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中有这么一股“末日恐慌”的负面情绪在蔓延,最初始于一个叫“末日重启”的视频,之后又有各种网友给出的关联证据,似乎都在不断将这股“末日”传言做实。本期鉴证就此展开。
(一)“末日重启”传言从何而来?
10月上旬前后,中文互联网出现了大量以“末日重启”为题的视频和帖文。这些视频的标题当中都提到了央视发布。经过搜索,我们找到了视频的出处。视频出自一个叫作《全释硬科技》的节目,其中讲述内容是: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里保存着10万份野生植物种子,堪称是现实版的“诺亚方舟”。
![]()
观看视频后,我们发现这就是一个关于种子的科普视频,会和末日扯上关系,主要是源于一些网友们的“脑补”。有网友认为,官媒发布这样的视频,就是在给大众暗示,也许末日即将到来,所以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就在很多人脑补末日的时候,另外一段视频的出现,让这种“末日恐慌”情绪再次升级。
![]()
这段80秒的AI短片来自央视军事,名为《机甲纪元》,描述了2045年外星文明突袭地球后,人类机甲战队奋起反击的剧情,一经发布,瞬间引爆全网。其中超燃的机甲战士和武器装备,让网友直呼震撼。但有些网友却把它和现实进行了关联,认为“也许人类真的面临不明外星生物入侵”。因为无独有偶,就在短片发布的几周前,有权威天文单位通过观测,称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天外来物”。有人表示:这难道不是现实的呼应吗?
被网友猜测会给地球带来灾难的是一个叫3I/ATLAS的外星天体。网络中有大量的信息将其描述成一个外星探测器,并正在向地球全速地发射,甚至还流传出一段来自3I/ATLAS发出的诡异的音频。
![]()
这到底是一个天文学家和影视编剧的偶然撞题,还是某种未言明的信息传递?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这个“3I/ATLAS”究竟是什么,会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二)3I/ATLAS会攻击地球吗?
2025年7月1日,智利ATLAS巡天望远镜捕捉到了一个异常光点。随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正式确认,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三颗星际天体。通过哈勃望远镜3.65亿公里外拍摄的影像显示,这个飞行物呈现出泪滴状尘埃彗发,这是彗星的典型特征,并取名为3I/ATLAS。
![]()
其中字母I代表星际,表明该天体来自太阳系外;它是已知的第三个星际天体,因此名称中带有了3;而ATLAS,则取自明确发现它的巡天团队,3I/ATLAS的名字由此而来。
围绕着这颗星体与“外星来客”之间的讨论有很多。《纽约邮报》发文称,3I/ATLAS体积较大,可能是外星科技。一位前《科学》杂志副网络编辑发文说,3I/ATLAS可能已经向我们飞来数十亿年了,携带着来自另一个恒星系统的原始物质。
![]()
对于这个3I/ATLAS,网友们对它最大的关注点在于一则传闻,就是它可能会攻击地球。事实真的如此吗?
网络中关于3I/ATLAS有可能是外星生物的说法,都来自哈佛大学一个叫阿维·勒布的教授。他同时还是伽利略计划负责人、哈佛大学黑洞计划创始主任,在2011年到2020年间,曾任哈佛大学天文系主任。
![]()
我们在整理阿维·勒布对于3I/ATLAS的研究报告和相关文章、视频之后,可以提炼出一个核心观点:他认为3I/ATLAS的诸多特征无法用自然现象完全解释,并且提出了以下几个可疑点:第一,3I/ATLAS的大小和亮度过于不寻常;第二,彗星特征缺失,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图像中出现的是“朝向太阳方向的发光”,而非典型的彗尾结构,这种光学现象不完全符合常规彗星模型;第三,它的轨道不同寻常,更像是“外星智慧文明定点发送”,而非是随机闯入;第四,在10月底近日点时,3I/ATLAS恰好掠过太阳背面,他在文章中称,这可能是为了避免被地球观测到而故意为之。
由于3I/ATLAS的出现时间很短,多数的科学研究也没法全面认识这个星体。不管阿维·勒布的猜想是否基于科学依据,但NASA早就已经在官网当中发布过信息:3I/ATLAS不会冲撞地球。
![]()
而网络当中流传出的所谓的3I/ATLAS发出信号的声音,经过查询,没有找到任何的官方信源。
(三)机甲战士是科幻还是现实?
