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哈喽,大家好,小林哥这篇科技评论分析谷歌、亚马逊裁员等真实新闻案例对AI行业带来的影响。
![]()
AI浪潮下的就业变局——高薪岗位先遇“寒流”
自从AI技术冒头,大伙儿就老琢磨:这东西啥时候会抢大家的工作?现在不用猜了,实打实的变化已经来了。
亚马逊之前官宣要裁掉3万人,《纽约时报》此前披露的亚马逊内部文件显示,公司已制定激进的自动化战略:计划在未来十年通过机器人系统,降低对60万仓储工新增招聘的需求,同时实现出货量翻倍。
有意思的是,这两家公司那会儿业绩没掉,股价还往上涨,裁员理由说得明明白白,把省下来的工资钱,拿去买英伟达最新的AI芯片,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裁掉的4.5万人全是高薪岗位。
![]()
大家再看另一家科技巨头谷歌,2023年1月也官宣裁了1.2万人,不少都是AI相关部门的支持岗位,理由跟亚马逊、微软差不多,都是要把钱砸进AI硬件里。
美国的财政收入,大头靠的是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比个人的低不少,而且企业总有各种办法避税,个人想避税可难了。
4.5万人没了高薪工作,美国政府能收到的税肯定得少一大块。
![]()
就像美国国税局2023年发的报告里说的,高科技行业裁员那阵子,加州、华盛顿州这些科技公司集中的地方,个税收入环比降了8%,这些钱少了,政府想给下岗的白领发点福利,底气都得弱不少。
跨国企业更精明,利润能藏到政府找不到的地方。
比如有的公司把利润转到海外低税率国家,美国政府想征税都没辙。这么一来,就算想帮下岗员工,手里能调动的钱也少了,这事儿想想就头大。
![]()
![]()
AI简化思考?那些被忽略的能力危机
有人觉得不用这么悲观,说AI能帮人从简单智力劳动里解放出来,去做更高层次的事儿,这话听着挺对,但大家得看看实际情况。
几十年前计算器刚出来的时候,大伙儿也这么想:既然计算器算得快,孩子不用背九九乘法表了,直接学高深数学多好。
结果呢?最先用计算器、取消乘法表教学的西方国家,现在孩子心算能力差得离谱,数学成绩也肉眼可见地往下掉。
![]()
现在AI更厉害了,能帮学生写作业、找答案。
前两年国内某中学就出过事儿,学生全用AI拍题搜答案,作业正确率看着高,一考试全露馅了。
后来学校干脆规定,不许带能联网的设备进教室,就是怕AI毁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教育部2024年还发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指南》,明确说中小学不能让学生用AI做基础性作业,比如数学计算、语文默写这些,就是怕孩子连最基本的思考都省了。
![]()
还有人用AI改文章,不管写得多乱,AI都能改得文绉绉的,没语法错误,用词还讲究。
可你细琢磨,读多了这种千篇一律的文字,哪还能感受到人的活力?就像看机器人写的邮件,工整是工整,可一点温度都没有。
大家平时查资料也一样,以前搜完得自己挑有用的信息,这个过程得动脑子,现在AI直接把答案喂到嘴边,不用自己筛选、思考了。
![]()
可大脑跟肌肉似的,不常练着点,慢慢就没劲了,连浅层次思考都省了,怎么可能一下子就会高层次思考?
程序员这行也有麻烦,AI能帮资深程序员写大量简单代码,公司一看,招新人还得培养,干活儿可能还没AI好,干脆不招了。
可年轻程序员总得在犯错里学经验吧?现在没机会练手,以后哪儿来的资深程序员?总不能让现在这批人一直干下去吧?
![]()
![]()
AI的另一面——从风险警惕到正向突破
现在资本市场有点走火入魔,企业搞AI成功了,股价就涨;想维持股价,就得买更多AI芯片;钱不够,就裁员。
亚马逊能一下裁3万人,其实不少被裁的人,干的活儿跟主营业务没关系,平时就是混日子。
马斯克接手推特的时候,一下子裁了75%的人,结果推特不仅没垮,效率还高了。
![]()
他后来采访说,不少员工一天就干两小时活,剩下的时间都在摸鱼,美国互联网公司员工能朝九晚五不加班,其实是公司养了不少闲人。
但大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AI,它也有不少正面作用。
最关键的是,AI能帮大家研究人脑是怎么工作的,人的智慧、自我意识太奇妙了,没法拿真人做实验,可通过AI,大家能慢慢摸清门道。
![]()
比如医疗领域,2024年上海某医院就用AI辅助诊断肺癌,把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提高了30%。
医生说,AI能快速分析CT影像,找出人眼容易漏的微小病灶,这就是AI帮人解决难题的好例子。
还有语言学习,有人40岁移民后,试了背单词、看美剧,英语都没学好。
后来他不背单词了,天天读报听广播,遇到生词查完字典第二天不复习,反而把雅思从5.5提到7.5。
![]()
直到他了解了AI大语言模型的算法才明白,这么做刚好符合人类学语言的规律。
就像AI靠大量数据训练一样,人也得靠大量接触真实语言环境,不用死记硬背,顺着本能学,反而学得快。
AI的优势还藏在大家日常看不见的地方,用着是真方便。
就说教育这块,现在不少地方的乡村学校,缺专业的英语老师,AI口语陪练就派上了用场。
![]()
孩子对着设备练发音,AI能实时纠正,还能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调整语速和难度,不用跑城里也能有靠谱的练习机会。
还有物流行业,某大快递平台用AI规划配送路线,能避开堵车路段、优化取件顺序,以前快递员一天跑80单就累得不行,现在能轻松跑100多单,咱们收快递也快了,有时上午下单下午就到。
日常家里的智能家电也都是AI在帮忙,空调能根据室温自动调温度,洗衣机能识别衣服材质选洗涤模式,连扫地机器人都能避开障碍物,不用人盯着,省了不少家务时间。
![]()
可AI的劣势也挺闹心,普通人很容易中招。
最明显的就是信息茧房,大家刷短时,AI总给你推你喜欢的内容,时间长了,你就只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外面的世界啥样都不知道,跟坐井观天似的。
还有技术门槛的问题,很多老年人想学用智能手机打车、挂号,可那些AI操作界面太复杂,语音指令也得说标准,他们学不会,反而觉得被时代落下了,出门办事还是得麻烦别人。
![]()
另外,AI还容易生成假东西,比如有人用AI换脸冒充亲戚借钱,或者伪造假新闻、假图片,这些东西看着特别真,普通人很难分辨,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钱没了不说,还可能惹上麻烦。
这些优势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顺,可劣势也得留心,毕竟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得让它帮忙,而不是添堵。
![]()
AI刚出来的时候,就像当年镭被发现一样,有人觉得它能解决所有问题,盲目追捧。
可大家现在知道,镭有辐射会致癌,AI也有它的风险,但只要大家理性看待,用对地方,AI就能成为帮大家进步的工具,而不是带来麻烦的“洪水猛兽”。
未来大家不用怕AI,而是要主动学怎么用AI,把它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时守住自己的能力底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