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它们被称为“海洋的生命引擎”,但90%可能会在2050年彻底消失

0
分享至

珊瑚——海洋的生命引擎,问题到了紧迫关头。

真的是惊人。

是什么让这片海底森林摇摇欲坠?



据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刘岚教授介绍,珊瑚并非植物,而是由无数珊瑚虫组成的动物群体;这些个体死亡后留下的石质骨架,年复一年堆叠,构成了珊瑚礁这一复杂生态结构。

综观全局,珊瑚礁覆盖海洋面积不到0.1%,但却为约25%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对渔业、药用资源与沿海防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此同时,全球约有10亿人口直接或间接依赖珊瑚生态系统的服务,这一点足以使人深思,这份联系有多紧密?



白化后的珊瑚宛如水下荒漠。令人惊讶。光影斑驳,生命的色彩被掏空。

讲真的,危机很现实。

过去五十年,全球大约失去一半的珊瑚——这是事实;依我之见,这数字背后是海温上升、海洋热浪频发造成的直接冲击。

海水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珊瑚造骨的能力被牵动,连带着整个礁体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再加上陆源污染、废弃渔网的缠绕和过度捕捞,局面就更加复杂了。

仔细想想,如果这些压力叠加在一起,珊瑚群落的恢复窗就会被压缩,难度随之放大。

那为什么说到2050年九成珊瑚或将消失?

科学模型与长期观测给出了令人不安的预期,难道不是吗?

乃至于保护与修复,其方法并非单一。

确实有原位保护、断枝移植与有性繁殖等多条路径可走。

原位救护,便是在珊瑚原生地进行扶正、固定与清障;断枝移植好比树木扦插,取下健康分枝,钉固于礁石;有性繁殖则在实验室中培育幼苗,随后移栽到海底苗圃,再择时回归自然礁域。

换个角度看,这些技术既互补又互为所需——短期内有抢救性意义,长期则需依赖遗传多样性和环境修复的共同作用。

真没想到,科学和手工活如此交织。



在微生物组层面,学界的研究揭示了新的干预可能。

珊瑚与其内部的虫黄藻及细菌形成共生体,菌群的构成直接关系着宿主的健康与抗逆性。

若能筛选出耐热个体,将其体内有利的微生物群移植到敏感珊瑚中,便可能提升整体的耐热性。

就像给珊瑚补上一道免疫——换做现在,这类“益生菌疗法”在试验中显示出希望,但仍需长期观测和严格评估其生态风险与长期效果。

思来想去,这条路既令人期待也需谨慎推进。

说白了,修复成本和速度是两大现实难题。

珊瑚每年仅长一到二厘米,这速度真是慢;而人工修复一平方米的费用,按项目估算,大致在500到2000元人民币不等,这些数字摆在眼前,很难让人不去计算投入回报。

更要紧的是,海洋热浪越来越多,修复工作在和时间赛跑。

细细品味,这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而是如何把资源、科技和管理效率合起来的问题——否则越修越慢,效果也会被不利环境侵蚀。

观察保护区内的变化,如徐闻和珠海庙湾等地的保护实践,能感受到微妙的转变:某些区域的珊瑚覆盖率在逐步回升,鱼群悄然回归,生态结构在长期管理下开始自我修补。

若要问未来的走向,这些局部的好转能否放大、复制到更广阔海域,答案取决于多重因素的协同。

花香袭人但非一夜之间,恢复同样需要时间与耐心。

相比之下,若缺乏长期监管与社区参与,所谓保护区恐怕只是纸上谈兵。

公众的力量,不可小瞧。

拒绝购买珊瑚制品、潜水时不带走任何生物、减少碳排放、参与珊瑚普查或志愿修复,这些行动看似个体,却在累计效应上能牵动更大局面。

就像一点点涟漪,最终也可能扩散开来。

个人认为,科普与社区动员是连接科学与公众的桥梁,没有声音的普及,技术也难以落地。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决策、资金和公众态度三者缺一不可。

