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解丽)昨日,由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主办的“中国医保一生守护”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市医保部门将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集中宣传活动,精准解读北京医保政策、讲好医保惠民故事、营造出“人人参保、我要参保”的深厚氛围,让医保服务覆盖到每一位参保者。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多部门协作,本市深化数据共享,摸清参保底数,建立“联网通办”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残疾、特困等13类免缴人员实现免办手续自动参保。截至目前,本市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完成“十四五”目标。
同时,签约本市家庭医生的城乡老年人和劳动年龄内居民取消首诊转诊限制,就医更自由。职工大病保障起付线降低至30404元,报销比例最高达70%。针对特困、低保等困难群体,起付线减半,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上不封顶。着力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梯次减负体系,实现一站式结算,从根本上减轻困难群众跑腿负担和资金垫付压力。
在就医服务上,电子医保码一码通行、移动支付一键结算、个人账户线上可购OTC药品,让参保人“免排队、秒支付”;参保人服务延伸上,新生儿出生集成化办理参保,“医保人生”一键可查医保权益,智能咨询服务平台人机交互式答疑,实现了传统政务服务的全面集成化、智能化、便捷化升级。通过“互联网+医保”,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在启动仪式上,市医保局与银行、医院、街道、企业代表分别签订医保服务下沉合作协议,让参保人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常用医保业务。“今年我们的重点工作是推动医保经办服务工作下沉,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真正打通医保服务基层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上述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医保线上服务从“分散”转身“统一”。以“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将个人业务无差别复制到北京医保公众号、“京通”小程序、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三大移动平台,实现线上平台个人高频业务“应上尽上”,掌上功能“服务统一”;另一方面,线下服务从“单一”转身“多元”。打破过去仅依赖医保经办机构固定窗口的局限,联动银行、医院、社区、企业四类高频生活场景,打造“医银、医医、医社、医企”的多元医保服务合作模式。
上述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经在北京口腔医院、航天中心医院、通州区路源社区卫生服务站、海淀区花园路街道、通州区潞城街道、北京银行、华夏银行、京东集团进行试点建设标准化“医保服务驿站”,下一步计划逐步向全市扩面,以更便捷、更普惠的医保服务体系服务首都百姓,让健康保障触手可及、安心无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