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炖着的红烧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香气弥漫了整个小小的客厅。
郑桂英擦了擦手,走到窗边又一次张望。
楼下那条熟悉的小路上空无一人,只有几片梧桐叶子在秋风里打着旋儿。
今天儿子要带女朋友第一次正式上门,她从天没亮就开始忙碌。
“妈,思妍是个好姑娘,您一定会喜欢她的。”儿子伟诚昨晚在电话里信心满满。
郑桂英轻轻叹了口气,转身检查餐桌上的菜是否齐全。
八菜一汤,几乎用尽了她半个月的退休金。
但她心甘情愿,只要儿子幸福,什么都值得。
墙上的老挂钟滴答走着,指针慢慢指向十一点半。
门外终于传来了脚步声,还有儿子爽朗的笑声和一个清脆的女声。
郑桂英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角,脸上堆起期待的笑容。
门铃响了。
![]()
01
郑桂英小跑着去开门,手心因为紧张微微出汗。
门一开,儿子苏伟诚灿烂的笑容就先挤了进来。
“妈,我们来了!这是思妍。”
郑桂英的目光越过儿子,落在他身后的女孩身上。
李思妍穿着一件米白色羊绒大衣,围着淡粉色的丝巾,妆容精致得像是杂志上走下来的模特。
她手上拎着两个精致的礼盒,笑容恰到好处。
“阿姨好,我是李思妍。冒昧来访,给您添麻烦了。”
声音清脆悦耳,普通话标准得像是播音员。
郑桂英连忙侧身让两人进来。
“快请进,外面冷吧?路上堵不堵车?”
她一边招呼,一边悄悄打量着这个可能成为她儿媳妇的女孩。
李思妍脱下大衣,里面是一件质地优良的连衣裙,衬得她身材高挑匀称。
她将礼盒轻轻放在茶几上。
“阿姨,听说您睡眠不太好,我带了进口的助眠香薰。”
“还有一套护肤品,适合您这个年龄的皮肤。”
郑桂英连连摆手。
“来就来,还带这么贵重的东西干什么...”
苏伟诚搂住妈妈的肩膀,语气骄傲。
“妈,思妍特意挑了很久呢,您就收下吧。”
郑桂英接过礼物,心里既温暖又有些不安。
这么周到得体的姑娘,家境一定很好吧?
她悄悄瞥了一眼儿子,伟诚今天穿着新买的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看向李思妍的眼神里满是爱意和自豪。
“爸和爷爷呢?”苏伟诚问道。
郑桂英这才回过神来。
“你爸去楼下超市买饮料了,说怕不够喝。”
“爷爷在阳台修剪他的宝贝兰花呢。”
正说着,门又开了,公公陈兴华提着两袋饮料走了进来。
“爷爷,我们来了!”苏伟诚高声叫道。
陈兴华看到孙子,眼睛立刻眯成了一条缝。
“伟诚回来啦!这位就是思妍吧?”
李思妍礼貌地欠身。
“爷爷好,我是李思妍。”
“好好好,快坐,别站着。”
陈兴华笑眯眯地打量着李思妍,转头对郑桂英使了个眼色。
那意思是姑娘真不错。
郑桂英也笑了笑,心里的忐忑稍微减轻了些。
这时,婆婆宋丽琼也从阳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小喷壶。
“奶奶!”苏伟诚上前接过喷壶,搂着奶奶介绍道。
“思妍,这是我奶奶。”
李思妍同样礼貌地问好,但郑桂英注意到她的动作略显僵硬。
不像对爷爷那样自然。
宋丽琼倒是很热情,拉着李思妍的手坐下。
“伟诚经常提起你,今天总算见到了,真是俊俏的姑娘。”
李思妍微笑着,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客厅的陈设。
老式的布艺沙发,用了十几年的茶几,墙角有些剥落的墙纸。
郑桂英敏锐地捕捉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审视。
尽管那目光很快被礼貌的笑容取代。
“阿姨,您家布置得真温馨。”李思妍轻声说道。
郑桂英笑了笑,没有接话。
她转身进了厨房,假装去看炖着的汤。
心里那股不安又悄悄升起。
这姑娘太完美了,完美得有些不真实。
苏伟诚跟了进来,压低声音问道。
“妈,你觉得思妍怎么样?”
郑桂英搅动着锅里的汤,没有抬头。
“挺好的,漂亮又懂礼貌。”
儿子立刻眉开眼笑。
“我就知道您会喜欢她!思妍真的特别优秀。”
“她爸爸是做建材生意的,家里条件很好,但她一点架子都没有。”
郑桂英的手顿了顿,然后继续搅动。
“是吗...那真是难得。”
她悄悄瞥了一眼客厅。
李思妍正优雅地坐着,与公婆交谈。
姿态无可挑剔,却总给人一种疏离感。
郑桂英想起二十二年前,第一次抱到伟诚的那天。
也是这样一个微凉的秋日。
那时她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为儿子的婚事如此忐忑。
“妈,汤是不是快好了?”苏伟诚问道。
郑桂英回过神来,发现汤已经滚开了,溅湿了灶台。
她连忙关小火,擦干净台面。
“快了,再炖十分钟就好。你出去陪思妍吧,这里我来。”
儿子高兴地出去了,厨房里只剩下郑桂英一个人。
她靠在料理台边,轻轻叹了口气。
希望是自己多想了吧。
也许这姑娘真的如儿子所说,是个难得的好女孩。
客厅里传来阵阵笑声,听起来其乐融融。
郑桂英振作精神,开始准备碗筷。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她不能因为自己的多心坏了气氛。
无论如何,儿子找到了喜欢的人,这是值得高兴的事。
她将碗筷仔细摆好,又检查了一遍菜肴。
红烧肉色泽红亮,清蒸鱼形态完整,白切鸡皮脆肉嫩...
