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生病喊儿媳拿药,儿媳叉手冷笑:三年前分拆迁款时您咋说的?

分享至

刘淑贤在潮湿的被褥里辗转反侧,关节像是被生锈的钳子狠狠拧着。

她张了张嘴,想喊人,却只发出嘶哑的气音,像破旧风箱在空荡的房间里拉扯。

窗外是灰蒙蒙的天,和老旧小区永远散不尽的潮湿气味一起,压得人喘不过气。

客厅里传来电视节目的嘈杂声,夹杂着儿媳傅嘉怡偶尔一两声轻快的笑语。

那笑声刺耳得很,仿佛一道无形的墙,将卧室的病痛与孤寂隔绝在外。

三年前那场决定家庭命运的谈话,如同鬼魅,在此刻疼痛的眩晕中再次清晰起来。

她记得自己当时斩钉截铁的话语,记得大儿子马英光欲言又止的懦弱,记得小儿子马高昂脸上毫不掩饰的得意。

更记得儿媳傅嘉怡那时骤然失血、难以置信的脸色。

当时只道是寻常分配,如今却成了横亘在婆媳之间,一道深不见底、疼痛难忍的鸿沟。

而现在,她躺在这里,连讨一杯水、拿一片药,都成了需要鼓足勇气才能开口的奢求。

剧痛再次袭来,她终于忍不住呻吟出声,朝着客厅的方向,用尽力气……



01

刘淑贤是被一阵尖锐的、钻心刺骨的疼痛惊醒的。

那疼痛先从右腿膝盖炸开,迅速蔓延至整条腿,然后攀上腰背,死死扼住她的呼吸。

她猛地吸了一口凉气,浑浊的老眼在昏暗的房间里茫然四顾。

窗外天色未明,只有远处路灯透进来一点昏黄的光,勾勒出家具陈旧的轮廓。

这间位于城东老棉纺厂家属院的房子,她已经住了快四十年。

墙壁斑驳,家具褪色,空气里常年漂浮着一股老人和旧物混合的气味。

她试图动一下身子,换个能稍微缓解疼痛的姿势。

可身子像是不属于自己,沉重、僵硬,稍微一动就牵扯着神经,引来更剧烈的抽搐。

汗水瞬间浸透了她的额发和后背的棉质睡衣,带来一阵黏腻的冰凉。

她伸出手,颤巍巍地在床头柜上摸索。

水杯是空的,药瓶也离得太远,指尖徒劳地划拉着冰凉的桌面。

一种巨大的、被遗弃的孤独感,比身体的疼痛更凶猛地攫住了她。

老头子马建邦要是还在,断不会让她这般难受。

那个沉默寡言的男人,总会在她不舒服时,默不作声地递上一杯温水,几粒药片。

可他已经走了十年了,把这副沉重的担子和两个儿子,孤零零地留给了她。

想到这里,刘淑贤心里一阵发酸,眼眶也跟着热了起来。

她用被子蒙住头,试图隔绝这令人窒息的现实,但那疼痛却不依不饶,如影随形。

楼道里传来早起邻居模糊的咳嗽声和关门声,提醒着她外面世界的运转。

而她的世界,却仿佛凝固在这张狭窄的、散发着病气的床上。

她竖起耳朵,努力捕捉着这套三居室里的其他声响。

大儿子马英光和儿媳傅嘉怡的房间静悄悄的,大概还没起床。

小儿子马高昂的房间更是空了很久,自从三年前拿到那笔钱,他就很少回来了。

这个家,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冷清了呢?

疼痛稍微间歇的片刻,疲惫感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

她昏昏沉沉地闭上眼,希望能再睡一会儿,或许睡着就不疼了。

02

再次醒来时,天光已经大亮,阳光透过脏污的玻璃窗,在水泥地上投下模糊的光斑。

疼痛并未远离,只是从尖锐的刺痛变成了沉闷的、持续的钝痛,盘踞在关节深处。

喉咙干得冒火,她舔了舔开裂的嘴唇,渴望能有一口水润一润。

“英光……”她尝试着喊了一声,声音虚弱得像蚊子叫。

没有人回应。

客厅和厨房都静悄悄的。

她提高了一点音量,又喊了一声:“英光……给我倒杯水……”

依旧只有沉默。

她忽然想起来了,昨天晚饭时,马英光提过一句,今天厂里要赶一批急活,得早点去加班。

也就是说,现在这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下她和儿媳傅嘉怡两个人。

这个认知让刘淑贤的心往下沉了沉。

她和傅嘉怡,婆媳之间,总是隔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谈不上坏,但也绝不亲近。

傅嘉怡进门五年,勤快,利索,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对马英光也体贴。

可刘淑贤总觉得,这媳妇眼里有股劲儿,一股不肯完全俯就、藏着心思的劲儿。

不像别人家的媳妇,对婆婆那种小心翼翼的讨好。

傅嘉怡对她,礼数周全,却透着疏离。

尤其是在三年前那件事之后,那种疏离感就更明显了。

平时马英光在家,还能充当个缓冲,现在……

刘淑贤叹了口气,挣扎着撑起一点身子,望向紧闭的卧室门。

门缝底下,能看到客厅的灯光亮着,隐约还有电视节目的声音。

傅嘉怡肯定已经起来了,可能在吃早餐,或者在看电视。

她会不会已经听到了自己刚才的呼喊?只是装作没听见?

