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高金军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卢斌)“咔嚓!”11月3日上午11时18分,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大桥社区邵云组的稻田里,随着浦口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与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共同挥下镰刀,2025年浦口公证“开镰米”收割仪式正式启动。金黄稻田中,嘉宾们手持镰刀体验开镰乐趣,远处的收割机轰鸣作业,南京公证处公证人员全程跟踪记录,这场以“公证+保险+开镰+预约”为核心的创新活动,正是浦口区农业农村局推动农产品走向品质化、数字化、信任化的生动实践。
作为活动的牵头组织者,浦口区农业农村局始终聚焦“三农”高质量发展需求,此次联合南京公证处、南京人保、米上市了平台等多方力量,打造全国首创的农业产销新模式,旨在破解农产品“优质不优价”“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行业痛点。“我们希望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让传统农业插上创新翅膀,让浦口好米被更多人看见、认可。” 浦口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在仪式现场表示。
仪式现场流程紧凑而富有意义。嘉宾开镰环节,来自政企银农各领域的嘉宾手持备好的镰刀,在田间体验收割乐趣,感受丰收喜悦。随后的“开镰福稻”环节,嘉宾们将亲手收割的水稻制作成标本框,作为本次丰收的珍贵纪念。11时50分起,收割机陆续下田,对61亩优质水稻进行规模化收割,南京公证处公证人员全程录像、取样,确保从收割到封装的每一个环节都可溯可查。
此次“开镰米”活动的核心创新,在于浦口区农业农村局牵头构建的“公证+保险+开镰+预约”全链条保障体系。南京公证处对水稻收割、烘干、加工、脱粒、封装全过程办理保全证据公证,让每一粒米的“诞生轨迹”清晰可溯;南京人保则提供全方位保险支持,覆盖产品品质保证、包装设计产权保护、后续退运货保障等多个维度,实现了保险从“保成本”到“保质量”的跨越。
收割仪式现场,看着满载新米的车辆驶离田间,浦口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信心满满:“我们将总结‘开镰米’的成功经验,推动这一创新模式向更多农产品延伸,培育更多浦口特色农业品牌。”
这场别开生面的开镰仪式,不仅见证了丰收的喜悦,更彰显了浦口农业转型升级的决心与成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