每一道菜都是儿子爱吃的,也是她最拿手的。
希望李思妍也会喜欢。
02
餐桌上已经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冒着腾腾热气。
郑桂英招呼大家入座,特意将李思妍安排在自己身边的座位。
“思妍,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随便做了几个菜。”
李思妍微笑着扫了一眼餐桌。
“阿姨太客气了,这么多菜,看着就很好吃。”
苏伟诚自豪地插话。
“我妈手艺可好了,我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思妍你尝尝这个红烧肉,是我妈的拿手菜。”
他夹了一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放到李思妍碗里。
李思妍轻轻道谢,小口品尝,然后礼貌称赞。
“确实很好吃,肥而不腻。”
郑桂英心里稍微踏实了些,又给她夹了块鱼。
“尝尝这个鱼,今早市场买的,很新鲜。”
“谢谢阿姨。”
李思妍优雅地吃着,动作标准得像是礼仪教科书。
相比之下,苏家一家人平常的吃饭方式显得随意许多。
陈兴华关切地问李思妍。
“思妍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在我爸的公司帮忙,主要负责市场拓展。”
李思妍放下筷子,语气平和。
“其实也就是学习阶段,我爸希望我多积累经验。”
宋丽琼好奇地问。
“那你爸爸的公司规模很大吧?”
李思妍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些许自豪。
“还可以,去年营业额大概两个多亿。”
“主要在省内有几家建材市场,最近正准备向周边省市扩展。”
饭桌上安静了一瞬。
郑桂英注意到公公婆婆交换了一个眼神。
苏伟诚赶紧打圆场。
“思妍很能干的,虽然不是学商科出身,但学得特别快。”
李思妍轻轻摇头。
“我只是帮帮忙而已,主要还是靠爸爸打下的基础。”
她转向郑桂英。
“阿姨,听说您退休前是小学老师?”
郑桂英点点头。
“对,教了三十多年语文,去年刚退休。”
“那很好啊,教师是很崇高的职业。”
李思妍说着,目光却又不经意地扫过餐厅的陈设。
老旧的吊灯,有些褪色的窗帘,用了多年的餐桌。
郑桂英默默观察着这一切。
这姑娘的礼貌无可挑剔,但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优越感。
不是故意的炫耀,更像是自幼环境使然。
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比刻意的炫耀更让人不安。
郑桂英起身去厨房端汤,苏伟诚跟了进来。
“妈,思妍是不是很棒?一点千金小姐的架子都没有。”
郑桂英盛着汤,轻声问道。
“你们交往半年多了吧?之前怎么没听你提起她家的情况?”
苏伟诚有些不好意思。
“我不是故意瞒着您的,只是...”
“只是怕我觉得两家差距太大?”
郑桂英直接点破了儿子的心思。
苏伟诚挠了挠头。
“思妍人真的很好,从来不介意我家条件普通。”
“她说看重的是我这个人,不是家庭背景。”
郑桂英看着儿子真诚的眼睛,心里五味杂陈。
她当然希望儿子幸福,但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
特别是当两家差距如此之大时。
“妈,您别担心,思妍的父母也很开明的。”
苏伟诚试图让母亲安心。
“她爸爸说过,年轻人有自己的路要走,不会干涉太多。”
郑桂英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将汤碗放在托盘上。
二十二年前,当她决定收养那个被遗弃在医院走廊的婴儿时。
从未想过有一天会面对这样的局面。
那时她只想着给这个无辜的生命一个家。
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如今儿子长大了,要组建自己的家庭了。
她应该高兴才对。
可为什么心里如此忐忑?
“妈,汤要洒了。”
苏伟诚的声音让郑桂英回过神来。
她这才发现自己在发呆,托盘倾斜了。
连忙扶正托盘,深吸一口气。
“走吧,别让思妍等久了。”
回到餐厅,李思妍正在和陈兴华聊天。
“我爸爸最近在城南投资了一个新楼盘,环境很不错。”
“爷爷要是感兴趣,以后可以带您去看看。”
陈兴华呵呵笑着。
“我们老两口住这里习惯了,邻里都熟悉,不想挪窝了。”
李思妍体贴地点头。
“也是,熟悉的环境住着舒服。”
“阿姨手艺真好,这汤闻着就很香。”
郑桂英为她盛了一碗。
“喜欢就多喝点,锅里还有。”
李思妍小口喝着汤,姿态优雅。
郑桂英看着她纤细白皙的手指,指甲修剪得完美无瑕。
手腕上戴着精致的手表,估计价格不菲。
这样的姑娘,为什么会选择普通家庭出身的伟诚?
