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一旦贪图不义之财,便陷入因果轮回,这5种代价要偿还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地藏菩萨本愿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世人皆知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却少有人明白这位菩萨为何要在幽冥之地度化众生。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记载,地藏王菩萨曾于忉利天宫。

受释迦牟尼佛嘱托,在佛陀涅槃后至弥勒菩萨成佛之间的无佛时代,救度六道众生。

这位菩萨在地狱中见到的,多是生前贪嗔痴慢疑造下恶业的众生。

其中最为惨烈的,便是那些贪图不义之财者。



人间一两黄金,地狱万年铁枷。世人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却不知财有正财与横财之分。正财乃是辛勤劳作所得,横财则是巧取豪夺而来。当一个人的手伸向不该属于自己的财物时,因果的锁链便已悄然套在了脖颈之上。

地藏王菩萨在幽冥界目睹无数因贪财而堕落的众生,他们在生前或许风光无限、家财万贯,死后却要在地狱中偿还那一笔笔不义之债。菩萨悲悯众生,曾在定中显化开示,揭示贪图不义之财的可怕代价。这五种代价,贯穿今生来世,环环相扣,让造业者无处可逃。这究竟是怎样的因果循环?又有着怎样深重的业报?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说的是地藏王菩萨在忉利天宫说法时,讲述了他在地狱中见到的种种景象。在那些受苦的众生当中,有一类人的苦楚格外深重,他们生前或为官吏,或为商贾,或为权贵,死后却要在无间地狱中日夜煎熬。

这些人在世时,表面看来体面光鲜,实则心中贪欲炽盛。有的人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将本该属于百姓的钱财揽入私囊;有的人在商场上尔虞我诈,靠欺骗蒙蔽赚取不义之财;还有的人放高利贷盘剥穷人,看着债户家破人亡却毫无怜悯之心。

地藏王菩萨说,这些人在活着的时候,总以为自己聪明过人,能够瞒天过海。殊不知头上三尺有神明,阎罗殿前无情面。每一文不义之财,都会在功德簿上记下一笔罪孽;每一次巧取豪夺,都会在因果链条上增添一个环扣。

在佛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时期,有一位姓李的县令,此人精明能干,办事利落,深得上官器重。可这位李县令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贪财。他表面上为官清廉,私下里却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

李县令最擅长的,就是在赈济灾民时做手脚。每当朝廷拨下救灾银两,他总能想出各种法子,将其中大半装进自己的腰包。他会虚报受灾人数,把本该发给一百户人家的粮食,报成三百户的份额,中间的差额自然落入他手。他还会克扣粮食的份量,该给一斗的只给五升,剩下的五升就成了他的私产。

有一年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朝廷紧急拨下十万两赈灾银。李县令接到银两后,立刻开始打起了算盘。他先是虚报灾民数目,将五千户报成两万户;接着又在发放粮食时动手脚,把上等的米粮换成陈年旧粮,甚至掺杂沙石;最后在账目上大做文章,将各种费用虚高十倍。

就这样,十万两银子到了灾民手里,只剩下不到三万两的实际价值。而李县令的私库里,却凭空多出了数万两银子。灾民们饿着肚子,却不知道本该救他们性命的粮食,已经进了县令的粮仓。

李县令心里也明白,这些钱财来路不正,可他总觉得自己手段高明,神不知鬼不觉,不会有什么报应。他甚至还笑话那些清廉的官员,说他们是傻子,有钱不赚,白白浪费了大好机会。

李县令用这些不义之财,在京城买了三处宅院,在家乡置办了千亩良田,还纳了几房美妾,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看着自己的家业日益殷实,心中得意洋洋,觉得自己这辈子算是熬出头了。

可好景不长,李县令四十五岁那年,突然暴病身亡。临死前,他浑身抽搐,口中不停地喊着:"还钱!还钱!"家人以为他是胡言乱语,请了大夫来看,也查不出什么病因。李县令就这样在痛苦挣扎中断了气。

李县令死后,家人按照规矩办了丧事。可就在头七那天晚上,他的大儿子做了一个梦。梦里,李县令浑身是血地出现在儿子面前,身上套着沉重的铁枷,手脚都被铁链锁着。

"爹,您怎么变成这样了?"儿子吓得魂飞魄散。



李县令哭着说:"我在世时贪图不义之财,害得无数百姓饿死,如今到了阴间,被打入地狱受罪。我每天要受刀山火海之苦,还要偿还当年克扣的每一文钱。你们赶快把家里的财产拿出来,多做善事,为我积些功德,或许还能减轻我的罪业。"

