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房”不胜防?宁可掏空父母积蓄,也要进城买房的年轻人后悔了?

0
分享至

文 |

哈喽,大家好,小林哥这篇社会评论分析楼市新逻辑:年轻人买房,别再被惯性思维绑架。

相关规划的出台,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未来五年的买房新大门,要是没摸清这背后的变化,辛苦攒下的积蓄可能真的会白白浪费。



政策定调:房产回归民生本质

过去的五年规划里,房地产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和GDP、投资、消费站在同一梯队,妥妥的经济增长引擎。

这次却打破了惯例,把房地产放进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章节里。

和养老、医疗、教育这些和老百姓日子息息相关的领域排在一起,这可不是简单的分类调整。



这是国家明明白白的态度,房产暴富的时代彻底翻篇了,房子的核心功能就是给人住的,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

回顾二十多年的房价上涨史,背后其实是三大动力在支撑。

农民工进城带来的城镇化需求,庞大的年轻人口红利,再加上货币供应的宽松环境,这三大因素叠加,推着房价一路走高。



现在这三大动力都已经减弱,城镇化进程放缓,城市能容纳的新增人口越来越有限。

年轻人口数量更是持续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902万,死亡人口1100万,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当代年轻人面对生活压力,在婚姻和生育上都格外谨慎,原本的刚性购房需求自然大幅减少。



国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大规模救市,开发商的资金链普遍紧张,拿地都要精打细算,涨价的底气早就没了。

过去27年房价单边上涨的规律已经失效,再用老眼光看现在的楼市,就像刻舟求剑一样不切实际。

2021到2024这几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双双大幅下滑,市场萎缩的态势有目共睹。





市场分化:城市间的冷暖不均

三四线城市的售楼处早已没了往日的热闹,很多楼盘门口门可罗雀,中介门店里挂着的二手房源,几个月都难得有一次带看。

这种冷清,正是市场变化最直观的体现,游戏规则正在向购房者倾斜,最明显的就是现房销售的推进。

规划明确提出要终结期房时代,这对老百姓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保障。



过去开发商的操作堪称“空手套白狼”,拿地只掏三成首付,工地刚挖个地基,期房就已经挂上售楼处的展板。

用购房者的钱去还债、拿新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全由业主承担。

2024年房企债务重组依然艰难,融创推出境内债二次重组方案,远洋集团的境外债重组更是陷入拉锯战,债权人与企业的博弈持续升级。



恒大、碧桂园、佳兆业这些曾经的行业巨头接连倒下,留下大量烂尾楼和维权业主,就是期房模式风险的集中爆发。

现在现房销售政策要求,房子必须建成验收合格后才能销售,购房款要存入专门的监管账户。

这笔钱只能用于工程建设,开发商想挪用都没门。

2024年住建部持续加码监管,不少城市已经全面推行现房销售试点,青岛、济南等城市的主城区,新建商品房基本实现“建成即销售”,从根源上杜绝烂尾风险。



“因城施策”的导向让全国房价普涨成为历史,每个城市的房产价值开始独立分化。

人口流向成了房产价值的核心风向标,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房产才有保值增值的基础;人口不断流失的地方,再便宜的房子也可能是陷阱。

沈阳2024年常住人口减少2.8万人,但新增住房供应却高达9万套,人少房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不少小区的二手房价格连续下跌,甚至出现“降价30%仍无人问津”的情况。



深圳的情况则完全不同,2024年末常住人口达到1798.95万人,同比增加19.94万人,连续两年人口增量居全省首位。

新增住房仅6.7万套,20万人争抢6万多套房的供需格局下,核心区域的房价依然稳中有涨。

南山、福田那些靠近地铁和优质学校的小区,即便在市场调整期,价格也没出现大幅波动,这种分化说明,房产的价值不再由“是否买房”决定,而是由“在哪里买房”“买什么样的房”决定。





心态转变:从追涨逐利到理性居住

购房选择权终于回到了普通人手里,年轻人再也不用被“别人都买我也得买”的焦虑裹挟,过去那种恐慌性追涨、被迫上车的情况,正在慢慢消失。

闭眼买房的时代彻底结束,规划把房产定调为民生领域,核心诉求是“稳”而非“跌”。

不是不让人买房,而是不让购房者被高额房贷捆绑一辈子,失去生活的灵活性和幸福感。



房产正在从投资品转变为消费品,就像买车、买家电一样,核心功能是满足使用需求。

过去买房先算“能赚多少”,未来买房该先想“是否需要”,要考虑自己的实际居住需求,通勤是否方便,周边配套是否符合生活习惯。

更要算清楚月供压力,不能让房贷占据家庭收入的大部分,影响日常开支和应急储备。



还要有风险意识,万一房价出现合理波动,自己是否有承受能力。

2024年不少城市的非核心区域房价出现回调,那些盲目加杠杆买房的人,已经感受到了压力。

优质房产依然会保持稀缺性,比如核心城市核心地段、配套完善的次新房,这些房子因为供需关系紧张,依然有稳定的价值支撑。

但绝大多数普通房产,都会回归居住本质,不再具备投机属性。



2024年杭州、成都等人口流入城市,核心区的改善型住房依然供不应求,而远郊区的刚需盘则面临去化压力。

这说明市场正在回归理性,购房者的决策越来越务实,年轻人买房,不必再被过去27年的房价上涨惯性绑架。

规划带来的楼市新逻辑,本质上是给购房者松绑,让房子回归“住有所居”的初心。



未来的楼市,不再是投机者的乐园,而是真正需要住房的人的港湾。理性看待房产价值,根据自身需求做出选择,才能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不被房贷捆绑人生。

