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生物工程研究所牵头的国际团队,带来了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突破。
他们完成了人类肾脏类器官与猪肾的功能性整合实验,这一成果为解决全球器官短缺问题提供了新方向。
![]()
实验中,人类肾脏类器官在猪肾内实现存活并建立功能连接,还借助特定技术保障了过程中的器官活性。
该突破跳出传统细胞治疗的局限,采用新的技术思路,不仅在短期观察中展现出良好效果,更为后续相关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引发了行业对器官移植未来发展的广泛关注。
跨物种“联姻”成功
2025年11月2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生物工程研究所牵头的国际团队宣布了一项重磅成果。
他们把实验室培养的人类肾脏类器官植入活体猪肾,再移植回猪体内后,这些微型结构居然和猪肾实现了功能整合。
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真正让人类细胞在异种器官里扎下根、开始工作。
![]()
实验里的细节藏着大学问,这些人类肾脏类器官是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的,虽然只有几毫米大,却五脏俱全,肾小球、肾小管这些关键结构一个不少。
研究人员通过特殊染色技术,能清楚看到里面被标记的肾小管和足细胞整整齐齐排列着,就像微缩版的人类肾脏。
而之所以选猪肾当“宿主”,是因为猪肾和人肾在结构和功能上太像了,滤过率、代谢模式都高度接近,大小和血管分布也合适,简直是天然的实验模型。
更关键的是那套常温灌注设备,这东西可比传统的低温冷藏高级多了,它能在接近人体体温的环境下,持续给器官供氧和营养,让细胞保持正常代谢。
![]()
靠着这套技术,人类肾脏类器官在猪肾里存活了48小时,不仅没引发免疫排斥,还和猪肾组织建立了功能性连接,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突破。
为啥非要搞“类器官移植”?
这项技术的诞生,根本上是被全球器官短缺的困境“逼”出来的。
现在全世界约有8.5亿人得慢性肾病,其中几百万人只能靠透析活着,但能等到肾移植的人少得可怜。
在美国,等着肾移植的患者超过9万人,可每年能做成的手术也就2.5万例左右,大部分人只能在等待中病情恶化。
传统的细胞治疗路子走得并不顺,直接把细胞注射到患者体内,要么存活率低,要么根本没法好好发挥功能。
但这次研究提出的“组织工程预整合”思路完全不同,先让人类细胞在动物器官里提前适应、建立连接,相当于给细胞找好“落脚点”再移植,这样一来,排斥风险低了,治疗效果也更可控。
更让人期待的是,研究团队已经找到大规模生产肾脏类器官的办法。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和微聚集技术,一次实验就能造出几千个结构一样的类器官,这意味着未来可能实现批量供应。
要是再结合基因工程,还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真正做到“一人一器官”的精准医疗,这种从“供不应求”到“按需生产”的转变,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就是救命的希望。
从实验室到病床
不过,这项技术想真正用到人身上,还有不少坎要迈。
最让人担心的是安全性问题,虽然48小时观察没发现排斥反应,但长期来看,免疫相容性会不会出问题,会不会有肿瘤风险,器官功能能不能一直稳定,这些都得花时间慢慢研究。
![]()
就像美国FDA批准的猪肾临床试验,要分阶段观察好几年才能下结论,这种谨慎是完全必要的。
技术标准化也是个大难题,不同批次的类器官质量怎么把控,移植手术步骤怎么统一,术后该监测哪些指标,这些都得制定明确的规范。
现在全球还没有针对类器官移植的成熟审批标准,监管部门也得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明确哪些情况能通过审批,流程该怎么走。
伦理方面的讨论也少不了,跨物种移植本身就容易引发争议。
怎么在技术进步和伦理底线之间找到平衡,怎么让患者充分了解风险并自主选择,万一出现意外该怎么处理,这些都需要社会各界坐下来好好商量。
![]()
但这些挑战挡不住技术的巨大潜力,有行业报告说,未来十年全球器官移植市场规模能超过300亿美元,再生医学技术肯定会是主要推动力。
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再过5到10年,基于类器官的细胞治疗有望进入临床试验。
到那时候,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能不用再苦苦等捐献,靠着实验室培育的“定制器官”就能重获新生,整个再生医学领域也会跟着迈上新台阶。
结语
尽管人类肾脏类器官移植还需闯过安全、标准、伦理多道关,但2025年11月2日这项成果,已为肾病治疗撕开新口子。
它不仅给全球8.5亿肾病患者带来希望,更让器官移植从“等捐献”向“造器官”迈近。
未来10年,随着技术完善,若能批量生产定制类器官,全球300亿美元器官移植市场将迎来变革。
相信5到10年后,终末期肾病患者不用再苦等,再生医学也将借此站上更高台阶,为更多疑难病症治疗提供新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