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被儿子送养老院,一气捐掉340万存款,儿子跑来:爸,出事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爸,您别这样,我们好好商量。"梁志华急得满头大汗。

"商量?"梁建国冷笑一声,"当初你把我送进养老院的时候,跟我商量了吗?"

老人手里紧握着那张340万的存款单,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这钱我一分都不会留给你,全部捐给需要的人。"

"爸,您听我说,公司出事了,我..."梁志华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父亲打断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对父子走到了如此地步?



01

十月的雨水敲打着养老院的玻璃窗,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声响。

梁建国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帘,仿佛看到了自己同样灰暗的心境。

他的手里紧握着一张银行存款单,上面清楚地印着"340万元"的数字。

这是他一生的积蓄,也是三年前老伴去世后留下的拆迁补偿款。

三天前,他42岁的独子梁志华以工作忙碌、无法照顾为由,执意将他送进了这家名为"夕阳红"的高档养老院。

"爸,您在这里住着,我才能安心工作。"儿子当时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可是他梁建国才68岁,身体硬朗,完全能够自理。

为什么要被关在这四面白墙的房间里,像个被遗弃的老古董?

他是梁建国,退休前是市建筑设计院的总工程师,一生设计了无数座大楼,获得过省级优秀设计师称号。

他的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

雨水顺着玻璃缓缓滑落,就像他心中的眼泪,无声而绵长。

隔壁床的老张又开始咳嗽了,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在这个狭小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

"老梁,你儿子什么时候来看你?"老张擦了擦嘴角的痰迹问道。

"不知道。"梁建国的声音如同窗外的雨一样冰冷。

"唉,我儿子说这个月要出差,可能要下个月才能来了。"老张叹了口气,"都是一样的命啊。"

梁建国没有回话,只是更紧地握住了手中的存款单。

护工小李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碗药。

"梁爷爷,该吃药了。"小李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耐烦。

"我没病,不需要吃药。"梁建国头也不回地说道。

"这是保健品,对身体好。"小李将药碗放在床头柜上,"您不吃,我没法交差。"

梁建国缓缓转过头,看着这个年轻的护工。

小李大概二十出头,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眼中更看不到对老人应有的关怀。

"在你们眼里,我们这些老人是不是都是负担?"梁建国突然问道。

小李愣了一下,随即摆摆手:"梁爷爷,您想多了。"

说完,她匆匆离开了房间。

梁建国苦笑一声,端起药碗一饮而尽。

苦涩的药液顺着喉咙滑下,就像他此刻的心境。

夜深了,老张已经进入了梦乡,鼾声如雷。

梁建国却毫无睡意,他走到窗前,凝视着外面的雨夜。

远处的灯火若隐若现,那里有他住了三十年的家。

那个家现在空荡荡的,就像他的心一样。

他想起了三年前老伴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的话:"建国,志华还没结婚,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让他担心。"

可是现在,是谁在担心谁呢?

梁建国从床头柜里拿出一本相册,那是老伴生前整理的家庭照片。



翻开第一页,是梁志华小时候的照片。

那时的志华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总是缠着他讲故事,问东问西。

"爸爸,为什么楼房不会倒?"

"因为爸爸设计得很结实啊。"

"那爸爸以后老了,我也要照顾爸爸,让爸爸住最好的房子。"

童言无忌的话语在此刻听来格外讽刺。

梁建国轻抚着照片上儿子稚嫩的脸庞,心中五味杂陈。

时间是最无情的刀,它不仅带走了青春,更改变了人心。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像是在为这个破碎的家庭哭泣。

梁建国合上相册,做出了一个决定。

既然儿子不要他,那他也不会把这些钱留给儿子。

三百四十万,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

但对于他现在的心境来说,这只是一堆没有温度的数字。

他要把这些钱全部捐出去,捐给真正需要的人。

让那些被社会遗忘的角落,能够因为这笔钱而多一些温暖。

至少,那些受助的人会感激他,不像某些人,只会把他当作负担。

第二天一早,梁建国就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

他首先在网上搜索了几家知名的慈善机构,仔细比较着它们的业务范围和声誉。

市儿童福利基金会、贫困山区教育基金、癌症患者救助基金......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群需要帮助的人。

"至少这些孩子会感激我。"梁建国喃喃自语。

他拿起床头的电话,拨通了市儿童福利基金会的号码。

"您好,这里是市儿童福利基金会。"电话那头传来温和的女声。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大额捐款的事情。"梁建国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好的,请问您打算捐款多少?"

