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要带亲戚来住,我:两个房间,老公:让儿子去父母家住就行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此为创意虚构作品,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分享,仅供叙事需要。愿以此传递美好能量,共建和谐友善社区。

"晓雨啊,你婆婆下周要带你二姑家的表妹一家来咱家住一个月。"

电话那头,张浩的语气轻描淡写,仿佛只是在说今天晚饭吃什么。

林晓雨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可是,家里只有两个房间。"

"这有什么难的?让小宝去你父母家住不就行了。"张浩说得理所当然,"反正你爸妈也天天念叨想孙子。"

手机在颤抖,或者说,是林晓雨的手在颤抖。窗外的梧桐叶正一片片飘落,就像她心里某种东西,正在无声地崩塌。

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这场婚姻里,她从来不是被优先考虑的那一个。

五年的婚姻,三十二岁的年纪,一个五岁的儿子,还有一个从未停止过运转的"和谐家庭"的齿轮——如今,终于要在这个秋天,发出第一声刺耳的断裂声。



林晓雨记得第一次见张浩的情景。

那是七年前的春天,朋友聚会上,他穿着熨帖的白衬衫,笑起来眼角有细碎的纹路,说话温和有礼。当时她刚从一段失败的恋情中走出来,对感情已经不抱太多期待,却被张浩的成熟稳重打动了。

"我妈就我一个儿子,她为我付出了太多。"第三次约会时,张浩很认真地对她说,"如果我们在一起,希望你能理解,我妈对我来说很重要。"

那时候的林晓雨觉得这是孝顺,是美德。她甚至为找到这样一个重视家庭的男人而庆幸。

婚后第一年,张母只是偶尔来小住几天。林晓雨总是变着花样做饭,陪婆婆逛街,听她讲张浩小时候的事。张母看起来也很满意,逢人便夸儿媳妇懂事。

转折点发生在林晓雨怀孕的时候。

"晓雨啊,你一个人在家不方便,我搬过来照顾你吧。"张母说得关切,林晓雨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一百平米的两居室里,多了一个人。

起初还好,张母确实帮了不少忙。但渐渐地,林晓雨发现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一点点被侵蚀。冰箱里的食材要按张母的习惯摆放,客厅的布置要符合张母的审美,就连她和张浩说话的语气,也要被张母"善意"地提醒:"对你老公好点,别总是那么冲。"

"妈,晓雨没有冲,她只是工作累了。"张浩偶尔会帮她说话。

但大多数时候,他选择沉默,或者岔开话题。

小宝出生后,矛盾更加尖锐。

坐月子期间,林晓雨想给孩子母乳喂养,张母却说:"奶粉更科学,我那时候就是喂奶粉把浩浩养大的。"

"可是医生说母乳更好——"

"医生懂什么,我是过来人。"张母打断她,"听我的没错。"

张浩夹在中间,最后说:"要不就先试试奶粉?妈也是为了孩子好。"

那天晚上,林晓雨一个人躲在洗手间里哭了很久。不是因为母乳还是奶粉,而是因为她发现,在这个家里,她的意见永远是最不重要的那一个。

月子里的争执还有很多:要不要开窗通风,要不要给孩子穿那么多,要不要请育儿嫂……每一次,最后妥协的都是林晓雨。

"你就不能让让我妈?"张浩说,"她年纪大了,你跟她计较什么。"

林晓雨想问:那我呢?我的感受谁来在意?

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婚姻里的妥协和隐忍,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小宝一岁半的时候,张母终于搬回了自己家。林晓雨如释重负,以为日子会好起来。

确实好了一段时间。

她重新找回了工作的节奏,升职做了部门主管。周末带小宝去公园,晚上和张浩一起看电视,偶尔还能有点二人世界。那段时间,林晓雨几乎要忘记曾经的不愉快了。

但平静只持续了一年多。

今年春节,张母来家里过年,顺口提了一句:"你二姑家的小慧离婚了,带着孩子一个人挺不容易的。"

张浩立刻说:"那让她来咱家住一段时间吧,正好小宝也有个伴。"

