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解甲人
你可能不知道的部队“冷知识”:饭前一支歌。
当兵的战友都知道,吃饭之前,在进入食堂之前,所有连队基本上都要集合,以最大音量高唱一首歌,这叫“饭前一支歌”。唱得不响可能要再唱,再唱不响,可能饭都吃不成。
我们上军校的时候,包括到部队时,一到吃饭时间,就会看到各个学员队、各个连队,饭前唱歌一个比一个响。
为什么要进行“饭前一支歌”?其实很简单。它可以提振士气,培养集体荣誉感,当然也是一种简单的参选动员,确保队伍在非训练时间都能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
那么“饭前一支歌”究竟有什么道理,有什么来源?这个传统有两种比较有趣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我军打仗时,许多不同编制的军队聚在一个灶上吃饭,容易产生抢饭吃的情况,影响内部团结。怎么办?有一位将领看到这种情况,就命令自己的部队士兵先唱一支歌,等兄弟部队都打完饭再去打饭。如果一支歌唱完还没轮到,就再唱一支。后来其他部队看到后纷纷效仿,慢慢演变成了“饭前一支歌”的传统。
![]()
另一种说法与战争年代的宣传教育工作有关。大多数红军战士文化水平有限,教员在教他们识字时,往往通过教歌的方式。教歌员往往同时也身兼识字先生,一句歌词从认字到识意,掰开给大家讲清楚,还要保证大家不跑调。这样大家在唱歌的同时又学到了一些字。
宣传队员们往往利用训练过后、炊事班抬饭的间隙,让大家一边等饭打饭,一边复习老歌、学习新歌。久而久之,饭前学歌、唱歌就成了常态。
军队饭前唱歌的传统,实际上自古以来都有类似情况。我翻看网上的一些介绍,比如《宋史·乐志》里记载:“鼓吹者,军乐也。”其中有个“黄门鼓吹”,便是宫廷宴乐中的时举乐,在天子大宴文武群臣时,要伴乐而歌。
所以“饭前一支歌”在《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中也有明确规定:队列集会有歌声。如今不少部队的歌单也在不断更新,从过去的《打靶归来》《团结就是力量》,到现在的《听党指挥歌》《强军战歌》等等。
军人吃饭就得像老虎下山,要有冲锋陷阵时的劲头。饭前一支歌,就是吹响了向吃饭发起总攻的冲锋号。食堂前震天的歌声,不仅是吃饭的前奏,更是一支看不见的部队,凝聚着我们战士的军魂。
就像一些退伍老兵说的:饭前一支歌,就是发起了冲锋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