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建造一栋大楼比作一次远航,那么结构设计就是这艘船的龙骨与蓝图。它决定了:这艘船能造多大?——是小型帆船还是万吨巨轮?它能航行多远?——能否在几十年的风雨中保持坚固?它能多安全?——能否抵御风浪(地震、台风)的冲击?
正因如此,为行业培养能担此重任的“总工程师”与“造船师”至关重要,而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正是这样一个关键平台。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学生创新竞赛,该项赛事因赛题难度大、挑战性强、含金量高等特点,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时至今日已举办至第十八届。
![]()
且根据近日公布的赛事结果,北京地区唯一建筑类百年高校——北京建筑大学不仅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二等奖;还成功获得了2027年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承办权。这标志着该校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领域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再加上本届竞赛题目以绍兴传统乌篷船为设计原型,首次引入水上加载测试环节,全面检验参赛选手的结构设计和实践能力。北建大学子在此创新性赛题中的优异表现,无疑更体现了该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显著成效。
![]()
而这恰是得益于该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建立了“阶梯式”大学生创新实践体系的培养模式,科技创新覆盖所有的专业方向。
据悉,该体系紧扣学生对科技竞赛的热忱,将科技活动、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深度融合,构建起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体系。从大一到大四,呈阶梯式层层递进。
其“阶梯式”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其一,全程性,从入学到毕业的四年里,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培养重点,使学生的成长路径清晰可循。其二,全方位,整合课堂教学、工程实践与科技活动,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三,全员性,覆盖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无论学生倾向学术研究还是工程实践,都能在体系中找到适配的成长模块。
![]()
值得注意是的,自从该体系实施以来,北建大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历届学生团队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每年300余名学生参与30项各级各类比赛,获得60余项奖项。
因此,也可以将北建大这一“阶梯式”大学生创新实践体系看作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成长路线图,一步步把他们从土木工程的“小白”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是很接地气又很有效的培养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