儿子醒来后,把梦中所见告诉了家人。起初大家还不相信,觉得只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接连几天,家里接连出事:大儿子突然中风瘫痪在床,二儿子做生意亏得血本无归,三儿子赌博输光了家产,几个女儿也都嫁人不顺,接连被休回家。

短短半年时间,李家就从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变成了一贫如洗的落魄户。那些宅院、良田,全都被变卖一空,还欠下了一屁股债。李县令的妻妾们也纷纷离散,最后只剩下老妻和几个子女,住在一间破茅屋里,靠乞讨度日。

这件事在当地传开后,惊动了一位云游的高僧。这位高僧法号慧远,是当时有名的得道僧人。他听说李家的遭遇后,特地来到李家,对着李县令的灵位入定观察。

定中,慧远法师看到了李县令在地狱中受罪的景象。只见李县令被关在一座巨大的铁城中,这铁城就是佛经中记载的无间地狱。在这里,李县令每天要经历八万四千次生死,每一次都要承受刀割火烧之苦。

更可怕的是,每当李县令以为自己终于死去可以解脱时,却又会立刻复活,重新承受痛苦。这个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无止境。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他生前贪图的那些不义之财。

慧远法师出定后,对李家人说:"你们家主人在世时造下的罪业太重,已经堕入无间地狱。这地狱的苦,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你们如今承受的这些苦难,只是他罪业的余波。要想为他减轻罪业,你们必须竭尽所能行善积德,将他当年贪占的钱财,全部还给那些受害的百姓。"

李家人这才彻底醒悟,连忙变卖了最后的一些家当,按照当年受灾的名册,将钱财一一退还。可那时候,很多受害的百姓早已不在人世,他们的子孙也多已失散。李家人只好把钱捐给寺庙,请僧人为李县令超度,为那些受害的亡灵祈福。

这件事让当时的人们震动不已。原来,贪图不义之财的代价,竟然如此惨重。不仅自己要在地狱中受苦,连子孙后代都要跟着遭殃。

慧远法师说,李县令的遭遇,只是地藏王菩萨所见无数案例中的一个。在幽冥界,像李县令这样因贪财而堕落的众生,多如恒河沙数。他们生前享受着不义之财带来的荣华富贵,死后却要承受无穷无尽的苦难。

地藏王菩萨在定中曾经开示,贪图不义之财的人,要承受的不仅仅是地狱之苦,还有更深层的因果报应。这种报应分为五个层次,环环相扣,让造业者永远无法真正解脱。

第一层报应是现世报。就像李县令一样,贪图不义之财的人,往往在活着的时候就会遭遇各种不顺。有的人突然暴病,有的人遭遇意外,有的人家破人亡,有的人众叛亲离。这些看似偶然的不幸,其实都是因果报应的显现。

第二层报应是死后报。当贪财者离开人世,他们的神识会被业力牵引,堕入地狱道。在地狱中,他们要承受各种酷刑折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详细记载了地狱的种种苦楚:刀山、火海、寒冰、沸油......每一种刑罚都针对生前所造的罪业。贪图不义之财的人,往往要在饿鬼道和地狱道中辗转多劫。

第三层报应是子孙报。佛经说"父债子还",这不仅是人间的道理,也是因果的法则。贪图不义之财的人,他们的子孙往往也要承受相应的果报。有的人家族衰败,有的人子孙愚钝,有的人后代凋零,这些都是祖辈贪财的余报。

第四层报应是转世报。即使在地狱中受完了苦,这些贪财者也很难重新投胎为人。他们往往要先堕入畜生道,偿还前世的债务。即便侥幸再次投胎为人,也会生在贫困之家,一辈子为生计奔波,永远也享受不到财富带来的快乐。

慧远法师说到这里,李家人已经听得浑身发抖。可法师话锋一转,说道:"这四层报应,虽然痛苦,却还不是最可怕的。地藏王菩萨曾经开示,贪图不义之财最深重的代价,是第五层报应。"



这第五层报应究竟是什么?为何连地藏王菩萨都说它最为可怕?

这种报应又会如何影响造业者的生生世世?

法师顿了顿,环顾四周,在场的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他揭晓答案。

而这第五层报应的真相,正是地藏王菩萨最深刻的开示,也是佛门中流传千年的秘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