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帮手收到一些农户反映,因为今年玉米延迟收获,小麦延迟播种,晚播的情况下,特意施了200斤底肥。
本以为能够促进小麦苗情长势良好,可出苗后却出现了发黄现象。
底肥用量不算少,难道还是缺肥导致的?如果不是因为底肥的话,那又是什么原因?
图片
![]()
小麦200斤底肥未必是好事
先说底肥的问题,如果小麦施用的底肥,存在肥料配比失衡、施用方式不当等问题,不仅不会促进小麦出苗,还会导致小麦出苗后发黄。
晚播小麦因积温不足,对磷元素的需求相对要高一些。同时需要适量锌、硼等中微量元素。
如果施用的200斤底肥,是单一氮肥或者氮磷钾配比失衡(如高氮低磷)的普通复合肥,会导致根系吸收能力弱出现黄化。
此外,一些相对贫瘠的地块,土壤中的一些中微量元素缺乏,并不是只靠增加氮磷钾用量就能解决的。
200斤底肥如果施用方式不当,也可能导致小麦发黄。
不同的施肥方式,利用率有差异,如果采取撒施的方式,肥料挥发率高,能被吸收量比较少。
而如果采取种肥同播的方式,没有控制好间距(小于2cm),会增加肥料灼伤种子和根系的几率,导致出苗后发黄。
图片
![]()
除了底肥自身,下面4点也会导致小麦发黄
1、积温不足。
华北、黄淮地区,如果小麦播种时间晚于10月25日,部分地区小麦出苗后,日均温度低于10℃,也会导致小麦叶片浅黄、无光泽。
同时,积温不足的地块,小麦出苗速度比适播晚5-7天,苗细弱、分蘖少,抗逆能力下降,更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黄。
2、根系发育不良。
过于晚播的小麦,根系生长容易受限,一旦根系长度不足15cm,须根数量少于10条/株,即使土壤中肥料充足,也无法高效吸收利用,容易出现黄苗。
图片
![]()
3、低温损伤。
当晚播的小麦出苗后,当地出现大幅度的降温天气,尤其是夜间温度低于0度时,会导致细胞受损,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叶片出现发黄现象,严重时整株枯萎。
4、播种过深。
今年晚播的小麦,建议适当浅播(3-4cm),如果播种过深的话,小麦出苗所需要消耗的养分就会越多。
另外,播种过深的话,土壤中湿度过大,种子容易因缺氧而降低活性,要么不出苗,要么出苗后也容易出现黄苗。
图片
![]()
如何解决晚播小麦发黄问题?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发黄,需要先找到原因,然后针对性采取措施,才能有效促进黄苗转为正常。
如果是因为施肥问题,可以叶面喷施氨基酸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提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吸收能力。
缺锌的话,可以喷施0.1%硫酸锌。缺硼的话,可以喷施硼砂,连续喷施2次,间隔7天。
如果要增温保苗,可进行冬前镇压,增强土壤与根系接触度,提高地温,促进小麦正常生长。
还可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氨基酸叶面肥,激活酶活性,缓解低温对于小麦的影响。
图片
![]()
综合上述内容,今年晚播的小麦,底肥用了200斤,依然出苗后发黄,不能简单归咎于“缺肥”。
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找到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为后期丰产奠定好的基础。
问问大家,今年你家的小麦出苗好不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