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
30年深耕特殊教育领域,北京市健翔学校副校长王桂香以“尊重差异、发掘潜能”为理念,用专业与爱心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成长方案:从精准评估到个性化课程,从课堂安抚到舞台聚光,她把“我能行”写进学生心里,把“被需要”化作职业信仰,让特殊儿童在点滴突破中完成生命的华丽蜕变。
尊重学生特点,精准发掘学生潜能
在教学中,王桂香尊重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用发现的眼光去看见学生的努力,肯定他们每一次细微的成长,并给予个性化的支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她围绕学生已有的优势能力设计教学内容,以此降低学生的学习挫败感,让学生感受到“我能行”。
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障碍诊断谱系日趋多元。王桂香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独特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努力挖掘他们的优势与潜力,以个别化教育理念为指导,采取“个体评价诊断-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后续开展评价”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他们的潜能开发与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取得一定的进步。
学生小飞刚来班里时经常大喊大闹,并且出现扔书、推倒桌子等行为。王桂香耐心地记录小飞出现异常反应时的场景,用专业知识分析背后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小飞的听觉异常敏感,只要突然听到刺耳声音就会非常难受,但孩子不会用语言表达,只能通过异常行为向外界传递不舒服的情绪。找到原因后,她摸索出应对策略,教给小飞向老师举手示意的表达方式,老师看到后马上给予安抚,舒缓小飞的情绪。一段时间后,小飞的异常反应逐渐减少,课堂秩序恢复往日的平静。
“情绪得到舒缓、学会简单的发音、记住老师的名字、能够独立用餐……”这些在普通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特教老师眼中学生点滴成长的生动呈现。孩子们的每次微小突破,都会给王桂香带来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激励她带领学校老师们不断探索更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方式。
构建优质课程,助力学生成长蜕变
“在特殊教育这片尚待持续深耕的领域,每一步实践都是在探索。”王桂香说。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变化和需求,她带领团队持续开展课程改革,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兼顾共性与个性,推动课程优化升级,继而总结出“社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培智学校主题单元活动课程、培智学校潜在课程、培智学校德育课程”等多项成果。
同时,学校推出校内实践岗课程、校外研学课程、博物馆课程、社区实践课程等丰富多彩的“行走课堂”,支持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技能、适应及参与社会的能力”目标。
“各种活动课的开展如同一把‘钥匙’,可以开启孩子们被封存的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王桂香介绍,学校充分利用绘画、舞蹈、音乐、手工、体育、劳动等特色课程,定期开展全员参与的展示活动,从诗歌诵读会、音乐会到劳动节、艺术节、体育节,每一项活动课都精心设计,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比如学校成立“星星梦工厂”书画中心,每年组织书画展;组建管乐团,举办专场音乐会,前往国内外多地交流演出;成立合唱团、舞蹈团,让学生通过表演获得观众的关注和赞美……这些活动不追求“完美呈现”,而是注重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被看见,当他们站在舞台上,哪怕只完成一个简单动作,台下观众的掌声都会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成为孩子们自信成长的重要驱动力。
王桂香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组织全校学生去剧院演出的场景,“当时备场时间长,环境嘈杂、灯光昏暗,我很担心学生出现各种状况,没想到,第一个节目就被学生的表现感动了。”当剧院的大幕拉开后,她惊讶地发现全场几十位小演员没有一个人乱动,以最佳的状态完成表演。整场演出结束后,她既兴奋又激动,因为她深知师生们为这次演出付出了多少心血,尤其是孩子们克服诸多不适,努力展示自己。这次难忘的经历,也更加坚定她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丰富的课程。
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遇到挑战,对特教老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此,王桂香不仅追求更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以研究的视角引领教学实践。她积极组织、参与多项国家和市区级课题,先后获得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她还注重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整理成册,参与编著多部书籍,发表多篇文章,还参与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适应”学科教材和教师用书的编写工作。每一项教科研成果,都凝结着她多年的教育智慧,字里行间皆为破解特殊教育难题的“钥匙”。
三十载寒来暑往,王桂香在与孩子们实现双向成长的同时,深刻感受到特教老师“被需要”的职业价值——为学生身后的家庭带去阳光和希望,这份职业成就感,成为她坚守下去的强大动力。她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路径,她会继续用专业智慧托举学生,为孩子们铺就成长之路。
□本报记者 任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