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国外长主动给中方打来电话,王毅外长给他上了一节“历史课”

0
分享至

11月3日,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主动致电中国外长王毅,这场应德方请求进行的通话,为一段持续不到十日的外交风波暂时画上了休止符。就在此前,瓦德富尔原定于10月26日的访华行程在启程前两天突然被推迟,起因是他在行前对台湾问题发表了“一中政策内容由我们自行决定”等不当言论,引发了中方的强烈不满。



通话中,王毅外长清晰指出了中德关系的发展经验、行动指南和正确定位,明确反对“麦克风外交”和违背事实的无端指责。他特别提到“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希望曾经历分裂之痛的德国能理解并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反对一切“台独”行径。这番话不仅是原则的阐述,更是一次深沉的历史提醒,让这场通话超越了一般的外交交涉,宛如一堂深刻的历史课。
德国外长在取消访华后主动寻求通话,背后反映的是德国外交面临的现实困境。从瓦德富尔此前有关稀土出口管制和台湾问题的言论,到如今电话中重申“德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没有变化”,这种姿态的转变并非偶然。经济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今年1至8月,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进出口总额达1634亿欧元。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盈利一度占其全球利润的30%,四十年来累计获利高达1300亿至1500亿欧元;奔驰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累计利润也接近2000亿欧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德经济高度融合的现实,也是德国无法承担对华关系持续恶化的底气所在。
与此同时,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也在影响着德国的战略考量。当中美开始改善关系时,德国显然不愿被排除在重大对话之外。这种地缘政治的现实压力,或许是瓦德富尔主动致电求和的又一重要动因。
王毅外长在通话中提及的“麦克风外交”,恰恰点出了当前某些国家外交行为中的一种不良倾向——通过媒体放话施压,而非实质性的沟通对话。真正成熟的外交,应当是基于相互尊重的静默协商,而非公开场合的相互指责。德方此行前的做法,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损害了双边关系的基础。
王毅外长关于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的表述,更是一种将心比心的历史观照。二战后的德国曾饱尝分裂之苦,而中国当时对德国统一事业给予了同情与支持。这种支持的背后,是对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原则的普遍尊重。如今,德国部分政治人士却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发出不当言论,这不能不说是某种“选择性历史失忆”。



从更深层看,德国当前外交政策的摇摆,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身处欧美两大力量之间的定位困惑。一方面,德国希望维持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又难免受到某些外部力量的牵引。但一个基本事实是:欧洲连自身安全都不能完全保证,又怎能给亚洲带来安全?一味追随他国战略,只会丧失作为欧洲大国应有的战略自主。
德国政界与商界在对华认知上的明显割裂,进一步加剧了其外交政策的矛盾性。当德国政界一些人强调对华“去风险”时,德国经贸领域却用行动投下了信任票。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2024/2025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92%的受访德企表示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没有离开的计划。超过半数的受访德国企业甚至计划未来两年内增加对华投资。这种政冷经热的反差,凸显了德国对华政策的现实困境。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德国企业界真正的焦虑并非所谓“对华依赖”风险,而是“商业地缘政治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德国商会2025年5月的民调显示,随着中美经贸争端升级,75%的在华德企预期将受到美国对华关税冲击,57%德企预期将受到中国反制措施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德企迫切希望看到中德关系保持稳定,而非随政治风向起伏不定。
回看这次外交风波,有三个层面的思考值得深入:
其一,大国相交,唯有相互尊重是正途。通过媒体放话、搞“麦克风外交”,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制造新的隔阂。中国不吃这一套,任何国家都不应心存侥幸。瓦德富尔从原定访华到推迟行程,再到主动致电澄清立场,这一过程本身就说明了何种外交方式更为有效。真正的外交智慧在于平等对话,而非单方面通过媒体向对方施压。
其二,历史这面镜子,照别人也照自己。德国自己有国家分裂的痛苦记忆,理应对中国的统一事业更有同理心。国际交往中,这种将心比心的历史意识至关重要。德国在二战后因对战争罪行的深刻反思而赢得世界尊重,如今更应在涉华核心利益问题上保持清醒,避免奉行双重标准。国家间的交往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相通之处,那就是只有尊重他人核心关切,才能赢得他人尊重。
其三,务实合作,终究是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当中德贸易数据摆在那里,当德国车企利润的三成来自中国市场,任何政治操作都不能无视这一现实。德国第三季度经济表现低迷,国内生产总值环比零增长,同时还要承担对乌军事援助的巨额开支(截至2025年8月底已超过224亿欧元)。在这种困难状况下,德政界执着于对华“去风险”,无疑将使德企业界面临的情况进一步恶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其发源地德国似乎被一些人遗忘了。



王毅外长表示欢迎瓦德富尔“适时”访华,“适时”二字既是给德方的台阶,也是明确的考验——瓦德富尔能否成行,完全取决于德方是否能在台湾问题上端正态度。真正的外交智慧,不在于永不偏离,而在于发现偏离后及时调整航向的勇气与决断。在维护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的决心坚定不移,德方应当好自为之,切勿让中德数十年积累的合作成果毁于一旦。
这次中德外长通话,表面看是一场外交风波的平息,实则反映了当今国际关系中的深层变革。新兴力量与传统力量如何找到新的平衡点,历史情感与现实利益如何协调,国内政治与国际交往如何兼顾,这些问题都在这场简短的通话中得到了微妙体现。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加速,类似的外交磨合还会不断上演,而唯一不变的法则是:唯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方能行稳致远。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棋盘
历史棋盘
深耕国际棋局,洞穿战火硝烟下的权力博弈与平民血泪。用硬核分析撕开表象,以人性刻度丈量战争冷暖。
179文章数 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