林晓雨当时就想反对,但看着一桌子人期待的眼神,硬是把话咽了回去。

"就住一两周吧。"她说。

"一两周哪够,起码得住一个月,让小慧好好调整调整。"张母说着,已经拿起电话给那边打过去了。

那个春节,林晓雨过得很压抑。小慧带着七岁的女儿住进了主卧——因为孩子大,需要独立的空间。林晓雨一家三口挤在次卧,小宝晚上睡觉翻身都会掉下床。

"就一个月,忍忍就过去了。"张浩说。

一个月后,小慧确实走了。但林晓雨心里的疙瘩却始终没有解开。

她开始审视这段婚姻。

表面上,他们是恩爱夫妻,在朋友面前总是相敬如宾。但实际上,每一次涉及到张母的事情,张浩从来没有站在她这边过。

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而是那些琐碎的、日常的、看起来"不值得计较"的小事。

可婚姻,不就是由这些小事构成的吗?

林晓雨想起心理学上的一个词:习得性无助。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无法改变的困境中,就会放弃抵抗,默默承受一切。

她是不是已经变成了那样的人?

九月初,张浩突然说公司要派他去外地出差两个月。

"这么久?"林晓雨皱眉,"小宝怎么办?"

"有你在啊。"张浩说得理所当然,"再说我妈也可以过来帮忙。"

"我不需要帮忙,我可以自己照顾小宝。"林晓雨语气有些硬。

张浩看了她一眼:"你工作那么忙,一个人能行吗?"

"行不行我自己知道。"

那天晚上,两个人破天荒地吵了一架。张浩说她不理解他的工作压力,林晓雨说他从来不体谅她的辛苦。最后不欢而散,各自冷战了好几天。

张浩还是去出差了。

那两个月,林晓雨一个人上班、接送孩子、做饭、收拾家务。累是真的累,但她却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自由。

没有人指点她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没有人在她耳边说"你应该如何如何",也没有人在她和儿子享受亲子时光时突然插进来。

她开始明白,原来一个人带孩子虽然辛苦,但起码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张浩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堆礼物,还特意订了餐厅庆祝。

"辛苦你了。"他说,"我不在家,你一个人撑下来了。"

林晓雨笑了笑,没说话。她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他不在的日子。

十月中旬的那个电话,是在林晓雨加班的时候打来的。

"晓雨啊,我妈说要带你二姑、二姑父,还有小慧母女来咱家住一个月。"

张浩的语气很轻松,似乎只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林晓雨愣住了:"一家四口?住一个月?"

"对啊,二姑父身体不好,来北京看病。正好咱家离医院近,就在咱家住一段时间。"

"可是家里只有两个房间。"林晓雨的声音有些发抖。

"这有什么难的?"张浩说,"让小宝去你父母家住不就行了。小宝也好久没见姥姥姥爷了,正好去住一段时间。"

林晓雨深吸了一口气:"张浩,你有没有想过,小宝才五岁,他已经习惯了在自己家睡觉。突然让他去别的地方住一个月,他会不适应的。"

"不会的,小孩子适应能力很强。再说你爸妈那么疼小宝,他去了肯定开心。"

"那我呢?"林晓雨终于忍不住提高了音量,"你有没有问过我的意见?这是我的家,不是招待所!"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晓雨,你怎么说话这么冲?"张浩的语气里有了不满,"二姑他们是来看病的,不是来旅游的。再说我妈都答应了,你这么说让我怎么跟她交代?"

"所以你是已经决定好了,打电话只是通知我一声?"

"我这不是在跟你商量吗?"

"商量?"林晓雨冷笑,"商量是双方讨论,不是一方通知另一方。张浩,你什么时候商量过我的意见了?"

"你到底想怎么样?"张浩也有些急了,"总不能让我妈他们没地方住吧?"

"那就让他们去住酒店,或者租个房子。北京那么大,为什么一定要住我家?"林晓雨的声音已经带了哭腔,"还有,为什么每次都是牺牲我和小宝?你有没有想过,小宝被赶出自己家,他心里会怎么想?"

"你说话太难听了!什么叫赶出家门?是去姥姥家住,不是流落街头!"

"对你来说没区别,反正你觉得我们应该无条件让步,对吧?"

"林晓雨,你越来越不讲理了!"

"是我不讲理,还是你根本不把我当家人?"

两个人在电话里吵了很久,最后张浩说了句"等我回家再说",就挂了电话。

林晓雨坐在办公室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同事小李递过来一张纸巾:"怎么了?和家里吵架了?"

