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1月2日,日本《读卖新闻》一则快讯让筹备两月的日韩合作彻底泡汤:原定11月上旬在那霸基地实施的“日本自卫队首次为韩国军机加油”计划,已被日方紧急叫停。
此时,那霸基地储油罐里为韩国“黑鹰”飞行队备好的燃油还在恒温保存,加油设备刚完成最后一次调试,这场被两国寄予厚望的“历史性合作”,终究栽在了一座弹丸小岛上。
![]()
就在3天前的10月30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与韩国总统李在明刚举行首次会谈,还高调喊出“面向未来的日韩关系”。
可转天就翻脸叫停合作,表面看是韩国军机“踩了红线”,实则是埋了80年的领土争端,早成了两国关系中碰不得的“雷区”。
那么竹岛争端为啥成了“死结”?这场夭折的合作,到底暴露了日韩关系的多少真相?
![]()
历史性合作计划为何戛然而止?
根据日本《读卖新闻》披露,日韩两国自2024年起便秘密筹划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防务合作——日本自卫队首次为韩国军机提供空中加油支援。
该计划原定于11月上旬实施,韩国空军“黑鹰”特技飞行队在前往中东参加航展途中,将在冲绳那霸基地接受日方提供的航空燃油。此举若成,将成为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日韩军事合作最实质性的突破。
![]()
日本防卫省为此做了周密准备。由于两国尚未签署《军需和服务相互支援协定》,日方依据《自卫队法》中“无偿出借物资”条款,特批为韩军机提供燃料。
那霸基地甚至提前完成油料储备和地面设备调试,韩国飞行队也已规划好航线。这场被日媒称为“跨越对马海峡的信任”的合作,却因一个意外因素彻底改变走向。
![]()
10月28日,日本防卫省情报部门监测到,参与加油计划的韩军F-15K战斗机编队中,有3架战机在10月25日执行训练任务时,曾飞越竹岛周边12海里领海线。
这一发现立即触发日本政府内部的安全警报。据参与决策的官员透露,首相官邸连夜召开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在领土争议敏感期实施军事合作,将引发国内强烈反弹”。
![]()
竹岛争端:永不愈合的伤口
竹岛问题始终是日韩关系的“阿喀琉斯之踵”。这座面积仅0.18平方公里的火山岩岛屿,自1953年被韩国实际控制以来,已引发数十次外交危机。
2019年11月,韩国海军陆战队在竹岛举行大规模登陆演习,日本海上自卫队P-3C反潜机抵近侦察时,遭韩军“世宗大王”号驱逐舰使用火控雷达锁定,导致双方战机紧急撤离。
此次事件中,日本防卫省公开指责韩方“危险挑衅”,而韩国国防部则强硬回应“竹岛是韩国固有领土”。
![]()
历史脉络显示,竹岛争端与日韩殖民历史深度交织。1905年日本将该岛划入岛根县管辖,1910年至1945年殖民统治期间,大量韩国渔民被驱逐。
二战结束后,美国托管当局曾建议将竹岛交由国际共管,但韩国趁日本重建自卫队之机抢先派兵驻守。尽管国际法院1954年裁定不予受理此案,但日本每年仍在岛根县举行“竹岛日”纪念活动,韩国则通过立法将竹岛定为“领土教育日”。
![]()
此次韩军机飞越事件中,日本政府内部出现严重分歧。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长山崎和之在10月29日的记者会上表示:“韩方行为违背《日韩联合声明》中‘通过对话解决争议’的承诺。”
而防卫省则被曝在10月27日向那霸基地下达“暂停所有韩军机接待准备”的密令。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计划叫停前两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还在记者会上强调“日韩防务合作是维护地区稳定的关键”。
![]()
极右首相的“破冰”困境
高市早苗在此次风波中的表现颇具戏剧性。这位以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著称的极右翼政治家,在10月30日与李在明的会晤中,竟出现向韩国国旗鞠躬的罕见场景。
据现场摄影师描述,当两国领导人合影结束后,高市突然转身向韩国国旗行45度鞠躬礼,随后才向日本国旗致意。这一画面经社交媒体传播后,在日本国内引发轩然大波。
![]()
右翼团体“日本会议”在10月31日发表声明,指责高市“丧失国家尊严”,其官网在24小时内收到超过12万份抗议签名。而支持者则认为这是“务实外交的必然选择”。
《朝日新闻》民调显示,63%的日本受访者反对在竹岛问题上对韩让步,但58%的人认可“为应对中国崛起需加强日韩合作”。
![]()
高市政府的困境折射出日本战略选择的矛盾性。一方面,经济安全压力迫使其寻求区域合作——2025年度预算案中,防卫费首次突破6万亿日元,其中1.2万亿日元用于增强西南岛屿防御;另一方面,历史问题始终是难以跨越的鸿沟。
韩国民间调查显示,87%的受访者认为“日本未就殖民统治进行真诚道歉”,62%的人反对与日本开展军事合作。
![]()
亚太格局的连锁反应
这场风波对美日韩同盟产生微妙影响。就在日韩首脑会晤当日,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与日韩外长举行三边会谈,重点讨论朝鲜核问题。
但韩国统一部官员透露,由于日韩军事合作受挫,美方提议的“东北亚导弹防御系统”整合计划可能推迟。
![]()
区域国家也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越南工贸部长阮鸿延在APEC峰会上建议“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合作”,此提议被解读为希望日韩将竞争转向创新领域。
而朝鲜则趁机发力,在10月31日试射海对地战略巡航导弹,并宣称“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维护主权安全”。
![]()
经济层面,日韩贸易争端阴影再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两国半导体设备贸易额同比下降23%,日本对韩氟聚酰亚胺出口管制仍在持续。
虽然高市政府计划投入920亿美元刺激经济,但分析人士指出,若日韩关系持续紧张,相关产业供应链将面临重构风险。
![]()
破冰之路何去何从?
尽管首次加油计划流产,但日韩双方均未完全关闭合作大门。
日本防卫相小泉进次郎在11月1日与韩国防长安圭伯会谈时表示:“将建立危机管控热线,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韩国国防部则回应称,愿就“黑鹰”飞行队训练路线进行协商。
历史经验表明,日韩关系改善往往需要外部催化。2015年《日韩慰安妇协议》的达成,便与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密切相关。
![]()
当前,随着美国“印太战略”推进,日韩或许会在安全利益驱动下,探索“争议管控+功能合作”的新模式。正如李在明在APEC峰会演讲中所言:“亚洲的未来不在于对抗历史,而在于共同创造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