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背景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筛查若能提高长期检出率并增加抗凝治疗,或可降低卒中风险。2025年8月29日,发表在
JAMA上的该项研究旨在评估14天贴片式连续动态心电监测对卒中中高危老年人群进行AF筛查的长期效果。
方法
2019年5月2日至2022年2月28日,在英国27家初级保健诊所开展平行分组、开放、远程随机临床试验。通过电子病历自动检索,纳入≥65岁、CHA₂DS₂-VASc评分男性≥3分或女性≥4分、无既往AF或心房扑动者。末次随访2024年8月29日,统计学分析2025年5–7月完成。
干预:参与者随机分配至邮寄并回收ECG贴片监测组(干预组,n=2520)或常规照护组(对照组,n=2520)。
主要结局:意向性分析比较随机后2.5年初级保健记录中AF诊断比例;探索性结局包括口服抗凝暴露及卒中。
结果
共发出22044份邀请,5040例(22.9%)入组,平均年龄78±6岁,女性47%,CHA₂DS₂-VASc中位4分。干预组84.4%完成贴片佩戴。贴片即时检出AF 89例(4.2%),其中55%房颤负荷<10%。
2.5年后,干预组172例(6.8%)记录新发AF,对照组136例(5.4%)[比例比1.26;95%置信区间(CI) 1.02至1.57;P=0.03];亚组结果一致。
平均抗凝暴露:干预组1.63个月(95%CI 1.50至1.76),对照组1.14个月(95%CI 1.01至1.26),差值0.50个月(95%CI 0.24至0.75;P<0.001)。
卒中事件:干预组69例(2.7%),对照组64例(2.5%)(率比1.08;95%CI 0.76至1.53)。
结论
在这项远程随机试验中,邮寄ECG贴片进行AF筛查使卒中中高危老年人群2.5年AF诊断率小幅上升,但对卒中事件影响尚不显著。
医学界心血管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
责任编辑: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