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的智慧:所有能成事的人,都有一种“敢当老大”的魄力

分享至

一提到 “当老大”,估计不少人脑子里会蹦出这样的画面:梳着油亮大背头,手里端着保温杯(里面可能还泡着枸杞加人参),说话拿腔拿调,开会时拍着桌子喊 “都听我的”,出了事第一个躲到人群后面,功劳来了比谁都跑得快。

说白了,在多数人眼里,“老大” 就是个 “占便宜、甩锅、装大佬” 的代名词,以至于现在年轻人找工作,都躲着 “需要牵头” 的岗位,宁愿当 “螺丝钉” 也不愿沾 “老大” 的边毕竟 “背锅” 的风险比 “升职” 的诱惑实在大太多了。

但如果你翻遍约翰・洛克菲勒的传记,会发现这位靠石油发家、一度垄断美国石油行业的 “商业巨鳄”,这辈子当 “老大” 的方式,跟咱们常识里的 “老大” 完全是两码事。

他既不是天生就有 “大佬范儿”,也没靠爹妈的背景抢过 C 位,甚至早年做小生意时,还总干些 “吃力不讨好” 的事。

可偏偏就是这种 “反常识” 的 “敢当老大” 的魄力,让他从一个普通店员,一步步变成了影响美国经济的人物。

今天咱们就扒一扒洛克菲勒的 “老大哲学”,你会发现:真正能成事的人,当 “老大” 的魄力,从来不是 “抢风光”,而是 “扛破事”;不是 “装万能”,而是 “敢认怂”;不是 “抓死权”,而是 “敢放手”。



一、“敢当老大” 不是抢 C 位,是抢 “没人要的烂摊子”

咱们普通人眼里的 “当老大”,第一步得先占个好位置:比如开会坐主位,项目选最容易出成绩的,团队里挑最听话的人。

可洛克菲勒 23 岁第一次合伙开炼油厂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 “最没人要的烂摊子” 揽到自己身上。

那时候他和合伙人克拉克凑了 4000 美元开厂,本来俩人分工挺明确:克拉克管采购,洛克菲勒管记账和销售。

可开厂没半年,麻烦就来了 ,炼油的锅炉老出问题,烧出来的油要么杂质多卖不出去,要么就是火候没控制好,直接把油烧糊了。

负责管生产的工人换了三个,没一个能搞定,克拉克急得直跳脚,跟洛克菲勒说:“要不咱把厂盘出去吧?这破锅炉就是个吞钱的窟窿,再耗下去咱俩得赔光!”

换作一般人,可能就顺着坡下了,毕竟生产不是自己的活,锅也轮不到自己背。可洛克菲勒却摇了摇头,说:“盘出去容易,可咱再想找个能赚钱的生意就难了。

这样吧,生产这块我来管,你继续管采购,要是再赔了,我把我家里的房子抵押了补窟窿。”

这话一出口,克拉克都看傻了要知道洛克菲勒那时候刚结婚,房子是他跟岳父借了钱买的,把房子押出去,相当于把全家的后路都断了。

可洛克菲勒还真就这么干了:每天天不亮就去工厂,跟着老工人一起拆锅炉、研究结构,手上被烫出好几个水泡也不吭声;晚上回家就翻机械书,不懂的地方就跑去请教机械厂的老师傅,甚至还自己掏腰包请老师傅来厂里指导。

就这么折腾了两个多月,锅炉的问题居然真被他解决了,炼出来的油纯度比之前高了不少,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后来有人问洛克菲勒:“那时候你明明可以不管生产,为啥非要把烂摊子揽过来,还押上自己的房子?” 洛克菲勒笑了笑说:“当老大哪有只捡好活干的?大家都躲着的烂摊子,才是真正的机会。

你想啊,要是锅炉没问题,人家凭啥让你说了算?你敢扛别人不敢扛的事,别人才会服你,才会跟着你干。”

这话戳中了很多人对 “当老大” 的误解:咱们总觉得 “老大” 是先有权力,再去做事;可真正的 “老大魄力”,是先敢扛事,才慢慢有了权力。



就像现在很多创业公司里,那些最后能当部门负责人的人,往往不是一开始就抢着做 “光鲜活” 的人,而是敢接 “没人敢接的项目”、敢扛 “没人敢扛的锅” 的人。

比如有个朋友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去年公司有个项目,因为前期规划失误,用户留存率掉得厉害,没人愿意接手。结果他主动站出来说:“我来试试,要是做不好,我这个季度的奖金就不要了。”

最后他虽然没把留存率拉回预期,但至少稳住了局面,还总结出了一套改进方案。年底公司提拔,他成了部门经理,老板说:“我选他,不是因为他能力最强,而是因为他敢扛事,跟着这样的人干,大家心里有底。”

反观现在有些年轻人,一边想当 “老大”,一边又怕 “扛事”:小组作业里躲着牵头,怕出了错被同学说;工作中不敢接有难度的项目,怕搞砸了影响绩效。

可你想啊,就像种地一样,你都不敢去翻土、施肥,怎么可能等着庄稼自己长出来?洛克菲勒的第一个 “老大经验”,其实就是:“敢当老大” 不是抢风光,是抢别人不敢碰的 “烂摊子” 你扛住了,你就是老大;你躲了,就永远只能当跟在别人后面的人。

二、“敢当老大” 不是要 “全知全能”,是敢 “认怂找补”

除了 “怕扛事”,咱们对 “当老大” 还有个更离谱的误解:觉得老大必须啥都会,要是承认自己不懂,就会被人看不起,就镇不住场子。

可洛克菲勒这辈子,最不缺的就是 “认怂” 的时刻,他不仅敢承认自己不懂,还敢放低身段去求别人,甚至让比自己懂的人 “管着自己”。

1870 年,洛克菲勒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那时候他已经是行业里的 “小有名气” 的老板了,可他有个致命的短板:不懂炼油技术。

那时候石油行业刚兴起,炼油技术还很落后,很多炼油厂都在摸索更高效的方法。标准石油公司虽然规模大,但炼油成本一直降不下来,这让洛克菲勒很头疼。

有一次,他去工厂视察,看到一个叫塞缪尔的老工人,正在用一种新的方法过滤原油,过滤出来的油不仅纯度高,还能节省不少燃料。

洛克菲勒赶紧走过去,笑着问:“塞缪尔,你这方法是从哪儿学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塞缪尔是个老实人,直言不讳地说:“这是我自己琢磨的,试了好多次才成。不过老板,我觉得这方法还能改进,就是缺个人帮我算成本。”

换作一般的老板,可能会说:“你把方法告诉我,我让财务部门帮你算”,既显得自己有掌控力,又能把功劳揽过来。

可洛克菲勒却直接说:“我不懂炼油技术,也不懂怎么算成本更合适,这样吧,我给你配两个财务,再拨一笔钱,你专门负责改进这个过滤方法,要是成功了,你的工资翻三倍,以后技术这块你说了算,我不插手。”



这话让塞缪尔都愣住了要知道他只是个普通工人,老板不仅不抢他的功劳,还让他管技术,甚至说 “不插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