刘淑贤心里胡乱猜疑着,一种久违的、属于婆婆的权威感,混合着此刻病弱的无助感,让她倍感煎熬。

直接使唤儿媳,她有点张不开嘴。

可这口干舌燥,浑身疼痛的滋味,实在难熬。

她重新躺倒,望着天花板上因为潮湿而蜿蜒的裂纹,思绪飘回了更久以前。

那时马建邦还在,两个儿子都还小,家里虽然清贫,却也热闹。

她是怎么一步步,把日子过成了现在这副孤家寡人、病榻凄凉的模样的呢?



03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便汹涌而来。

最清晰的,莫过于三年前那个夏天的傍晚,也是在这间客厅里。

那时,关于这片老城区要拆迁的风声已经传了很久,终于变成了红头文件。

他们家这套近一百平米的房子,能换一笔不小的补偿款。

那天,马英光和傅嘉怡刚下班回来,马高昂也难得地回了家,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一家人围坐在那张用了十几年的旧餐桌旁,气氛有些微妙的紧张。

“妈,拆迁款下来,您有什么打算?”马英光搓着手,语气谨慎地开了口。

傅嘉怡坐在他旁边,低着头剥橘子,耳朵却分明竖着。

刘淑贤记得自己当时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两个儿子。

大儿子英光,像他爸,老实,本分,在厂里当技术员,挣的是死工资,日子过得紧巴。

小儿子高昂,脑子活络,心眼多,一直嚷嚷着要和朋友合伙做生意,缺的就是本钱。

她心里那杆秤,早就不知不觉地偏了。

“我老了,要那么多钱也没什么用。”刘淑贤缓缓开口,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公正。

“主要是你们兄弟俩的前程。高昂一直想创业,这是个机会。”

傅嘉怡剥橘子的手停了一下,飞快地抬眼看了马英光一下。

马英光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马高昂立刻接话,声音都带着热切:“妈!还是您理解我!我和朋友看中了个项目,绝对能成!就是缺启动资金!”

刘淑贤点了点头,继续说:“英光呢,工作稳定,淑芬也懂事,你们的日子慢慢过,总会好的。”

她顿了一下,仿佛下了很大决心,说出了那句决定命运的话:“这笔钱,我想……就先紧着高昂用吧。他创业急需。”

客厅里瞬间安静得可怕。

傅嘉怡猛地抬起头,脸色煞白,眼睛里全是震惊和难以置信。

她看向马英光,眼神里带着质问和哀求。

马英光避开了妻子的目光,低下头,盯着自己的手指,半晌,才嗫嚅着说:“妈……这……是不是再商量一下?高昂创业有风险……”

“有什么风险!”马高昂不耐烦地打断他,“哥,你就是太保守!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刘淑贤也皱起了眉,心里对大儿子的懦弱和“不顾大局”有些不满。

她挥了挥手,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行了,就这么定了。钱给高昂创业。”

然后,她似乎是下意识地,也可能是为了安抚大儿子夫妇,又或许是内心深处某种潜意识作祟,补充了一句:“你们也别觉得委屈。

将来我老了,动不了了,养老送终,主要还是靠儿子,也拖累不着儿媳。”

她说这话时,并没有看傅嘉怡。

但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道来自儿媳的目光,瞬间冷了下去,像两把小刀子。

此刻,躺在病床上的刘淑贤,回忆起当时傅嘉怡那双骤然黯淡下去的眼睛,心里莫名地一抽。

当时的她,为何能如此理所当然地说出那样绝情的话?

是因为自己年轻时伺候婆婆受的委屈,想在儿媳身上找补回来?

还是单纯地觉得,小儿子更需要自己,更值得自己倾尽所有?

疼痛再次加剧,将她的思绪拉回冰冷的现实。

04

腰部的剧痛让刘淑贤忍不住蜷缩起来,发出一连串压抑不住的呻吟。

额上的冷汗涔涔而下,流进眼睛里,一片酸涩。

不行,不能再硬撑下去了。

她需要止痛药,迫切需要。

水杯就在几步之外的客厅茶几上,药箱在电视柜下面的抽屉里。

可这几步路,对此刻的她来说,犹如天堑。

她再次尝试呼唤,声音带着痛苦的颤抖:“有……有人吗?”