是真的如儿子所说,不看中家世背景吗?
还是...
郑桂英不敢再想下去。
她强迫自己专注于眼前的饭菜,不断给李思妍夹菜。
试图用热情掩盖内心的不安。
午餐在表面和谐的氛围中继续着。
窗外,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在餐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
03
午餐过后,大家移步到客厅喝茶。
郑桂英泡了一壶上好的龙井,茶香袅袅。
宋丽琼端来自己做的桂花糕,摆在精致的瓷盘里。
“思妍尝尝,这是我自己做的,伟诚从小就爱吃。”
李思妍拿起一小块,轻轻咬了一口。
“很好吃,奶奶手艺真好。”
她的称赞很礼貌,但郑桂英注意到她只吃了一小口就放下了。
苏伟诚倒是很捧场,一连吃了三块。
“奶奶做的桂花糕是天底下最好吃的!”
宋丽琼被孙子逗得眉开眼笑。
陈兴华关切地问起李思妍家里的情况。
“思妍父母身体都好吧?有机会请他们来家里坐坐。”
李思妍优雅地端起茶杯。
“他们都很好,谢谢爷爷关心。”
“我爸爸平时比较忙,妈妈喜欢旅游,经常不在家。”
她轻轻吹了吹茶汤,继续说道。
“上个月他们刚去了欧洲,说是要考察那边的建材市场。”
“其实我知道,就是找个理由出去玩而已。”
语气轻松,却自然流露出优越的生活环境。
苏伟诚接话道。
“思妍爸妈去过很多国家,见识很广。”
“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很多有趣的见闻。”
李思妍微微一笑。
“是啊,我妈妈特别喜欢意大利,说那里的建筑很有特色。”
“他们还计划明年去澳大利亚看看。”
郑桂英默默听着,没有插话。
她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北京,还是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
出国旅游对她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陈兴华感慨道。
“现在年轻人真幸福,我们那辈子,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李思妍体贴地回应。
“爷爷那一代人才了不起,白手起家,为社会做了那么多贡献。”
“我爸爸常说,没有你们这代人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这话说得十分得体,陈兴华听了连连点头。
但郑桂英却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距离感。
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体贴,而非平等的交流。
李思妍放下茶杯,目光落在墙上的照片上。
那是苏伟诚从小到大的成长记录。
从百天照到大学毕业照,按时间顺序排列着。
“阿姨,这些都是伟诚的照片吗?”
郑桂英点点头,心里升起一丝暖意。
“对,从他几个月大开始,每年都会照几张。”
李思妍起身走近细看,苏伟诚也跟了过去。
“这张是我五岁时拍的,当时刚上幼儿园。”
苏伟诚指着一张照片介绍道。
照片上的小男孩笑得灿烂,缺了两颗门牙。
李思妍轻笑。
“真可爱,看起来调皮捣蛋的。”
“是啊,我妈说我小时候可让人头疼了。”
两人一边看照片一边说笑,气氛融洽。
郑桂英看着他们的背影,稍稍安心了些。
也许真是自己想多了。
年轻人感情好才是最重要的。
李思妍仔细看着照片,突然轻声问道。
“奇怪,怎么没有伟诚刚出生时的照片?”
郑桂英的心猛地一跳。
苏伟诚浑然不觉,笑着解释。
“听说我出生时特别丑,我妈不好意思给我拍。”
“后来长开些了,才敢照相。”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李思妍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郑桂英暗暗松了口气,手心里全是汗。
这个秘密埋藏了二十多年,她几乎要忘记了。
如今被无意中触及,依然让她心惊胆战。
宋丽琼及时转移了话题。
“思妍,听说你妈妈是音乐老师?”
李思妍转身回到沙发坐下。
“是的,她在音乐学院教钢琴,后来辞职帮爸爸打理公司。”
“不过现在又回去兼职教学了,说还是喜欢和音乐打交道。”
陈兴华感兴趣地问。
“那思妍也会弹钢琴吧?”
“学过几年,但天赋一般,不如妈妈弹得好。”
李思妍谦虚地说,但语气中透着自信。
苏伟诚插话。
“思妍弹得可好了,我听过一次,像专业演奏家一样。”
“你就会夸张。”李思妍嗔怪地看了他一眼。
两人相视而笑,眼神中满是甜蜜。
郑桂英看着这一幕,心情复杂。
她既为儿子找到心爱的人高兴,又为未知的未来担忧。
门当户对这句话,能流传至今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同的成长环境,注定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些差异在恋爱时可能不明显,但婚姻是实实在在的过日子。
到时候,伟诚能适应吗?
或者说,李思妍能真正接受他们的家庭吗?
“阿姨,您怎么了?脸色不太好。”
李思妍关切的声音打断了郑桂英的思绪。
郑桂英连忙挤出一个笑容。
“没事,可能有点累了。你们聊,我去切点水果。”
她起身走向厨房,步伐有些匆忙。
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来平复纷乱的心绪。
04
厨房里,郑桂英打开水龙头,让冷水冲刷着手腕。
冰凉的感觉让她冷静了许多。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准备果盘。
苹果、橙子、葡萄,都是平常吃的水果,朴实无华。
突然想起李思妍带来的进口车厘子,还放在客厅。
那应该是她平时吃惯的水果吧?