"三百四十万。"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先生,您是认真的吗?这是一笔很大的金额。"

"我很认真。我想把我所有的积蓄都捐给需要的孩子们。"

"那太好了!不过按照规定,大额捐款需要办理相关手续,您方便到我们基金会来一趟吗?"

"可以。"

02

挂断电话后,梁建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仿佛那个沉重的包袱即将从他肩膀上卸下。

中午吃饭的时候,梁建国遇到了隔壁房间的李奶奶。

李奶奶今年75岁,被儿女送进养老院已经两年了。

"梁师傅,你看起来心情不错啊。"李奶奶笑着说道。

"是的,我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梁建国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什么新方向?"

"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李奶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啊,人老了,总得给自己找点寄托。"

"李奶奶,你不怨恨你的儿女吗?"梁建国突然问道。

李奶奶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摇头:"怨恨有什么用呢?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可是他们把我们当作包袱啊。"

"包袱就包袱吧,至少我们还活着,还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李奶奶的话让梁建国陷入了沉思。

也许她说得对,怨恨确实没有用。

但是他不甘心,他不甘心就这样被人遗忘,被人当作负担。

他要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价值。

下午,梁建国向护工请假,说要去医院检查身体。

其实他是要去基金会办理捐款手续。

走出养老院的大门,梁建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外面的世界依然那样广阔,那样充满生机。

他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市儿童福利基金会。

基金会位于市中心的一栋办公楼里,虽然装修简朴,但处处都能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照片。

接待他的是一位中年女士,姓王。

"梁先生,您真的要捐款三百四十万?"王女士再次确认。

"是的,我想把这笔钱全部捐给福利院的孩子们。"

王女士激动得眼中含泪:"梁先生,您真是太善良了!这笔钱能帮助很多孩子改善生活环境,接受更好的教育。"

听到这话,梁建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就是他想要的感觉,被人需要,被人感激。

"不过,梁先生,按照规定,大额捐款需要提供一些证明材料。"王女士说道。

"什么证明材料?"

"身份证、户口本、存款证明,还有健康证明。"

"健康证明?"

"是的,要证明您在捐款时神智清楚,是出于自愿的。"

梁建国点点头,这些都不是问题。

"另外,我们还需要联系您的家属,确认他们知情。"



梁建国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为什么要联系家属?这是我的钱,我有权自由支配。"

"梁先生,您别误会,这只是例行程序。毕竟金额较大,我们必须确保没有任何纠纷。"

梁建国思考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同意了。

反正志华迟早会知道的,与其让他意外发现,不如让他看看父亲的决心。

办完手续后,王女士告诉他,资金转移需要三个工作日的银行审核期。

"三天后,这笔钱就会到达我们的账户,我们会为您举办一个简单的捐赠仪式。"

"不用仪式,我不需要那些虚的东西。"梁建国摆摆手。

"梁先生,您的善举值得被更多人知道,这样能带动更多人参与慈善事业。"

梁建国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了。

也许这样能让更多的老人看到,即使被子女抛弃,他们依然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回到养老院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护工小李有些不满地看着他:"梁爷爷,您怎么出去这么久?我们都担心了。"

"担心?"梁建国苦笑,"你们担心的是担责任吧。"

小李脸一红,没有反驳。

晚饭后,梁建国给儿子梁志华打了个电话。

"爸,怎么了?"梁志华的声音听起来很忙碌,背景还有键盘敲击的声音。

"没什么,就是想问问你什么时候来看我。"

"这个周末吧,我这边项目比较紧,实在抽不开身。"

"哦。"梁建国的声音有些失落。

"爸,您在养老院还习惯吗?"

"能有什么不习惯的?反正也没人在意。"

"爸,您别这么说,我这不是为了工作嘛。"

"工作,永远都是工作。"梁建国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苦涩。

"爸,您多理解理解我,等我忙过这阵子,就经常去看您。"

"不用了。"梁建国突然说道,"以后你也不用来看我了。"

"爸,您怎么了?怎么说这种话?"

