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最高层会晤之后,特朗普对于中美关系有哪些新的感悟?而两国关系的起伏,又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哪些影响呢?
在本次中美会谈中,双方就贸易方面的纠纷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不但将双方的关税缓冲期再次延后,还部分解决了美国一直关心的稀土出口以及农产品贸易等问题。11月1日,就在双方的一些协议细节还没有具体落地的情况下,美国白宫就迫不及待地贴出了中美协议的部分细节内容,以此来证明特朗普的外交成果。
![]()
根据该声明中的内容来看,中方将在今年剩下的两个月中购买至少1200万吨大豆,而且在未来的三年中每年购买不少于2500万吨的大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出口大豆的总量约为2213万吨。也就是说如果在这期间美国没有“作妖”,相关协议能够得到切实落实的情况下,未来三年内美国将能够牢牢锁定中国这个最大的大豆贸易伙伴,并且出口额将较以前有稳步提升。
但为什么协议一签就是三年?答案很明显,因为特朗普剩下的任期就只有三年,在那之后就算中国不买美国一粒大豆,也和特朗普没有关系。这一场谈判,可以说解决了他三年的后顾之忧。
![]()
在白宫官网那条声明的最后写道,这次中美协议的签订是特朗普为美国人民带来的一场“历史性”的胜利。看得出,一场釜山会谈让特朗普名利双收,不但带回了订单,还能够让广大的美国民众认为是特朗普“拯救”了他们。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中美关系缓和,双边的贸易秩序开始回到正轨,这也不得不让他重新审视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
10月31日,也就是中美两国最高层的会晤结束一天之后,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一反常态”地对中国大加赞赏。他指出相较于和中国进行对抗,与中国进行合作更能让美国强大起来。
![]()
在此期间,主持人还不忘从中“挑唆”,指出目前中国的发展正在对美国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数据产生所谓“威胁”,并询问特朗普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但特朗普并没有像以往那样以此为借口对中方进行言语攻击,只是表示美国实际上也在对中国做着同样的事情,言下之意就是外界所谓的“威胁”对于中美这样的大国来说,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谁也不用去指责谁,大有为中国“开脱”的意思。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只有从和中国的交往中获得了好处,他才会选择帮中国说话,并且将中国的定位由美国的“敌人”改变为能够帮助美国强大的国家。其实中美能够和睦相处,受益的又何止是美国。
![]()
由于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韩国的韩华公司,总部位于荷兰的安世半导体等企业纷纷受到了严重影响,他们为美国扮演遏制中国的马前卒,但没想到有朝一日中美坐下来谈判,倒霉的却是他们。
这也反映出了目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下,欧盟各国、日、韩以及印度等国家都想要左右逢源,从中取利。他们一边放不下中国庞大的市场,一边又不得不对美国马首是瞻,有些国家只能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下求生,甚至有些国家希望中美鹬蚌相争,自己能够坐收渔利。
![]()
如今中美贸易战进入“中场休息”时间,这些国家也能够松一口气,不用再想着如何两边都不得罪。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能够理解这个道理,明白把中国当作朋友远比当作“敌人”更加有利于本国,至少不会在中美两国相争的时候被殃及池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