国家的政策导向越来越清晰,从现房销售到因城施策,每一项举措都是在保障购房者的权益,推动楼市健康发展。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不用被迫追涨,不用盲目跟风,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选择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房子,让房产成为美好生活的加持,而非负担。

楼市的回归理性,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当房子不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当年轻人不用为买房耗尽积蓄,每个人都能更从容地规划人生,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这才是民生保障的核心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宝宝刚办完百日宴腿上出现一排牙印,奶奶称当天很多人都抱过孩子,不知道是谁咬的,目前被咬的地方已经淤青

宝宝刚办完百日宴腿上出现一排牙印,奶奶称当天很多人都抱过孩子,不知道是谁咬的,目前被咬的地方已经淤青

观威海
2025-11-12 16:02:09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诗意世界
2025-11-11 10:42:51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罪案洞察者
2025-05-09 09:52:30
媒体人:埃斯特拉叫余嘉豪回去原因很简单 你能不能夺金关他啥事

媒体人:埃斯特拉叫余嘉豪回去原因很简单 你能不能夺金关他啥事

兰亭墨未干
2025-11-12 11:10:03
老人超市脱衣证清白后续:警方通报双方和解,超市老板身份被扒

老人超市脱衣证清白后续:警方通报双方和解,超市老板身份被扒

奥字侃剧
2025-11-12 18:10:42
新华社消息|俄罗斯外长:俄方愿与美方讨论恢复元首会晤

新华社消息|俄罗斯外长:俄方愿与美方讨论恢复元首会晤

新华社
2025-11-12 09:55:51
里子面子都没了!邹市明赔光两亿后,冉莹颖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里子面子都没了!邹市明赔光两亿后,冉莹颖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枫尘余往逝
2025-11-11 02:03:42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体检结果出炉,5名选手血钾超标,3天后复查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体检结果出炉,5名选手血钾超标,3天后复查

极目新闻
2025-11-11 20:09:43
SanDisk推出全球最小1TB USB-C闪存盘 可永久插在笔记本上

SanDisk推出全球最小1TB USB-C闪存盘 可永久插在笔记本上

龙剑秀南
2025-11-12 17:20:45
0比4!1比3!蒯曼连败“克星”石洵瑶!21岁新星全运冲冠遇挑战

0比4!1比3!蒯曼连败“克星”石洵瑶!21岁新星全运冲冠遇挑战

番茄体坛
2025-11-11 19:47:08
我的天!刘亦菲真人居然长这样?素颜我直接看傻了

我的天!刘亦菲真人居然长这样?素颜我直接看傻了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0 06:26:42
王鹤棣抢了于适的富婆金主?女方身份来头不简单!靠抱大腿上位

王鹤棣抢了于适的富婆金主?女方身份来头不简单!靠抱大腿上位

八星人
2025-11-12 14:16:29
1亿工程款主人是谁?民企指河南一官员妹妹为“李鬼”

1亿工程款主人是谁?民企指河南一官员妹妹为“李鬼”

法治边角料
2025-11-12 22:28:23
竞争奔驰S级,宝马突然上市新车,91.9万起

竞争奔驰S级,宝马突然上市新车,91.9万起

高科技爱好者
2025-11-12 23:05:02
暴走团现身香港后续:高音喇叭扰民,领队身份被扒,已不是第一次

暴走团现身香港后续:高音喇叭扰民,领队身份被扒,已不是第一次

央小北
2025-11-12 13:20:58
15元中7397万后续:曝普通村民,中奖前还在买角磨机,有追加习惯

15元中7397万后续:曝普通村民,中奖前还在买角磨机,有追加习惯

花心电影
2025-11-12 18:11:27
原来她是富士康二千金,出生100天被郭台铭送养,如今成全家团宠

原来她是富士康二千金,出生100天被郭台铭送养,如今成全家团宠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2 12:38:50
两地市委政法委书记调整

两地市委政法委书记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2 12:44:15
记者实探西安8岁女孩的家:小屋窗户没玻璃,邻居经常投喂称她“很聪明”,听到上学后激动大喊

记者实探西安8岁女孩的家:小屋窗户没玻璃,邻居经常投喂称她“很聪明”,听到上学后激动大喊

极目新闻
2025-11-12 21:15:38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正经的烧杯1
2025-11-11 20:20:51
2025-11-13 01:35:00
访史
访史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演变,把握现在,预测未来。
4687文章数 4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时尚
亲子
房产
艺术
家居

女人年纪大了也不必慌,掌握这3个穿衣技巧,优雅体面极了

亲子要闻

男孩总是躁怒崩溃,送去医院就诊,被确诊的却是孩子父母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艺术要闻

春色满园,惊艳美女写真让你目不转睛!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