站在今天回头看,珊瑚的命运既受全球气候治理影响,也与本地管理紧密相关。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陆源污染、加强保护区管理并结合科技创新,才能在不同尺度上同步推进修复与保护。

这既是一道技术题,也是一道社会治理题。

若想持续看到海底“森林”恢复生机,就必须在国际、国家与地方层面形成合力。

思考到此,不禁感慨:若不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珊瑚共同的未来将可能被大幅改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体检结果出炉,5名选手血钾超标,3天后复查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体检结果出炉,5名选手血钾超标,3天后复查

极目新闻
2025-11-11 20:09:43
镇政府回应“3岁幼童拿泡泡糖没付款引发争执”:高度重视,多部门在处理

镇政府回应“3岁幼童拿泡泡糖没付款引发争执”:高度重视,多部门在处理

红星新闻
2025-11-11 19:18:16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双11竟是这样的!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双11竟是这样的!

齐鲁州
2025-11-11 09:17:29
新乡医保从限额到解封,给全国各地打开了思路

新乡医保从限额到解封,给全国各地打开了思路

基本常识
2025-11-11 23:25:40
中日若因高市早苗闹翻,中了特朗普的计?关键时,普京帮中国一把

中日若因高市早苗闹翻,中了特朗普的计?关键时,普京帮中国一把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1 09:50:24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风过乡
2025-11-12 07:46:51
巴媒:奥斯卡此前并无严重心脏问题病史,医生正调查异常原因

巴媒:奥斯卡此前并无严重心脏问题病史,医生正调查异常原因

懂球帝
2025-11-12 06:34:05
国台办回应民进党当局拟改版新台币

国台办回应民进党当局拟改版新台币

界面新闻
2025-11-12 11:04:22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省长施小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省长施小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

政知新媒体
2025-11-12 11:23:46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2 10:42:22
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王中和涉受贿行贿案被公诉

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王中和涉受贿行贿案被公诉

界面新闻
2025-11-12 10:19:54
不是哥们你女的?巴特勒将发型改成齐刘海梨花烫

不是哥们你女的?巴特勒将发型改成齐刘海梨花烫

懂球帝
2025-11-12 11:30:10
陈可辛出车祸,现场画面

陈可辛出车祸,现场画面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1 23:58:57
A股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1.58%,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飘绿,光伏设备、培育钻石、可控核聚变等概念走弱

A股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1.58%,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飘绿,光伏设备、培育钻石、可控核聚变等概念走弱

界面新闻
2025-11-12 11:34:06
四川一座特大桥垮塌,今年1月才合拢,还没通车就塌了!咋回事?

四川一座特大桥垮塌,今年1月才合拢,还没通车就塌了!咋回事?

科普大世界
2025-11-11 21:04:03
泰国男星嫁给50岁意大利富商,正式退出娱乐圈

泰国男星嫁给50岁意大利富商,正式退出娱乐圈

下水道男孩
2025-11-11 23:51:55
携500亿元比特币出逃的女商人钱志敏,在卧室被抓捕时画面最新披露

携500亿元比特币出逃的女商人钱志敏,在卧室被抓捕时画面最新披露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2 08:16:25
中方为什么要援助菲律宾,都援助了谁?

中方为什么要援助菲律宾,都援助了谁?

新民晚报
2025-11-12 10:48:03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科普大世界
2025-11-11 16:30:58
吴雅婷和王栎鑫为女儿庆生,正式告诉儿女离婚,唯伊心疼妈妈大哭

吴雅婷和王栎鑫为女儿庆生,正式告诉儿女离婚,唯伊心疼妈妈大哭

观察鉴娱
2025-11-12 09:54:44
2025-11-12 12:59:00
刘辉读书 incentive-icons
刘辉读书
用读书丈量世界 用知识重塑认知
69文章数 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国台办发言人读赖氏家庙祖训:怕他没听清 我再念一遍

头条要闻

国台办发言人读赖氏家庙祖训:怕他没听清 我再念一遍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贵阳21所高中“比武”竞技!国防教育与体育融合,点燃青年爱国强军梦

数码要闻

微软史上销量最惨淡产品:仅售出 11 套,还被退回 8 套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