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们聊天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以前花钱大手大脚的中产朋友们,现在买杯奶茶都要货比三家,这可不是错觉。数据显示,超过67%的中产家庭都在喊入不敷出,工资条上的数字根本追不上账单的厚度。
曾经撑起消费半边天的群体,如今集体开启了省钱模式,为啥会这样呢?说到底还是怕日子过回去。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家庭,背着房贷车贷,要是另一半突然没工作,孩子国际学校的学费就得紧巴巴凑。就算天天加班忙得像个陀螺,到手的工资在飞涨的物价面前还是不够用。
国家统计局2021年说,三口之家年收入10到50万,就算中产,全国大概有1.4亿这样的家庭。现在这些人的消费力明显不行了,钱都花哪去了?
现在消费市场就跟跷跷板似的,一边年轻人在直播间抢9.9块的眉笔,另一边有人花大价钱买限量版潮玩。豆瓣上81%的消费小组都在聊,怎么一年不买新衣服,月薪5000咋存钱?
但上海国金中心的奢侈品店还是排大队,吃饭这事的分裂更明显。2024年,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普通餐馆人均消费跌回10年前水平,2025年初刚有点回升又掉下去了。可新荣记那样的高端餐厅提前半个月都订不到座。
住酒店也成了中产的难题。去年年底经济型酒店客房占比只剩54%。锦江首旅这些大品牌新开的酒店里,便宜房型还不到两成。以前出差随便住个300块的连锁酒店,现在宁愿多开2小时车住农家乐,有人甚至直接带帐篷去露营。
你知道不?那些专门做中产升级的品牌,现在最尴尬,涨价没人买,想靠质量赢,结果拼多多上9.9块包邮的平替早就卖爆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得从两方面来。一方面得让好东西有好口碑,比如找权威机构认证,让消费者知道贵有贵的原因,别总陷入“便宜没好货,好货买不起”的怪圈。更重要的是得让中产钱包鼓起来。“十四五”规划里不是说要大力提振消费吗?商务部部长也提到,未来1年中等收入群体要超过8亿人,这才是根本办法。
不过光靠政策也不够,职场上别再把35岁以上的员工当包袱,让中年人能安心工作。咱们自己也得跟上时代,学学AI数据分析这些新技能。毕竟只有工资稳了,心里不慌了,才敢放心花钱。你想啊,要是每个中产都敢定期换手机,每年全家旅游,那消费市场不就活了。说到底,中产消费不是提不提振的问题,而是怎么让大家有底气消费的问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