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83岁独居老人马爷爷家中。一阵熟悉的敲门声准时响起,带来了当天的第一份问候——在合肥市包河区欣园社区党委的组织下,党员和志愿者上门为他测量血压血糖、仔细询问身体状况。这份风雨无阻的日常守护,源于社区党委创新实施的“三色暖‘欣’”关怀计划,马爷爷正是“红色”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前不久,马爷爷向社区反映腿脚不便,希望安装扶手,社区党委迅速响应,近日将由物业和志愿者上门完成安装。从每日的健康关怀到及时的需求响应,这一点一滴的暖心服务,正悄然编织成欣园社区“窗帘之约”的温暖图景。
精准守护的“三色密码”。面对老年人口占辖区总人口33%的现实,欣园社区党委构建了居家、社区、机构多元协同的分级养老服务体系。其中,“三色暖‘欣’”关怀计划通过“红色小管家”、党员志愿者、楼栋长等力量开展摸排,依据年龄、健康状况等指标对特殊老年群体进行评估,实施“红、黄、蓝”三色动态分类管理。目前,该计划已精准覆盖81位老人:红色重点人群6人、黄色一般关注43人、蓝色普通服务32人。不同颜色对应不同服务响应机制:红色老人享受“窗帘之约”每日安全确认与常态化上门服务;黄色老人实行“48小时需求闭环制”;蓝色老人则可选择菜单式预约服务。这一机制推动服务从“粗放供给”转向“精准响应”,从“被动帮扶”升级为“主动守护”。截至目前,社区已完成24户烟雾报警器安装、19户适老化改造,实现“微心愿”25个,累计开展上门服务2300余人次。
一站多能的“幸福空间”。在精准帮扶基础上,欣园社区4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成为老年人的“幸福驿站”。这个综合性为老服务阵地科学规划了健康管理、文娱休闲、学习交流等功能,设有便民理发屋、健康驿站、康复运动室、书画室、居民剧场等18个区域。自2017年开放以来,已累计服务居民超80万人次。欣园社区不断拓展服务内涵,依托老年学校开设腰鼓、书法、器乐等27门课程,2025年秋季在校学员达343人。同时,联动卫生服务中心打造“医‘欣’向党”项目,固定每月第二个周三为“一站式便民服务日”,将健康义诊与生活服务送到老人身边。“以前觉得年纪大了,生活很单调。现在舞蹈房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既锻炼身体,又交到朋友,整个人都年轻了!”正在舞蹈房练习的李阿姨感慨道。这句话道出了许多老人的心声,也折射出社区服务从“生活照料”到“精神关怀”的深刻转变。
专业系统的“服务网络”。为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欣园社区着力构建多层次服务网络。自2017年起,在全省首创政府购买“喘息服务”,由专业组织提供短期照护、心理疏导等支持,累计惠及居民700余人次,有效缓解家庭照护压力。今年,社区进一步引入专业养老机构,运营3000余平方米的街道级养老服务综合体,重点发展中长期照护、康复护理与专业化日托服务,“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全面落地。值得一提的是,“三色暖‘欣’”计划的成功经验已延伸至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逐步构建起覆盖全龄段居民的民生服务网络。通过“社区发现需求、物业快速响应、组织专业介入”的闭环机制,已协同解决居民急难问题32件,协助办理助餐补贴等便民服务27项。
从马爷爷家即将安装的扶手,到覆盖全龄人群的服务体系,欣园社区借助“窗帘之约”与“三色暖‘欣’”关怀计划,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织就了一张有温度、有韧性的民生保障网。这一始于养老服务的成功模式,如今已被复制到关爱儿童、帮扶残疾人等多个领域,让“三色暖‘欣’”成了一个可感可知的社区温度。(吴方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