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玉岩
11月4日上午,山东举行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应急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入推进非煤矿山治本攻坚行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情况。
![]()
山东省应急厅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邓泽宇介绍,山东是矿产资源大省,金矿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矿山整合推进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实施,超深、超大规模、系统复杂非煤矿山数量持续增多,随之而来的坠罐、地压、岩爆、透水等灾害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管控难度显著增大。可以说,当前山东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正处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面对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山东以“落实主体责任”为治本重心,以“解决根源性问题”为攻坚重点,全力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3%和66%。
山东省应急厅紧扣国家总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并从政、企两端分别细化具体工作措施。推动市、县政府每年制定出台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定期公告非煤矿山包保责任清单,对所有非煤矿山逐一明确日常监管主体。出台《关于强化问题隐患溯源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法定职责的意见》,溯源主要负责人法定职责履行情况,切实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治本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省应急厅会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综合运用现场督导、督促提醒、约谈警示等方式,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去年11月份以来,对非煤矿山进行全覆盖安全诊断。累计下井踏勘1560余人次,检查露天矿山和尾矿库1300余人次,打开435道封堵墙验证采空区治理效果,组织1930余名矿山人员进行座谈问询,“一矿一策”出具诊断报告。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万余项,并建立问题隐患“上网公示”和督办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依法责令37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停产整顿,有效消除了一批现实风险。
坚持预防为主,构建防控体系。深化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聚焦冒顶、水害、地压等重大风险,持续深化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组织全省非煤矿山累计实施布设物探9.36万点位、钻探进尺73.13万米,查治各类隐蔽致灾因素716条,落实治理措施1498项。推进潜在灾害风险超前治理。督促13家露天转地下矿山补齐露天坑底防渗和充填治理欠账,累计充填历史遗留采空区约195万立方米。推动12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完善防治水责任体系,配齐专业机构和装备,封闭不良钻孔36个。指导28家深井矿山建立地压在线监测系统,为防范冲击地压、塌陷等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撑。加快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建设。聚焦非煤矿山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出台《推动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实施非煤矿山设备升级改造。目前,105座非煤地下矿山的通风、排水系统自动化控制率已分别达100%、98%,主提升、供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率分别达92%、82%,有效减少高危岗位作业人员。
坚持依法治理,强化监管执法。坚持“零容忍”态度打击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各级应急部门严格落实执法计划,检查非煤矿山4035矿次,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罚1548万元,责令停产整顿或暂停设备设施73矿次,执法检查质效明显提高。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出台《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提级调查和挂牌督办办法》,对较大事故由省安委办挂牌督办并提级调查。省应急厅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依法严格生产安全事故惩戒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意见》,对事故企业严格调查处理、依法依规严肃惩处。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