟冒青烟了。"陈志强也很激动。
宿舍在医学部,是四人间。陈梓涵到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室友在了。
一个是林悦,上海人,说话带着明显的上海腔。她的行李箱就有四个,床上堆满了各种衣服。
"你就是陈梓涵吧?我是林悦。"林悦很热情,"听说你是特招进来的?"
"算是吧。"
"厉害,特招的都是有特殊才能的。你是哪方面的?"
"我也不太清楚。"
另一个是江小鱼,很瘦,皮肤有点黑,话不多。她只有一个旧旧的行李箱,东西很少。
"你是哪里人?"陈梓涵问她。
"河南农村的。"江小鱼声音很轻。
"能考上北大,你一定很厉害。"
"运气好而已。"
第四个室友赵思齐下午才到。她是北京人,说话带着点京腔,人很活泼。
"咱们宿舍有意思,一个上海的,一个农村的,一个特招的,还有我这个北京土著。"
"你怎么知道我是特招的?"陈梓涵有点奇怪。
"宿管阿姨说的。她说我们宿舍有个特招的学生。"
"原来如此。"
晚上,她们一起去食堂吃饭。
医学部的食堂很大,菜品也很丰富。林悦点了三四个菜,江小鱼只要了一个素菜,赵思齐要了一个肉菜一个素菜。陈梓涵也点了两个菜。
"医学部的课程很重的,"赵思齐说,"我表哥就是这里毕业的,说每天都要学到很晚。"
"我不怕累。"江小鱼开口了。
"那你们有什么爱好?"林悦问。
"我喜欢看书。"陈梓涵说。
"我喜欢听音乐。"赵思齐说。
"我没什么爱好。"江小鱼还是话很少。
"那我们以后可以一起活动。"林悦很兴奋。
06
接下来的几天,陈梓涵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课程很多,每天都排得满满的。除了解剖学,还有生理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等等。
十一月中旬,学院组织了一场医学伦理学讲座。
"这次讲座很重要,"班长在群里通知,"主讲人是咱们医学部的资深教授,大家都要去。"
陈梓涵对医学伦理学不太了解,但既然是必须参加的,她也准备去听听。
讲座安排在周三下午,地点在医学部的大礼堂。陈梓涵和室友们一起去的。
礼堂很大,能坐上千人。陈梓涵她们找了个中间的位置坐下。
台上还空着,主持人在调试设备。
"听说今天的教授很有名。"赵思齐说。
"什么方面的专家?"林悦问。
"好像是心血管方面的。"
过了一会儿,主持人走上台:"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了北大医学部的资深教授,原医学部主任,在心血管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专家来为大家讲课。"
台下响起掌声。
当主讲人走上讲台时,陈梓涵瞬间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