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药店的避孕套货架前愈发冷清,无人售货机里的“爱情护具”也积上了薄灰,这悄无声息的变化背后,是中国社会结构和民众心理正经历的深刻变革。
![]()
“销量连续三年下滑,最多的时候跌幅超过40%,我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一位从业二十余年的避孕套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道。他的工厂里,多条生产线已经改造,生产的不再是避孕套,而是医疗手套、保健品和各类情趣用品。
这不是个例。2024年,中国避孕套销量全年下降17%,销售额从2020年的208亿一路滑到156亿,四年跌去四分之一。
更为触目惊心的是,生产这些“爱情护具”的企业,四年里注销了超过7.8万家,平均每天关停近50家。
01 市场数据:避孕套销量断崖式下跌
![]()
![]()
曾经被视为刚需的避孕套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
根据市场数据,中国避孕套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208亿元萎缩至2024年的156亿元,四年间跌幅高达25%。
全球最大的避孕套制造商康乐公司销量在两年内下降了40%,为了生存,不得不转产医疗手套。
品牌方面,杜蕾斯在2019-2021年的年销售量从372.2万件暴跌至84.2万件,跌幅超过七成。杰士邦则经历了数次“卖身”,其母公司人福医药宣布转让其持有的乐福思集团40%股权。
与此同时,线上渠道的避孕套品牌竞争也日趋激烈。2025年中期线上TOP金品榜显示,杜蕾斯、杰士邦、冈本成为前三名。
然而,即使是这些头部品牌,也不得不通过产品创新和营销策略来应对市场下滑。
02 反差现象:情趣用品市场逆势崛起
![]()
![]()
与避孕套销量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情趣用品市场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两性用品规模已达1937.25亿元,其中情趣器具占比高达64.40%。艾媒咨询的数据同样显示这一趋势,中国情趣用品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2022年达到了1685.3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81.3亿元。这种反差背后反映的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单纯的避孕需求转向追求性体验的提升和情趣生活的丰富。在传统避孕套销售低迷的同时,飞机杯、震动棒、硅胶娃娃等情趣用品销量大涨。
![]()
![]()
03 原因探析:从社会变迁到观念变革
避孕套销量下滑的背后,是年轻人婚育观念的深刻变化。刚过而立之年的小林和女友同居已有三年,但谈到结婚生子,两人都摇头表示“暂时没这个打算”。
“房贷、车贷已经够重的了,再加上现在工作压力这么大,哪有精力和财力养孩子?”小林的顾虑代表了当下不少年轻人的想法。
近年来,我国年轻人的婚育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适婚年龄不断推迟,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
专注于家庭与婚姻研究的专家吴教授表示:“社会经济压力、职业发展追求、个人生活方式偏好等多重因素导致了年轻人婚育观念的转变。随着单身人口的增加和生育率的下降,避孕套作为传统避孕手段的刚需属性正在弱化”。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石智雷教授指出:“整体来看,从三孩政策实施以来,我们的人口生育率、生育数量、生育规模都在持续降低”。
石智雷进一步警告,中国应该会在2030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时期,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30%。
![]()
![]()
![]()
04 深层分析:低欲望社会的来临
避孕套销量的下降,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正在走向“低欲望社会”的特征。不是欲望没了,是方式变了。中国人,正在集体进入“单线程生活”。
现在周末约人吃饭,十次有八次被拒:“算了,家里点个外卖得了。”朋友聚会越来越少,微信群聊常年静默。
谈恋爱?太麻烦。见家长、谈彩礼、买房买车,想想就累。还不如养只猫,它不说话,但会蹭你腿;不如打盘游戏,输了重来,没有情绪债;不如刷个短视频,笑完就过,不留心结。
这种趋势,像极了上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经济停滞,房价崩盘,年轻人失去上升通道,逐渐退回到自己的小世界。
宅文化兴起,动漫、手办、虚拟偶像大行其道,“草食男”成为主流。
中国今天走的路,比日本更快、更猛。十年间,房价翻了几倍又开始回调,利率一降再降,婚恋成本高到离谱,而工作却越来越不稳定。
年轻人算了一笔账:搞对象=花钱+耗神+可能被伤害,不如自己待着舒服。
05 民生影响:从消费行为到经济结构
“单身经济”悄然崛起。它不是寂寞经济,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策略。
一个人吃饭,所以外卖平台狂飙;一个人解压,所以游戏充值节节攀升;一个人寻求刺激,所以智能跳蛋比口红还好卖。宠物行业火爆,不是因为大家有多爱动物,是因为狗不会劈腿,猫不会冷战。
未来五年,谁能抓住这股浪潮,谁就能吃到红利。但前提是,你得看清方向:凡是依赖人际连接的生意,都在走下坡路。
KTV没人唱了,剧本杀组不起局,电影院空座一片,不是娱乐不行了,是“一起玩”这件事本身变得奢侈。反观那些让人独享快感的产业,正迎来黄金期。游戏公司推抽卡机制,打得就是孤独人心中的“获得感”;宠物品牌讲“家人”概念,满足的是无条件的情感寄托。
06 政策应对:生育支持与系统难题
![]()
![]()
面对低生育率挑战,中央在编制“十五五”规划建议时将“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政策”写入国家发展部署。
然而,目前的支持生育政策成效很一般,并没有哪一个地方因为生育支持而实现了生育走势的逆转。以湖北天门为例,2024年天门的出生人口确实有增加,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
但是2024年的增长有多重原因:一是政策激励的原因,二是2024年是龙年,三是疫情后生育释放的第一年。
更重要的是,天门市2024年新生人口虽有明显增加,但结婚登记数却依旧持续走低。2022年全市办理结婚登记4743件,2023年为4551件,2024年为3809件。
石智雷教授强调:“人口问题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战略问题,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个机构能管得了、能治理得了的,需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他建议,生育支持政策不能停留在一次性补贴或普惠给付,而应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
走在今天的城市街道,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边是避孕套厂商纷纷转产医疗手套,另一边是情趣用品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边是结婚率持续走低,另一边是宠物经济蓬勃发展。
过去十年间,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必选项”变成了“权衡题”。那些摆在超市和药店的避孕套,默默记录着这一社会变迁。
它们不仅是橡胶制品,更是社会心态的晴雨表,测量着当代年轻人的欲望与压力、期待与无奈。
社会原子化,不是一天形成的,但它一旦成型,就会重塑整个消费逻辑。当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越来越脆弱,经济结构也必然随之调整。通缩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不想动、不愿连、不敢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