郑桂英苦笑着摇摇头,继续切苹果。
刀工依然熟练,苹果皮连成长长的一条,均匀不断。
这是多年练就的功夫,就像她的人生,平稳却缺乏波澜。
客厅里传来断断续续的谈话声。
主要是苏伟诚和李思妍在说话,公婆偶尔插几句。
“...婚后肯定要请保姆的,我可不擅长做家务。”
李思妍的声音轻轻飘进厨房。
“我妈说了,女人不能把自己困在家务里,要有自己的事业。”
苏伟诚笑着回应。
“请,一定请!怎么能让我老婆辛苦呢。”
“再说我也不舍得你纤纤玉指沾阳春水啊。”
两人笑作一团。
郑桂英切水果的手慢了下来。
请保姆?在她的认知里,那是非常富裕的家庭才有的概念。
普通人家,家务不都是自己做的吗?
她教了三十多年书,回家还要做饭洗衣,从未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就是差距啊。
“...房子我爸说可以出首付,但得买在新区那边。”
李思妍继续说道。
“那边环境好,都是新楼盘,配套设施也齐全。”
“就是离你爸妈这边远了点,不过开车也就半小时。”
苏伟诚的声音有些犹豫。
“新区房价太贵了,首付就要一百多万...”
“哎呀,我爸说了他出嘛,咱们慢慢还贷款就行。”
李思妍的语气轻松,仿佛在讨论买件衣服。
郑桂英的手抖了一下,刀尖轻轻划过了指尖。
血珠渗了出来,她连忙用水冲洗。
一百多万的首付,这是她无法想象的数字。
她和老伴工作一辈子,才攒下这套老房子。
现在的年轻人,起点就是他们一辈子达不到的高度。
“妈,水果切好了吗?需要帮忙吗?”
苏伟诚探头进来。
郑桂英迅速把受伤的手指藏在身后。
“快了,你们先聊,我马上就好。”
“思妍在跟我讲她旅行的事呢,特别有趣。”
苏伟诚兴奋地说。
“她去过好多地方,见识真广。”
郑桂英勉强笑了笑。
“是啊,真好。”
儿子没有察觉母亲的异常,又回到了客厅。
郑桂英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不是嫉妒,而是担心。
担心儿子在这段关系中处于弱势,担心他将来受委屈。
婚姻应该是平等的,但如果一方付出太多,难免会失衡。
她继续切水果,思绪飘向了远方。
想起伟诚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买不起昂贵的玩具。
但他从未抱怨过,用废旧物品自制的玩具也能玩得很开心。
有一次,他用纸箱做了个“电视机”,还像模像样地主持节目。
把全家人都逗得前仰后合。
那些简单却温暖的回忆,是郑桂英最珍贵的财富。
她希望儿子的婚姻也能充满这样的温馨。
而不是被物质和算计填满。
果盘终于准备好了,五颜六色,摆放得整整齐齐。
郑桂英调整好情绪,端着果盘走出厨房。
李思妍正在看手机,见郑桂英出来,连忙收起。
“阿姨,我来帮您。”
“不用不用,你们吃水果。”
郑桂英将果盘放在茶几上。
李思妍拿起一颗葡萄,优雅地剥皮。
“阿姨,伟诚说您教书特别厉害,带出过很多优秀学生。”
郑桂英笑了笑。
“就是份普通工作,尽心尽力而已。”
“才不是呢,”苏伟诚插话。
“我妈可是区里的优秀教师,获奖无数。”
李思妍感兴趣地问。
“那您为什么不让伟诚当老师呢?子承母业多好。”
郑桂英看了儿子一眼。
“伟诚有自己的想法,我尊重他的选择。”
苏伟诚解释道。
“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现在做软件开发,收入还不错。”
李思妍轻轻点头。
“也是,现在IT行业前景好。”
“阿姨,您退休后有什么打算?会不会觉得无聊?”