林晓雨点点头,没说话。

"别难过了。"小李安慰道,"夫妻吵架很正常,过两天就好了。"

会好吗?

林晓雨突然不确定了。

这些年,她一直在告诉自己:婚姻需要经营,需要妥协,需要互相理解。她以为自己做得够多了,够好了。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落得这样的结局?

晚上回到家,小宝已经睡了。林晓雨坐在儿子床边,看着他睡得香甜的小脸,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如果真的让小宝去父母家住一个月,孩子会怎么想?他会不会觉得,爸爸妈妈不要他了?

林晓雨想起自己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忙,把她送到姑姑家住过一段时间。那段日子她过得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事被姑姑嫌弃,生怕父母真的不要她了。

每天晚上,她都会偷偷哭,把脸埋在枕头里,不敢让人听见。

那种被遗弃的感觉,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会让她心口发紧。

她不想让小宝经历同样的事。

第二天下班,林晓雨直接去了父母家。

"晓雨来了?"林母正在做饭,"吃饭了吗?妈给你热菜。"

"妈,我有事想跟您和我爸说。"

林父放下报纸,看着女儿红肿的眼睛,心里一沉:"怎么了?和张浩吵架了?"

林晓雨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林母听完,脸色很难看:"这个张浩,怎么能这么自私?小宝才多大,就要被赶出自己家?"

"他说让小宝来你们这儿住。"林晓雨低着头,"妈,我不是不想让小宝来陪你们,但不是这种情况下,不是为了给别人腾地方……"

"傻孩子。"林父叹了口气,"我们当然明白。你放心,如果张浩真的要这么做,我们会去把小宝接过来,好好照顾他。但这事你们得想清楚,这不是小事。"

"我知道。"林晓雨擦了擦眼泪,"爸,我是不是太任性了?是不是应该大度一点?"

"什么叫大度?"林父反问,"牺牲自己的孩子,成全别人,这叫大度吗?晓雨,你记住,善良要有底线,妥协也要有原则。你已经退让了很多次了,可他们有感激过吗?有考虑过你的感受吗?"

林晓雨沉默了。

她突然意识到,这些年,她在这段婚姻里,一直在不停地退让,不停地妥协,不停地牺牲自己的需求。她以为这样就能换来家庭的和谐,换来丈夫的理解,换来婆婆的满意。

可实际上呢?

她的退让只是让他们觉得理所当然,她的牺牲只是被当成了应该。

没有人感激她,因为在他们眼里,她本来就应该这么做

周五晚上,张浩回来了。

他带了小宝最喜欢的玩具,还有林晓雨爱吃的甜品。进门就笑着说:"晓雨,我想了想,这事确实该和你好好商量。"

林晓雨看着他,心里却没有一丝波澜。

"我和我妈说了,让她考虑一下其他方案。"张浩继续说,"但是你也知道,我妈那边已经答应了,总不能出尔反尔吧?要不这样,我们让小宝去你父母家,但我们周末去接他回来玩一天,你觉得怎么样?"

"张浩。"林晓雨打断他,"我想离婚。"

空气突然凝固了。

张浩愣住,手里的袋子掉在地上。

"你说什么?"

"我说,我想离婚。"林晓雨很平静地重复了一遍,平静得连她自己都吃惊。

"你疯了吗?就因为这点小事?"张浩的脸色变了,"林晓雨,你有没有想过小宝?你这样做对得起孩子吗?"

"就因为这点小事?"林晓雨笑了,"对,对你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就像过去五年里的每一件事一样,都是小事,都不值得计较,都应该我来妥协。"

"你到底想怎么样?"

"我想要一个家,一个真正属于我的家。"林晓雨看着他,"而不是一个随时可以被别人占用的旅馆。我想要一个丈夫,一个能站在我这边的丈夫,而不是一个永远要我给他妈妈让路的孝子。"

"所以你就要离婚?就因为我妈要来住一个月?"

"不是因为这一个月,张浩。"林晓雨摇摇头,"是因为这五年。"



张浩呆呆地站在那里,似乎第一次真正地看清了眼前这个女人。

这个他以为温柔顺从的妻子,这个他以为永远不会离开的女人,此刻眼神里的坚定,让他感到陌生。

"晓雨,我们可以慢慢谈……"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