电视的声音似乎小了一些。

刘淑贤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脚步声没有响起,电视的声音很快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

一种被漠视的屈辱感,混杂着病痛的折磨,让她几乎要哭出来。

她想起傅嘉怡刚嫁过来的时候,也是个笑脸盈盈的姑娘,会亲亲热热地叫她“妈”。

是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

好像就是从三年前那个决定之后。

傅嘉怡依然做着家务,照顾着丈夫,表面上看不出什么。

但那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没有了。

她不再主动和刘淑贤聊天,不再关心她喜欢吃什么,换季时也不会再惦记着给她添置新衣。

两人之间,只剩下必要的、冰冷的客套。

即使后来刘淑贤的风湿病越来越重,很多时候需要人搀扶、照顾,傅嘉怡也做得无可挑剔,却总像是完成一项任务。

马英光夹在中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但他那个性子,只会和稀泥,或者干脆躲出去。

“嘉怡……”刘淑贤终于放弃了那点可怜的自尊,用更大的声音,直接叫了儿媳的名字。

她听到客厅里电视的声音戛然而止。

短暂的寂静后,是拖鞋摩擦地面的声音,不紧不慢,由远及近。

每一下,都像是踩在刘淑贤的心上。

卧室的门被推开一条缝,傅嘉怡的脸出现在门口。

她穿着家居服,头发随意挽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没有关切,也没有不耐烦。

就那么平静地,甚至是有些冷淡地看着床上蜷缩成一团、痛苦呻吟的婆婆。

“妈,您叫我?”她的声音也很平静,听不出什么波澜。



05

看到傅嘉怡站在门口,刘淑贤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她也顾不上去琢磨儿媳那过于平静的表情了,急切地喘息着说:“药……嘉怡,帮我拿一下止痛药……”

她伸手指了指客厅的方向,因为疼痛,手指都在不受控制地颤抖。

“就在电视柜下面那个抽屉里,和……和水一起拿给我,我疼得受不了了……”

说完这几句话,她仿佛用尽了力气,瘫软在枕头上,大口喘着气,期待地看着傅嘉怡。

然而,傅嘉怡并没有像她预想的那样,立刻转身去拿药。

她依然站在门口,双手松松地垂在身体两侧,目光落在刘淑贤因痛苦而扭曲的脸上。

那目光,带着一种审视的、复杂的意味,让刘淑贤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慌。

时间仿佛凝固了几秒。

只有刘淑贤粗重的喘息声在房间里回响。

“妈,”傅嘉怡终于开口了,声音依旧是平铺直叙的,却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死水,漾开诡异的波纹,“您这病,疼起来是挺遭罪的。”

刘淑贤愣了一下,不明白儿媳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只是顺着话头艰难地点头:“是……是啊,老毛病了,这次特别厉害……你快去拿药吧……”

傅嘉怡像是没听到她的催促,往前慢慢走了两步,走到床尾站定。

她的视线缓缓扫过这间昏暗的卧室,扫过陈旧的家居,最后又落回刘淑贤脸上。

“三年了。”她轻轻吐出三个字,嘴角似乎勾起一丝极淡的、意味不明的弧度,“时间过得真快。”

三年?什么三年?

刘淑贤的脑子被疼痛折磨得有些迟钝,一时没反应过来。

她只想尽快拿到那片能让她从地狱里暂时解脱的药片。

“嘉怡,药……”她再次哀求,声音里带上了哭腔。

傅嘉怡终于将目光聚焦在婆婆的脸上,那双平日里看不出情绪的眼睛,此刻却像是蒙上了一层薄冰。

冰下,似乎有暗流在涌动。

她双手轻轻抱在胸前,这是一个略带防御和疏离意味的姿态。

然后,她用一种清晰得近乎残忍的语调,一字一顿地说:“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妈。”

刘淑贤的心猛地一沉,一种强烈的不安预感攫住了她。

06

“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妈。”

傅嘉怡这句话,像一根冰冷的针,猝不及防地刺进刘淑贤混沌的意识里。

贵人多忘事?

忘什么事?

剧痛让她的思维变得缓慢而粘稠,她茫然地看着儿媳,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傅嘉怡似乎并不需要她的回答,她只是微微歪着头,像是在回忆,又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三年前,就在外面那间客厅。”

她的声音不高,却每个字都清晰地敲打在刘淑贤的耳膜上。

“咱们家那笔拆迁款下来的时候,您是怎么说的来着?”

“轰”的一声,刘淑贤只觉得一股热血冲上头顶,让她眼前阵阵发黑。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