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骨头搬不动,儿女不在身边,这张旧床放了大半年,多亏政府政策和志愿者帮忙!”家住郫筒街道书院社区的78岁独居老人王大爷,望着被4人合力抬下6楼的百余斤木床,拉着志愿者的手连连道谢。
这场贴心服务,正是成都市郫都区大件垃圾免费收运活动的生动缩影。
10月13日至31日,成都市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大件生活垃圾便民收运惠民活动,郫都区立即响应,迅速启动全域大件垃圾免费收运服务,以“高位统筹、双轨服务、闭环处置、志愿赋能”的全链条治理模式,破解市民“处置难”痛点。活动期间,全区完成线上预约603单,收运大件垃圾150余吨,用精准高效的民生服务,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写下实践样本。
高位统筹,全域联动织密服务网
“小程序预约3步搞定,下班后师傅还提前等候,20分钟就清完了家里闲置的大件垃圾!”90后上班族张先生的体验,印证了服务的便捷性。
作为成都市级部署的惠民举措,郫都区将大件垃圾处置列为民生重点,由区综合执法局牵头,构建“部门协同、街道主战、企业参与”工作格局,明确职责、流程与应急机制,筑牢工作根基。
为实现政策知晓全覆盖,郫都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街道(镇)张贴海报、发放《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定向告知;社区依托网格群、宣传栏精准推送,详解预约流程与注意事项;同时,开展专项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志愿者、收运团队熟练掌握服务标准。
针对“搬运难、投放难”,郫都区创新“线上预约+线下投放”双轨模式:80余名收运人员、16辆专用车辆与专业接单团队,实现订单接收、派单、跟进闭环管理;200余个临时投放点满足自主处置需求,而行动不便、无搬运能力的市民,通过“天府市民云”或“蓉城清运”小程序预约后,即可享受“家门口到运输车”全程免费上门服务,老旧小区无电梯住户也无需发愁。应急搬运队伍的组建,更确保大件垃圾积压等突发情况快速响应。
闭环处置,绿色循环激活新价值
收运环节之外,郫都区着力构建“资源回收—精细拆解—再生利用”的闭环体系。所有收运的大件垃圾均统一运往2024年底投用的郫都区大件垃圾处置场集中处置,该场站年处理能力达2万吨,配备专业拆解设备及分类存储设施。
在处置现场,工作人员对旧家具进行精细化拆解,将木质框架、金属弹簧、海绵填充物、布料外套等材料分类分拣,分别进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实现“变废为宝”。
“我们拆解的木材会粉碎后用于生物质发电,金属材料回收再加工,海绵和布料经过处理后也能实现资源再生。”处置场负责人介绍,提升资源化利用率的同时,真正让“废物”焕发新价值。
此次活动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置难题,更推动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志愿赋能,共治共享凝聚民生力
“每天帮十多户居民预约,跟着收运师傅跑楼栋,看到楼道变整洁,再累也值得!”犀浦街道梓潼社区党员志愿者的话道出了志愿者们的心声。此次活动中,各街道(镇)、村(社区)组建积极成立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既是政策宣传员,深入楼栋讲解指导预约;又是一线搬运工,协助完成垃圾搬运,尤其为老年家庭、特殊群体提供贴心帮扶。
为确保服务落地,郫都区综合执法局建立质量监督机制,每日随机回访下单市民,倾听诉求、优化流程。“整个过程就像寄快递!”红光街道居民陈阿姨的点赞,成为服务成效的生动注脚。
此次活动是郫都区回应民生诉求、创新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该区将持续优化大件垃圾处置服务体系,完善长效机制,让环保惠民举措贯穿市民生活始终,为建设美丽宜居郫都注入持久动力。(闫新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