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按下暂停键,24% 反制关税暂免,美顿悟中国威慑非经济
今年4月,华盛顿的一纸公告让全球供应链剧烈震颤: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核心品类加征34%关税,较年初的10%关税大幅提升。
作为反制,中国立即对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及波音飞机加征不超过30%关税,这场被外媒称为 “史上最激烈” 的贸易对抗正式打响。
这场为期半年的贸易绞杀,最终在釜山会晤上以“暂停键”收尾,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
![]()
中美贸易按下了暂停键,但让美国真正焦虑的,并非关税战带来的经济阵痛,而是他们终于看清。
贸易战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10月,当特朗普威胁“11 月 1 日将关税回升至 34%”时,中国商务部直接亮出王牌:宣布对美军工企业实施稀土出口禁令。
中国稀土年产量27万吨,占全球70%,而精加工能力更是超过90%,从矿石到芯片所需的高纯度稀土氧化物,全球8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南方稀土集团等三家企业。
![]()
美国虽在加州重启芒廷帕斯稀土矿,但数据显示其2025年产量仅3.2万吨,且因环保法规限制、本土缺乏精炼技术,需将原料运至中国加工,成本是中国的3倍。
稀土只是中国产业链优势的缩影,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中国占比达29.8%,从螺丝钉到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形成了13个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贸易战期间,美国试图推动“制造业回流”,但本土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倍,且缺乏配套的零部件企业。
这种“搬不走的产业链优势”,在民生领域更显致命,2025年9月美国零售商协会的数据显示,尽管关税高企,但美国超市中65%的日用品仍来自中国,从儿童玩具到小家电,中国产品的性价比是东南亚仿制品无法替代的。
更让美国焦虑的是“硬科技”的突破,中国空间站“天宫”已迎来第三批国际航天员,在芯片制造领域,中国企业仍在稳步追赶。
![]()
虽与台积电95%的良率存在差距,但已能满足中低端芯片的生产需求,有效缓解了“卡脖子” 压力。
那些喊着“对华强硬”的美国政客,或许该正视中美经济的“深度绑定”,因目前中国仍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
10月底,中美贸易谈判团队在釜山举行非正式会晤,双方同意“维持当前关税水平至 2026 年”。
这场贸易战的暂停,与其说是美国的“退让”,不如说是其对现实的“妥协”,他们终于意识到,中国的强大并非靠GDP的短期增长,而是外交上的朋友圈、产业链的硬壁垒、科技上的突围力,这三大底牌共同构筑了 “打不垮的中国优势”。
未来的博弈仍将持续,美国可能会在芯片、AI 等领域加大封锁,中国也必将在产业链自主、科技研发上持续发力。
![]()
但这场贸易战已经证明:在全球化的今天,试图用关税壁垒遏制一个大国的发展,无异于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的崛起不是“威胁”,而是多极化世界的必然,美国的真正挑战,从来不是中国的经济规模,而是能否接受一个平等竞争的对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