“还好,看看书,养养花,时间过得很快。”
郑桂英平静地说。
宋丽琼插话。
“你妈闲不住,最近还在社区办免费辅导班呢。”
“帮那些功课跟不上的孩子补课,分文不取。”
李思妍略显惊讶。
“免费?那多辛苦啊。”
“不辛苦,”郑桂英淡淡地说。
“能帮到孩子们,我心里高兴。”
李思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但郑桂英能感觉到她的不理解。
在注重实际利益的商人家庭看来,免费付出时间精力是难以理解的吧?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比经济条件的差距更让人担忧。
郑桂英默默吃着水果,心里沉甸甸的。
这场见面比她预想的要累得多。
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心理上的较量。
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维护着表面的和谐。
同时也在观察,评估这个可能成为儿媳的姑娘。
而对方,似乎也在评估着他们一家。
![]()
05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兴华和宋丽琼习惯午睡,先回房休息了。
客厅里只剩下郑桂英和两个年轻人。
苏伟诚提议带李思妍参观一下家里。
“虽然房子老点,但布局还不错,我从小住到大的。”
李思妍微笑着点头。
“好啊,我也很想看看你长大的地方。”
郑桂英起身陪同,心里有些紧张。
这房子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的职工宿舍,已经三十多年房龄。
虽然收拾得干净整洁,但难免显得老旧。
与李思妍家的别墅或高档公寓相比,差距可想而知。
苏伟诚先带李思妍看了自己的房间。
房间不大,书架上还摆着中学时的课本和奖状。
墙上贴着泛黄的明星海报,床单是郑桂英亲手缝制的。
一切都保留着少年时期的痕迹。
“这是我高中时用的书桌,每天晚上都在这里熬夜刷题。”
苏伟诚怀念地抚摸桌面。
李思妍环顾四周,笑容有些勉强。
“很...温馨。”
郑桂英注意到她的目光在陈旧的家具上短暂停留。
没有批评,但也没有真正的欣赏。
接着他们参观了其他房间。
老式的装修,简单的家具,一切都透着普通工薪家庭的朴素。
李思妍始终保持礼貌的微笑,但眼神越来越淡。
最后来到阳台,陈兴华精心培育的兰花在秋日阳光下生机勃勃。
“爷爷最喜欢这些花了,每天都要打理好久。”
苏伟诚介绍道。
李思妍这次露出真诚的赞赏。
“真漂亮,我妈妈也喜欢兰花,家里养了几盆名贵品种。”
她轻轻抚摸一朵兰花的瓣叶。
“不过这盆看起来是普通品种。”
郑桂英轻声解释。
“都是你爷爷从花市淘来的普通花,但他照顾得用心。”
“名贵不名贵不重要,花开得好就行。”
李思妍点点头,但眼神已经飘向远处。
参观完毕,三人回到客厅。
苏伟诚去接工作电话,暂时离开了客厅。
留下郑桂英和李思妍独处。
气氛一时有些安静。
郑桂英给李思妍续了茶,试图找话题。
“听伟诚说,你们是工作中认识的?”
李思妍接过茶杯。
“是的,我们公司需要定制一款管理软件,正好是伟诚他们团队负责。”
“他工作很认真,能力也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郑桂英欣慰地笑笑。
“伟诚确实做事踏实,随他爸。”
李思妍放下茶杯,语气变得稍微正式。
“阿姨,其实我一直想找机会和您聊聊。”
郑桂英心里一紧,知道重点要来了。
“你说,我听着。”
李思妍斟酌着词句。
“我和伟诚交往半年多了,感情很稳定。”
“是以结婚为前提在交往的。”
“我看得出来,伟诚很在乎你。”
“我也很在乎他。”
李思妍微笑了一下,但笑容很快收敛。
“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有些事应该提前沟通清楚。”
“免得将来产生误会。”
郑桂英平静地看着她。
“你说得对,沟通很重要。”
李思妍深吸一口气。
“阿姨,我就直说了。关于结婚的事,我父母有一些要求。”
“首先当然是彩礼,这是传统,也是男方家的诚意体现。”
郑桂英的心沉了下去,但面上不动声色。
“应该的,你说。”
“按照我们老家的习俗,彩礼一般是八十八万。”
李思妍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个很普通的数字。
“当然,这只是个形式,最后还是会带回小家庭的。”
郑桂英的手在膝盖上微微收紧。
八十八万,这是她和老伴一辈子都攒不下的数目。
“还有就是五金,这个不能少,婚礼上要佩戴的。”
“房子我爸可以出首付,但装修和家电需要男方家负责。”
她停顿了一下,观察郑桂英的反应。
郑桂英努力保持镇定。
“还有吗?”
“最后是关于孩子的问题。我婚后打算继续工作,不可能做全职妈妈。”
“所以孩子出生后,需要有人帮忙照顾。”
她的目光直视郑桂英。
“我妈妈身体不好,而且她有自己的生活。”
“所以希望阿姨您能帮忙带孩子。”
郑桂英沉默了片刻。
这些要求,一条比一条沉重。
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但她没有立即回应,只是轻声问道。
“这些...伟诚都知道吗?”
“我们讨论过,他说尊重我家的习俗。”
“而且他认为,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
可以商量?郑桂英在心里苦笑。
从李思妍的语气判断,这些条件恐怕没有多少商量余地。
这时,苏伟诚接完电话回来了。
“聊什么呢?看起来这么严肃。”
李思妍立刻换上轻松的语气。
“在和阿姨聊家常呢。”
她朝郑桂英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这是她们之间的谈话。
郑桂英心里明白,但没有点破。
只是突然觉得非常疲惫。
那种深入骨髓的疲惫。
06
傍晚时分,陈兴华和宋丽琼午睡醒来,回到客厅。
察觉到气氛有些微妙,两位老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宋丽琼笑着打破沉默。
“思妍晚上想吃什么?奶奶给你做拿手菜。”
李思妍礼貌回应。
“奶奶不用麻烦,中午吃得很饱,晚上简单点就好。”
“那怎么行,第一次来家里,一定要吃顿丰盛的。”
陈兴华乐呵呵地说。
“伟诚,去楼下买条新鲜的鱼回来,思妍爱吃鱼。”
苏伟诚应声而起。
“好嘞,我这就去。”
郑桂英也站起身。
“我去帮忙,你们聊。”
她需要离开一会儿,整理纷乱的思绪。
菜市场里,郑桂英心不在焉地挑选着蔬菜。
苏伟诚察觉到了母亲的异常。
“妈,您是不是累了?脸色不太好。”
郑桂英摇摇头,勉强笑了笑。
“没事,可能就是昨晚没睡好。”
两人走到鱼摊前,挑选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
苏伟诚付钱时,郑桂英轻声问道。
“伟诚,你和思妍...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苏伟诚愣了一下。
“妈,您什么意思?”
