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市场又上演了一出"冰火两重天"的好戏。电网设备板块一度暴涨3%,银行板块创下历史新高,而我朋友圈里的小散们却在哀嚎:"怎么又涨了?我上周刚卖!"
![]()
看着这张图,我突然想起18年前刚开始用量化系统时的自己。那时候我也像现在大多数散户一样,整天盯着K线图看涨跌,结果总是买在高点卖在低点。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市场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运行。
一、牛市最大的风险不是亏损而是踏空
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熊市里大家亏钱都认命,但牛市里最让人痛苦的却是"踏空"。那种看着股票一路狂飙就是不回调的感觉,比亏钱还难受。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牛市本质上是一场共识的游戏。一旦趋势形成,就会自我强化。就像现在的电网设备板块,全球5万亿美元的投资预期摆在那里,机构资金怎么可能轻易放手?但散户们总是期待"回调",结果越等越高。
![]()
看看银行股的表现就更明显了。QFII和险资大举增持83.6亿股,而普通投资者在干嘛?在等"更好的买入时机"。这就是典型的散户思维——总是试图精确抄底逃顶。
二、机构震仓:散户的致命陷阱
说到这儿,我想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去年有只股票让我印象深刻:
![]()
看到这张图了吗?区域①到区域④股价看似毫无起色,但实际上这正是机构的"震仓"手法。他们故意制造剧烈波动,就是为了把跟风盘洗出去。
我当时用量化系统看得一清二楚:
![]()
这张量化图表揭示了真相:虽然股价波动剧烈,但橙色柱体显示机构资金一直在活跃参与。特别是当出现蓝色"回补"行为时,就是典型的机构震仓信号。
三、量化数据:穿透市场迷雾的X光机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那我们怎么分辨是真调整还是假震仓?"
这就是量化数据的价值所在了。通过长期积累的交易行为大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 主导动能数据(红黄蓝绿柱体)反映四种交易行为
- 机构库存数据(橙色柱体)揭示大资金动向
当股价下跌但机构库存活跃时,大概率是震仓;反之如果机构库存消失,那就是真调整了。
现在的电网设备和银行板块就是典型案例。表面看涨幅已高似乎要调整,但量化数据显示机构资金仍在持续流入。这种情况下贸然离场,很可能错过主升浪。
四、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
说了这么多,最后给各位几个实用建议:
首先,放弃精确择时的幻想。我用了18年量化系统都不敢说能精准预测短期波动。
其次,关注资金流向而非价格涨跌。今天的电网设备和银行股就是最好的例子——价格只是结果,资金流向才是原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观察工具。对我而言就是这套量化系统,它让我看清了市场的本质。
记住一句话:在这个市场上,"知道为什么"比"知道是什么"重要得多。
声明:以上内容均为个人投资心得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的所有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所得。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人从未建立任何收费群或提供个股推荐服务,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