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紫离火”余韵未消,“赤马红羊”纪元将启。
“赤马红羊”并非迷信,而是一个流传了近千年的历史预言。它来源于中华传统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体系和十二生肖文化。
赤马:指“丙午年”。“丙”在五行里属火,火的颜色是红(也叫赤);“午”对应十二生肖里的马,所以叫赤马年。
红羊:指“丁未年”。“丁”在五行里也属火,颜色也是红;“未”对应十二生肖里的羊,所以叫红羊年。
在传统的说法里,赤马性子刚烈,能日行一千里、夜走八百里;红羊被称作“牙”,它吃了一种野草后,骨头会变红,通人情,知善恶。
赤马年天干“丙火”加地支“午火”,等于“火上加火”,大火烧得旺,势头如赤马狂奔。
红羊年天干“丁火”加地支“未土”,“丁火”象征“阴火”,火“生”土,土多了又会散掉火的能量,诡异多变。
一、历史上的赤马红羊年
北宋正一派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13岁被宋徽宗召入皇宫时暗示了“赤马红羊之厄”,后来的靖康之变,印证了这一说法。
南宋柴望在《丙丁龟鉴》中系统梳理了从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到后汉天福十二年,共1200多年间的历史事件。统计出21次丙午、丁未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革,并上书朝廷,希望引以为鉴。
史书上也有一些关于赤马红羊年的记载:
西汉时期:丙午年(公元前195年),刘邦离世,吕太后开始插手朝政,西汉动荡由此开始。
三国时期:丙午年(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离世,司马懿开始受托辅佐魏国,魏国的灭亡和司马氏的崛起从此开始。
唐朝时期:丙午年(公元646年),武则天踏入后宫,后来篡位成为史上唯一的正统女帝。
北宋时期:丙午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下,发动靖康之乱,攻入北宋京城汴京(今开封),北宋宣告灭亡。
近现代赤马红羊年,也有记载:
1906年丙午年,H港遭遇强台风袭击,导致大量渔民丧生。
1907年丁未年,黄花岗起义爆发。
1966年丙午年,中国进入“十年混乱”时期,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
古人用“干支五行”看世界,他们认为“丙”和“丁”都属火(火对应红色),“午”对应马、“未”对应羊,火气太旺的时候,容易出现比较大的变动。
而且“干支”是60年一个循环,也就是说,每过60年,就会遇到一次赤马年、红羊年,这也是这两个年份会被反复提起的原因。
2026年是丙午年,2027年是丁未年,刚好到了这一轮的赤马年、红羊年。
![]()
按一些传统说法,赤马红羊年到来之前,会经历和火、水、地、金相关的四种变化,最后还会影响到人的状态。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今年夏天特别热,而且持续时间特别长,按传统说法,这就是和“火”相关的变化要出现的迹象。
和“火”相关的变化,特点是“热”从外到内:可能会出现干旱、人们容易心烦、小摩擦变多,整个社会都在“被考验”。
和“火”相关的变化之后,往往会跟着和“水”相关的变化。
火和水本来是“相克”的,但阳气太盛了就会生阴气——天气太热会让水汽蒸发更快,容易引发暴雨、洪水,或者出现海平面变化、水源受影响等情况。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和“水”相关的变化会影响大地,进而引发和“地”相关的变化。
“地”象征“承载和稳定”。要是大地的“根基”受了影响,可能会出现地震、山体滑坡、土地变干等情况。
和“金”相关的变化,在五行里代表“调整和转变”,像资源分配变化、行业格局调整等都属于这类。按传统说法,它是前面几种变化的“集中体现”,最后会影响到人的心态,容易陷入迷茫。
二、九紫离火和赤马红羊碰到一起,会有哪些大事发生?
2024年到2043年是“下元九运”,对应《易经》八卦里的“离卦”(五行属火),所以也叫“九紫离火”。
![]()
九紫离火与赤马红羊均与火相关联,前者重变革之象,后者偏爆发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