郑桂英斟酌着词句。
“婚姻是一辈子的事,两个家庭差异太大,以后可能会有矛盾。”
苏伟诚不以为然。
“妈,您想多了。思妍和她家人都很好的,不看重这些。”
“可是...”
郑桂英欲言又止。
她不能直接说出李思妍提出的条件,那会显得在背后说人坏话。
而且,也许那些要求只是试探,并非最终决定。
苏伟诚搂住母亲的肩膀。
“放心吧妈,我知道您担心什么。”
“但思妍真的不是那种物质的女孩。”
“她家条件好是事实,但她从来没有看不起我的意思。”
郑桂英看着儿子真诚的眼睛,把话咽了回去。
也许真是自己多虑了。
年轻人有自己的相处方式,做长辈的不应过多干涉。
买完菜回家路上,郑桂英的心情稍微轻松了些。
夕阳西下,母子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就像伟诚小时候,她接他放学回家的那些傍晚。
时光飞逝,转眼儿子就要成家了。
“妈,还记得我小时候吗?”
苏伟诚突然问道,仿佛读懂了母亲的心思。
“您每天接我放学,都要经过这条路。”
郑桂英点点头,眼眶有些湿润。
“记得,你总吵着要吃糖葫芦。”
“有一次考了满分,高兴得一路蹦蹦跳跳。”
苏伟诚笑了。
“那时候多简单,一根糖葫芦就能高兴半天。”
“现在想想,还是小时候最幸福。”
郑桂英轻声说。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幸福。”
“成家立业是人生大事,妈希望你永远幸福。”
苏伟诚感动地握住母亲的手。
“谢谢妈,我一定会的。”
回到家,李思妍正在阳台和陈兴华欣赏兰花。
看起来相处融洽。
宋丽琼在厨房准备晚餐,郑桂英赶紧去帮忙。
两个女人在厨房里忙碌着,锅碗瓢盆的声音格外温馨。
“思妍这姑娘,看起来挺有主见的。”
宋丽琼轻声说道。
郑桂英切菜的手顿了顿。
“妈,您觉得她怎么样?”
宋丽琼思索片刻。
“条件是好,长相也好,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太完美了,不像会过日子的人。”
郑桂英沉默不语。
婆婆的看法和她不谋而合。
宋丽琼叹了口气。
“但伟诚喜欢,咱们也不能说什么。”
“只要他对你好,真心待你,其他都不重要。”
郑桂英点点头,心里却无法完全认同。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差异太大,难免会有摩擦。
晚餐时,气氛比中午轻松了许多。
李思妍主动讲了些工作中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她也对宋丽琼的厨艺赞不绝口。
“奶奶做的菜真有家的味道,比饭店好吃多了。”
宋丽琼高兴得合不拢嘴。
“喜欢就常来,奶奶给你做。”
“一定常来。”
李思妍说着,看了苏伟诚一眼。
眼神中满是甜蜜。
郑桂英看着这一幕,心里的疑虑减轻了些。
也许这姑娘本质不坏,只是成长环境不同。
习惯了优渥的生活,言行举止难免与普通人家有差异。
重要的是她对伟诚是否真心。
晚餐后,李思妍主动帮忙收拾碗筷。
虽然动作生疏,但态度诚恳。
郑桂英对她的好感增加了几分。
也许真的是自己多心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李思妍看了看时间。
“阿姨,爷爷,奶奶,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陈兴华连忙说。
“再坐会儿嘛,让伟诚送你回去。”
“不了,明天还要早起,我爸让我去公司开会。”
李思妍礼貌拒绝。
郑桂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
“思妍,第一次来家里,一点心意。”
这是习俗,未来儿媳妇第一次上门,长辈要给见面礼。
李思妍接过红包,手感厚度让她微微挑眉。
郑桂英包了六千六百六十六元,取六六大顺之意。
对她来说,这已经是相当丰厚的礼数。
但在李思妍看来,可能不算什么。
“谢谢阿姨。”李思妍礼貌道谢,将红包收进包里。
没有特别的表情变化。
苏伟诚送李思妍下楼,郑桂英站在窗前目送。
楼下,李思妍的车是一辆白色宝马,在老旧小区里格外显眼。
两人在车旁说了几句话,苏伟诚为她拉开车门。
车子缓缓驶出小区,消失在夜色中。
苏伟诚回到家里,满脸喜色。
“妈,思妍说今天很开心,特别喜欢咱们家氛围。”
郑桂英勉强笑笑。
“她真这么说?”