"没什么,挂了吧。"

梁建国挂断了电话,心中的决心更加坚定。

既然儿子有自己的生活,那他也要有自己的选择。

三天后,这笔钱就会离开他的账户,永远不再回来。

到那时,他就真正获得了自由。

03

第三天上午,梁建国接到了银行的电话。

"梁先生,您的大额转账申请已经通过审核,下午您可以到银行办理最后的确认手续。"

"好的,我知道了。"

挂断电话后,梁建国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激动、解脱、还有一丝隐隐的不舍。

毕竟这是他一生的积蓄,承载着太多的回忆和情感。

他走到床头柜前,打开抽屉,拿出了那本老相册。

翻到最后一页,是一张全家福。

那是十年前拍的,当时老伴还在世,梁志华也还没有现在这么忙碌。

照片中的一家三口笑得很开心,仿佛拥有全世界的幸福。

梁建国的手指轻抚过老伴的脸庞,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秀芳,你看到了吗?我们的儿子变了,他不再需要我们了。"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房间,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光影就像记忆一样,时明时暗,难以捉摸。

梁建国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翻箱倒柜地在抽屉里寻找着什么。

终于,在抽屉的最深处,他找到了一个小纸盒。

打开纸盒,里面是一些发黄的信纸和几幅稚嫩的画作。

这些都是梁志华小时候写给他和老伴的信,还有画给他们的画。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今天在学校得了100分,老师夸我很聪明,说我长大了要像爸爸一样当工程师......"

"爸爸,这是我画的我们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我们永远在一起......"

看着这些幼稚却真挚的文字,梁建国的眼眶湿润了。



那时的志华是多么纯真啊,对父母充满了爱和依恋。

是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孩子变了呢?

是工作的压力?是生活的重担?还是时间的流逝?

梁建国仔细回想着儿子这些年的变化。

从大学毕业到参加工作,从意气风发到疲惫不堪,从孝顺体贴到忙碌冷漠。

也许,志华也有他的苦衷吧。

IT行业的竞争那么激烈,一个42岁的中层管理者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但是,这能成为抛弃父亲的理由吗?

梁建国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

一方面,他为儿子的冷漠感到愤怒和失望。

另一方面,看到这些童年的回忆,他又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也许他应该再给儿子一次机会?

也许他应该主动找儿子谈谈?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已经主动了很多次,得到的只是敷衍和推脱。

人的心已经冷了,再怎么捂也暖不回来了。

中午时分,护工小李推着餐车进来送午餐。

"梁爷爷,今天有您爱吃的红烧肉。"小李难得地笑了笑。

"谢谢。"梁建国的声音有些沙哑。

"梁爷爷,您怎么了?眼睛红红的。"

"没什么,可能是没睡好。"

小李看着桌上摊开的照片和信件,若有所思。

"梁爷爷,这些都是您儿子小时候的东西吧?"

"是的。"梁建国点点头。

"您儿子小时候一定很可爱。"

"是啊,那时候他总是缠着我,说长大了要照顾我。"

小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道:"梁爷爷,也许您儿子现在只是太忙了,等他忙过这阵子就好了。"

"忙?"梁建国苦笑,"忙到连看父亲一眼的时间都没有?"

"我觉得他心里还是爱您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对。"

小李的话让梁建国一愣。

这个平时看起来冷漠的小护工,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你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也有一个忙碌的父亲。"小李坐下来,"我小时候也总是抱怨他不陪我,不关心我。但是长大后我才明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更好的生活。"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不需要他给我什么,我只需要他的陪伴。"

"梁爷爷,您试过主动跟他说这些话吗?"

梁建国摇摇头:"说了也没用,他总是有理由推脱。"

"那您就直接告诉他,您需要的是陪伴,不是其他的。"

小李的话让梁建国陷入了沉思。

也许,他真的应该再试一次。

但是,如果这次还是被拒绝,那他就真的死心了。

下午两点,梁建国准时出现在银行。

办理手续的工作人员是一位年长的经理,看起来很有经验。

"梁先生,这笔钱您确定要全部捐出去吗?"经理再次确认。

"确定。"

"那您的家人知道这件事吗?"

"知道。"梁建国撒了个谎。

"好的,那请您在这里签字。"

梁建国拿起笔,手却有些颤抖。

这一签,就意味着他和过去彻底告别了。

这一签,也意味着他和儿子彻底决裂了。

笔尖在纸上停留了很久,迟迟没有落下。

经理有些疑惑地看着他:"梁先生,您是不是还有什么顾虑?"

梁建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正要签字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

是银行的另一个工作人员打来的。

"梁先生,按照规定,我们已经联系了您的紧急联系人,也就是您的儿子梁志华先生。他现在正在赶来的路上。"

梁建国的手一抖,笔掉在了地上。

"你们联系他干什么?"

"先生,这是银行的规定,大额转账必须通知紧急联系人。"

梁建国的心开始慌乱起来。

他原本想要给儿子一个"惊喜",没想到计划被提前暴露了。

现在志华知道了,肯定会来阻止他。

04

到时候又会是一场争吵,又会是各种劝说和指责。

他不想面对这些。

"先生,您要不要等您儿子到了再办手续?"经理建议道。

"不用,现在就办。"梁建国坚定地说道。

他重新拿起笔,快速地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好的,手续办完了,资金将在两小时后到达指定账户。"

梁建国长舒了一口气,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了。

走出银行的时候,他的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但是内心深处,还有一丝隐隐的不安。

志华会如何反应呢?

