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都不演了!全红婵复出夺冠不到24小时,三大恶心情况让人气愤
时隔183天,那个从10米跳台上翻腾入水、激起无声浪花的天才少女,全红婵,终于回来了。她带着脚伤、带着质疑、带着成长的身体,重回赛场。
![]()
本月2日,在全运会跳水项目上,她和新搭档王伟莹一起,以几乎完美的表现夺得冠军。这原本是值得全国欢呼的时刻,是掌声该响起的地方。 可谁能想到——还不到24小时,网上就冒出了三波恶心至极的声音。真是演都不演了。
第一个是对她身材的攻击。
全红婵才17岁,正是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长高、增重都是自然规律,可有些人偏偏拿着放大镜去盯她的腰、她的腿,甚至有人阴阳怪气地说“胖了”、“不自律了”。荒唐至极! 他们哪懂她过去那183天经历了什么? 她因为脚踝旧伤积液严重,连最简单的倒立训练都得戴着厚厚的护具。
![]()
腰椎也因为长期训练磨损,医生甚至警告过她“再不注意可能瘫痪”。 你以为她在休息?她是在和疼痛死磕,是在重新找回身体的平衡。身高长了十几厘米,重心完全变了,一个动作就得重新练几百次。
那些敲键盘骂“胖”的人,要是知道她每天抱着沙袋练入水、控制饮食到极限,恐怕一句话都说不出口。结果,这样一个靠命拼出来的女孩,被人拿身材开涮。真恶心。
![]()
第二个是对她学历的嘲讽。
她考上暨南大学,本该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毕竟,这不只是她的荣耀,也是国家为功勋运动员提供未来保障的一种方式。 但总有那么一群人,酸得发疯。有人冷嘲热讽:“她知道‘暨’字怎么写吗?”、“文盲也能上大学?”——这不是质疑,这是侮辱。
![]()
全红婵13岁就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她牺牲了整个青春去练习那几秒的入水动作。那些一边刷短视频一边讽刺别人的人,有谁能做到她那样的坚持? 国家给她机会,是对为国争光运动员的回馈,不是“走后门”。 而真正该羞愧的,是那些拿“读书”当优越感的人——他们连尊重都不懂。
第三个恶心的,是对比赛结果的质疑。 夺冠刚过几个小时,就有人开始胡说八道,说什么“这场比赛有水分”、“陈芋汐那组跳得更好”、“裁判偏袒”。 可比赛全程有直播、评分环节公开透明,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分数都经过审核。
![]()
全红婵和搭档只训练了三周,就能把动作做到空中角速度误差不到0.5度、入水水花几乎消失,这不是“运气”,这是实力。 有人说她不参加单人赛是怕输——笑话!那是教练组的保护决策。单人赛要连续跳三天,她脚伤还没完全恢复,贸然上场只会让努力白费。她选择团队,是聪明,是成熟,不是怯懦。
可这群人不看事实,只爱挑刺。 他们不在乎全红婵经历了多少痛,他们只想看到她摔倒,好让自己在键盘后面显得聪明点。 可偏偏,全红婵没摔倒。她复出就夺冠,用实力封嘴。那句“我真棒”,不是自夸,而是一种从地狱爬回来的倔强。
![]()
央视用了六个字为她正名——“全红婵还是全红婵”。 是啊,她依然是那个能让全场安静、能让世界惊艳的女孩。只不过,如今的她更强大了。她懂得在恶意中挺直腰板,也懂得在风雨里笑着说“我真棒”。
那些恶心的声音,终究会被她手中的金牌压得死死的。 因为赛场才是真相,实力就是回应。 天才少女不需要解释,她的每一次入水,都是对那些污言碎语最响亮的回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