“当然!她还说您和爷爷奶奶都特别亲切。”
“我就知道你们会喜欢她的。”
陈兴华和宋丽琼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但郑桂英心里清楚,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李思妍那些未竟的话,那些条件,终究还是要面对的。
只是时间问题。
![]()
07
李思妍第一次上门后,苏伟诚更加频繁地往她家跑。
每次回来都兴高采烈,带回来各种昂贵的礼物。
说是李思妍父母送的。
郑桂英看着家里堆积的名烟名酒、高档补品,心里越发不安。
这些礼物太过贵重,让她有种难以回报的压力。
周末,苏伟诚又带回来一套名牌护肤品。
“妈,思妍说这个牌子适合您这个年龄,让您试试。”
郑桂英接过精致的礼盒,心情复杂。
“伟诚,以后别让思妍家破费了,这些东西太贵重。”
“没事,她家不缺这个。再说这是未来儿媳妇的心意嘛。”
郑桂英叹了口气。
“感情不是用礼物来衡量的。”
“我知道,但这也是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嘛。”
“妈,您就安心收着吧。”
郑桂英还想说什么,但看到儿子幸福的笑容,话又咽了回去。
也许真是自己太过敏感了。
又过了两周,李思妍再次来访。
这次是她主动提出的,说要向郑桂英请教一些事情。
郑桂英预感这次见面不会轻松。
果然,李思妍一来就直奔主题。
“阿姨,有些关于结婚的事,想和您商量一下。”
两人坐在客厅,宋丽琼识趣地去了邻居家串门。
陈兴华也在阳台打理他的兰花,把空间留给她们。
郑桂英平静地给李思妍倒了杯茶。
李思妍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看来是做了准备。
“阿姨,我先说说我们老家的习俗。”
“彩礼八十八万,这是最低标准,主要是图个吉利。”
“五金包括金手镯、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和金脚链。”
郑桂英默默听着,没有打断。
李思妍继续翻动本子。
“婚房我爸可以出首付,但房产证要写我们两个人的名字。”
“装修和家电大概需要五十万左右,这个需要男方家负责。”
她抬头看了看郑桂英的反应。
郑桂英面色平静,只是手指微微收紧。
“还有婚礼,我爸希望办得体面些,酒店至少要四星级的。”
“婚庆、婚纱照、蜜月旅行这些,预算大概三十万。”
一条条列下来,各项花费加起来近两百万。
这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
李思妍合上本子,语气缓和了些。
“阿姨,我知道这些要求可能有些高。”
“但我父母就我一个女儿,希望我风风光光地出嫁。”
“而且这些钱大部分都会带回我们小家庭,其实就是走个形式。”
郑桂英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
“思妍,这些...伟诚都知道吗?”
“他知道个大概,但具体数字我没细说。”
李思妍坦然道。
“他说尊重我家的习俗,也会尽力满足。”
郑桂英心里一阵刺痛。
儿子显然不清楚具体要花多少钱,否则不会答应得这么轻松。
他刚工作几年,积蓄有限,这些负担最终会落到父母身上。
而他们,根本无力承担。
“思妍,阿姨想问你一个问题。”
郑桂英尽量让语气平和。
“你是因为爱伟诚才想和他结婚,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李思妍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当然是爱他啊,阿姨怎么会这么问?”
“伟诚人很好,对我也体贴,我们是真心相爱的。”
郑桂英直视她的眼睛。
“那如果...我家满足不了这些条件呢?”
气氛瞬间凝固了。
李思妍的笑容僵在脸上,眼神闪烁。
“阿姨,这些其实都是基本要求...”
“对我家来说,不是基本要求。”
郑桂英平静地打断她。
“我和伟诚爸爸都是普通工薪阶层,退休金有限。”
“八十八万彩礼,我们拿不出来。”
李思妍的表情变得严肃。
“阿姨,彩礼可以商量,但太少的话,我父母面子上过不去。”
“他们朋友圈里,女儿出嫁彩礼都是百万起步的。”
郑桂英深吸一口气。
“面子比伟诚的幸福更重要吗?”