虽然3I/ATLAS被证实并不是会攻击地球的外星“不速之客”,但中国有句话叫“未雨绸缪”,如果人类真的面临外星生物的威胁,目前我们所构建的防御体系是否可以应对呢?有网友觉得答案或许就藏在《机甲纪元》宣传片中。
![]()
该片上线后,国内外的网友都集体追问:这到底是科幻还是现实预告?影片中出现的J-35、J-20S等8款战术机甲,到底是现代科技已经可以实现的,还是仅仅处在一个概念阶段?在进一步对这些机甲查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网友都把线索指向一个“南天门计划”。
资料显示,“南天门计划”是中航环球文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完全自主构建的航空主题科幻IP项目,旨在通过空天母舰等概念装备展现未来空天防御体系的构想。
![]()
但是经过一番信息的整理,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并没有仅仅将“南天门计划”当作是一个科幻IP创作项目。有报道称,“南天门计划”已经构筑了50万字的文本及近100件武器装备设计图,项目从2017年启动,已经有包括“玄女”无人空天战机、“鸾鸟”号大型空天战略载机平台、“鸣镝”科幻战机、“白帝”空天战机,以及“寒光”通用垂直起降平台、“承影”战术无人机甲等。
“承影”战术无人机甲也是“南天门计划”系列中的一个,虽然它是一个概念机型,但是公开的信息当中还是有它的一系列的技术参数和战术优势的介绍。
![]()
百度百科的介绍是:“承影”战术无人机甲是基于轨道空降作战开发的新型战术机甲,高5.2米,极限高度6.7米,全重可达18吨,极限速度每小时280千米。其中多项关键技术,比如动力、武备、材料,均借鉴了大量同时期空天武器装备的最新成果,可灵活使用低空飞行或步行两种行进模式,在实际运用中通常以多机群行动为主,可根据不同的任务类型、目标特性等灵活地调整战术。
![]()
白孟宸(《新闻鉴证组》评论员):“我们民间所说的机甲,其实就是上世纪末很多动漫作品里呈现出来的盔甲骑士的设计。这个设计在实战中会不会出现,我个人表示怀疑。从军用机器人的角度来讲,双足的机器人的稳定性等各方面性能和多足机器人相比,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我觉得就算有一天这种跨界制的装备出现,它的样貌和我们想象中的或者科幻电影中的也会有很大差别。”
![]()
如果说“承影”无人机甲目前可能还无法实现,但是“南天门计划”当中的另外两个“明星”概念机,不管是从它的设计到实物展示,都无疑是给了世界军事圈不小的震撼。这两款装备分别是空天战略载机平台“鸾鸟”号和“白帝”空天战机。有媒体就报道说,它们都是应对未来空天安全需求、推进系统性空天战略计划的核心装备。
“鸾鸟”号模型机曾经在2021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展出,当时的新闻报道就用了“震惊四座”来形容它。2025年9月,“白帝”战机模型在长春航展中向公众开放展出,现场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央视媒体也进行了报道。据介绍,这是一款科幻宇宙中的隐形空天战机,大约有22米长。
![]()
作为一款概念机型,在海外媒体的报道中,有的说中国对于“白帝”战机并非仅仅停留在研究阶段,而是已经进入到了试产;也有的说,中国的“白帝”第六代战斗机只是科幻小说,而非现实。在众多具有争议说法中还有一种引起鉴证组的注意,有网友说美国人现在是恐慌了,因为“白帝”作为第六代战机未来之星,将有可能碾压美国的空天飞机X-37B和正在研发的F-47第六代战机。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
![]()
X-37B由波音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在波音的官网上,对它的介绍是:X-37B是一款无人驾驶、自主飞行的航天飞机,作为先进实验和技术测试而设计。X-37B凭借其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正在为太空探索树立新的标准。X-37B已成功完成7次任务,飞行里程超过13亿英里,在太空停留数千天,每次任务都会增加新的能力和技术测试,这使得X-37B成为推进太空技术的关键平台。
![]()
而F-47同样是由波音公司生产的一款第六代战斗机,但目前我们只能找到它的效果图。美国空军参谋长戴夫·阿尔文在X上发帖文,将F-47形容为世界上速度、敏捷性和杀伤力最佳的典范。不过网友的态度却不太乐观,评论说:“是揭幕却连飞机主体都看不到。”还有人嘲讽道:“我们都看不到它长什么样,怎么能说它性能如何呢?”
白孟宸(《新闻鉴证组》评论员):“X-37B跟F-47是两个不同的范畴。X-37B是航天飞机。而F-47,它可能算是美国下一代战机的设计,但这个标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最终明确。其实中国也好,美国和俄罗斯也好,这些国家都已经展示了一些跟下一代战机相关的这种验证机,我们只能说这些型号跟下一代战机相关。”
(四)未来战争中机器人将如何登场?
![]()
从无人机参与现代战争,再到九三阅兵当中一款叫作“机器狼”的四足机器狗的展示,都将虚拟想象变成了现实。九三阅兵时,机器狗的出场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
吴子霖:“军用级别的机器狗,它具备钛合金的防弹装甲,替代士兵去执行各种任务。无论是上下楼梯,还是在野外复杂地形的移动能力,甚至已经超越了我们传统的人类士兵。我们把机器人是分为平台和上装两个部分。我们的平台部分,无论是你用轮式、履带式、四足或者双足,那么你在不同环境去动,你上楼梯、下楼梯、进巷道或者是在滩涂地,它是解决你移动的问题。那么我们上装部分,在军用的领域上,更多的是搭载我们的武器,比如说步枪、机枪、导弹、自杀式无人机,能够替代士兵执行军事任务的这样一些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其实彻底颠覆了未来战争的概念。”
![]()
在武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突破新的技术壁垒,双足、多足机器人又将如何落地实现应用,在空天领域中,“机甲战士”这类装备成为现实还需要做哪些准备?作为深耕在这个领域的实践者,吴子霖也做了回答。
吴子霖:“我个人觉得来讲,它离投入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这是一个大规模工业量产化的东西。我们认为现在四足机器人的技术远远是比双足要成熟得多。至少在未来五到十年左右,对于特殊军用场景的应用,可能还是四足或者说四轮足机器人比较有发展空间,它在制造工艺和生产能力上,复杂性远远小于人形机器人。我们现在给很多有关单位都提供了产品,进行了测试。第二个阶段,我们做的是人工智能化的无人化作战平台,可能从半自动走向全自动。现在在做的是第三个阶段,就是我们要通过大视觉模型的这种机器狗平台,能够在不依赖于互联网的情况下,自行地去寻找目标、发现目标,并且做执行决策,完成整个OODA的循环。无论它是双足、四足,又或者六足、八足,它未来都会取代传统士兵的角色。人工智能已经改变战争,未来的战场将是智能化的战场。”
无论是科幻还是现实,任何武器的研发都不是为了发动战争。如果未来真的有一天,外星生物侵犯地球,希望这些硬核的武器能够成为我们保卫家园的神兵利器。
![]()
制片人:梁茵
编导:杨新烨
编辑:于二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