他会愤怒?会伤心?还是会无所谓?

这些答案,很快就会揭晓了。

回到养老院后,梁建国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他在房间里踱着步,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

再过一个小时,那笔钱就会正式转到福利基金会的账户上。

到那时,一切都不可挽回了。

他想象着福利院的孩子们收到这笔捐款时的高兴模样,心中涌起一丝暖意。

至少,他的钱能让这些孤儿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比留给一个不孝的儿子要有意义得多。

五点钟的时候,梁志华的电话如期而至。

"爸,您在银行都做了什么?"梁志华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焦急。

"没做什么,就是处理一些个人事务。"梁建国故意装作平静。

"爸,银行的人说您要把钱全部捐出去?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爸,您为什么要这么做?"梁志华的声音有些颤抖。

"因为我愿意。这是我的钱,我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可是这些钱......"

"这些钱怎么了?你不是说不需要我吗?那我的钱你也不需要。"

"爸,我什么时候说不需要您了?"

"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明问题。"梁建国冷冷地说道。

"爸,我知道是我不对,我不应该把您送进养老院。但是您能不能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们好好谈谈?"

这是梁建国第一次听到儿子如此诚恳的道歉。

但是他的心已经冷了,不会因为几句话就重新燃起希望。

"没什么好谈的,事情已经定了。"

"爸,求您了,等我过去,我们面对面谈谈好吗?"

梁建国看了看手表,还有半个小时资金就会到账。

"你来不及了,钱已经转出去了。"

"什么?"梁志华的声音突然拔高,"爸,您真的把钱捐了?"

"是的,捐给了市儿童福利基金会。"

电话那头传来重重的叹息声。

"爸,您知道您这样做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我终于可以摆脱一个不孝子了。"

"爸......"

梁志华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哽咽,这让梁建国有些意外。

儿子竟然哭了?

是因为钱没了而伤心,还是因为父子关系的破裂而痛苦?

梁建国的心开始有些动摇。

也许,志华真的是爱他的,只是方式不对?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不是因为钱的事情,志华会这样着急吗?

平时连个电话都懒得打,现在却急得要哭。

说到底,还是为了钱。

想到这里,梁建国的心又硬了下来。

"志华,你也不小了,该学会独立了。不要总想着依靠父母的钱。"

"爸,不是因为钱的问题......"

"那是因为什么?"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

"爸,我现在就过去找您,有些话必须当面说清楚。"

"我不想见你。"

"爸,求您了,就这一次。"

梁志华的语气近乎哀求,这让梁建国更加困惑了。

从小到大,梁志华都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很少用这种语气说话。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到底想说什么?"

"爸,电话里说不清楚,我很快就到。"

说完,梁志华就挂断了电话。

梁建国握着电话,心中五味杂陈。

也许,他应该听听儿子要说什么。

但是现在说这些还有用吗?

钱已经捐出去了,一切都不可挽回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梁建国坐在椅子上焦躁不安。

窗外开始下起了小雨,就像他此刻纷乱的心境。

六点钟,他的手机再次响起。

这次是福利基金会的王女士打来的。

"梁先生,您的捐款我们已经收到了,太感谢您了!"王女士的声音充满了激动。

"不用谢,应该的。"

"明天我们就会开始安排资金的使用,这笔钱能帮助很多孩子。您真的是孩子们的大恩人!"

听到这话,梁建国心中涌起一丝安慰。

至少,他的钱用到了对的地方。

就在他们通话的时候,房门被推开了。

梁志华站在门口,脸色苍白,浑身湿透。

05

显然是一路狂奔过来的。

"爸......"梁志华喘着粗气,"您真的把钱捐了?"

梁建国点点头,同时对电话里的王女士说道:"我先挂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联系。"

挂断电话后,父子俩面面相觑。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气氛。

"坐吧。"梁建国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梁志华坐下,双手撑着膝盖,似乎在努力平复情绪。

"爸,您为什么要这样做?"梁志华的声音很轻,但梁建国能听出其中的痛苦。

"我已经说过了,这是我的自由。"

"可是您知道吗,我......"梁志华欲言又止。

"你什么?"

梁志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在做什么重大的决定。

"爸,我有件事要告诉您。"

梁建国看着儿子的表情,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什么事?"

梁志华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的双手开始不停地颤抖。

消息如晴天霹雳,让梁建国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