李思妍沉默了。
她低头玩弄着手中的茶杯,良久才开口。
“阿姨,我理解您的心情。”
“但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如果开始就不被祝福,以后会很艰难。”
这话说得委婉,但意思明确。
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她父母不会同意这门婚事。
郑桂英感到一阵无力。
她早该想到的,这样的家庭,怎么可能轻易接受普通女婿。
所谓的开明,恐怕是有前提的。
“思妍,阿姨希望你认真考虑一下。”
郑桂英语重心长。
“婚姻的幸福,不在于彩礼多少,婚礼多风光。”
“而在于两个人是否真心相爱,能否互相扶持。”
李思妍点点头,但眼神表明她并未真正认同。
“阿姨,我会考虑的。”
“但这些要求,也请您和叔叔考虑一下。”
谈话陷入僵局。
这时,苏伟诚回来了,察觉到气氛不对。
“聊什么呢?这么严肃。”
李思妍立刻换上笑容。
“在和阿姨聊婚礼的事呢。”
她朝郑桂英使了个眼色,示意保密。
郑桂英心里叹息,但为了儿子,还是配合地笑了笑。
“是啊,聊些家常。”
苏伟诚信以为真,高兴地说。
“对了妈,思妍爸妈想请你们吃顿饭,商量婚事。”
郑桂英的心沉了下去。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08
李家邀请的饭局安排在一家高档酒店。
包厢奢华气派,服务周到得让郑桂英和苏建国很不自在。
李思妍的父母李宏达和张雯早已到场。
李宏达身材微胖,穿着考究,手腕上的金表闪闪发光。
张雯则保养得宜,举止优雅,但眼神中透着精明。
双方寒暄后入座,气氛表面和谐,实则暗流涌动。
李宏达开门见山。
“郑老师,苏师傅,咱们都是爽快人,我就直说了。”
“思妍和伟诚的事,我们原则上同意。”
苏建国连忙表态。
“谢谢李总,我们也很喜欢思妍这孩子。”
李宏达摆摆手。
“先别急着谢,有些条件得说清楚。”
他看了一眼妻子,张雯接过话头。
“我们就思妍一个女儿,从小到大没让她受过委屈。”
“结婚是大事,更不能马虎。”
郑桂英和苏建国对视一眼,心里明白重点来了。
李宏达拿出烟,想了想又放下。
“彩礼八十八万,这是底线,不能再少。”
“五金要最好的,婚礼必须体面。”
张雯补充道。
“婚房我们出首付,但装修家电得你们负责。”
“还有,思妍婚后要继续工作,孩子得有人带。”
一条条列出来,和李思妍之前说的基本一致。
苏伟诚的脸色渐渐变了。
他显然没想到具体条件这么苛刻。
“叔叔阿姨,这些...是不是可以再商量?”
李宏达看了他一眼,语气不容置疑。
“伟诚,我欣赏你的能力,但婚姻不是儿戏。”
“这些条件已经是最低要求了。”
张雯语气缓和些,但立场坚定。
“伟诚,我们不是为难你。”
“但做父母的,总希望女儿过得幸福。”
“这些保障是必须的。”
苏建国试图商量。
“亲家,八十八万彩礼确实有点高,我们就是普通家庭...”
李宏达直接打断。
“苏师傅,现在物价涨得厉害,八十八万真不多。”
“我朋友女儿出嫁,彩礼都是一百多万起步。”
气氛变得尴尬。
郑桂英一直沉默着,观察着亲家的表情。
他们不是在商量,而是在下最后通牒。
所谓的见面商量,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苏伟诚求助地看向李思妍。
希望她能说句话。
但李思妍低着头,一言不发。
显然,她认同父母的条件。
饭菜上桌了,精致昂贵,但没人有胃口。
李宏达象征性地夹了几筷子,继续施压。
“伟诚是个好孩子,我们很看好他的发展前景。”
“但这些传统礼节不能省,否则我们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
张雯接话。
“是啊,我们就思妍一个女儿,婚礼一定要办得风风光光。”
“不能让外人看笑话。”
郑桂英默默听着,心里阵阵发凉。
面子,体面,风光...
所有条件都是为了外在的虚荣,没有一条关乎感情本身。
这样的婚姻,真的能幸福吗?
她看向儿子,伟诚脸色苍白,眼神无助。
他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压力击懵了。
“妈...”他轻声叫道,带着求助的语气。
郑桂英深吸一口气,终于开口。
“李总,张老师,我理解你们为女儿着想的心情。”
“但婚姻的幸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李宏达不以为然。
“郑老师,您是文化人,道理我们都懂。”
“但现实就是现实,没有物质基础,感情能维持多久?”
张雯点头附和。
“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们是不想让思妍吃苦。”
郑桂英平静地反问。
“你们怎么确定伟诚会让思妍吃苦?”
“他工作努力,上进心强,未来可期。”
李宏达笑了笑,笑容里带着轻视。
“郑老师,不是我看不起伟诚。”
“但他一个普通程序员,年薪也就二十来万吧?”
“在城里买套房都困难,怎么给思妍好的生活?”
这话说得直白而伤人。
苏伟诚猛地抬头,眼中闪过屈辱。
郑桂英按住儿子的手,示意他冷静。
“李总,您的意思是,如果满足不了这些条件,就反对这门婚事?”
李宏达和张雯对视一眼,没有直接回答。
但沉默已经说明一切。
饭局在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李宏达结了账,客气但疏离地道别。
“你们再考虑考虑,我们等回复。”
回去的路上,一家人沉默不语。
苏伟诚脸色铁青,显然受到了巨大打击。
郑桂英看着窗外飞逝的夜景,心里做出了决定。
是时候说出那个秘密了。
为了儿子的幸福,她不能再沉默。
![]()
09
回到家,气氛凝重得像要滴出水来。
陈兴华和宋丽琼看出不对劲,关切地询问。
“谈得怎么样?亲家人还好相处吗?”
苏建国重重叹了口气,摇头不语。
苏伟诚直接回了自己房间,关上了门。
郑桂英平静地给公婆倒了茶,将饭局上的事简单说了。
宋丽琼听后气得发抖。
“八十八万彩礼?他们怎么不去抢!”
陈兴华眉头紧锁。
“这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
郑桂英沉默片刻,做出了决定。
“爸,妈,有件事我瞒了大家二十多年。”
“今天,是时候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