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清晨6点,天光微亮,澧浦镇里新村与王潭头村共建的兴农珍蚌·共富工坊早已灯火通明。工坊内人影攒动,开蚌声、流水声与工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乡村清晨的活力序曲。
![]()
产业联动
“珍珠热”催生共富新载体
每年9月至次年2月,是珍珠蚌集中收获加工的黄金时节。里新村党支部书记施建富穿梭在工坊中,脚步不停。“目前工坊有70名多员工,本地和外地的都有。下个月进入旺季,人手还会增加,去年员工最多时有100多名。”他介绍,“自从去年10月共富工坊正式运行以来,名气逐渐做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这里上班,农民的腰包实实在在鼓起来了。”
![]()
在开蚌区内,来自湖南的丁爱平、严丽元夫妻脚边堆满灰褐色的蚌壳。丁爱平弯腰拿起一只珍珠蚌,“咔哒”一声撬进缝隙,刀身一拧,蚌壳便应声而开。一旁的严丽元立刻接过,用手捏住软韧的蚌肉轻轻一挤,光泽莹润的珍珠便滚落盆中。在他们身旁的水桶里,堆了大半桶刚割下的蚌肉。
“我们去年来这里干过,今年又过来了。”丁爱平手上不停,“开一个蚌工钱是一毛二,蚌肉另外算钱,我们俩一天下来收入加起来能有一千元左右。这里还包吃包住,待遇好,我们打算做到年底再回去。”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让这个共富工坊成了吸引劳动力的“强磁场”。
![]()
据了解,里新村有着深厚的珍珠产业根基,村里不少人家从事珍珠养殖业长达数十年。与之一路之隔的王潭头村,村集体经济却相对薄弱。如何将里新村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共同发展的优势?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头脑风暴”后,答案逐渐清晰。
“我们村很多村民在全国各地,甚至有人还在国外承包养殖珍珠,总养殖面积超过6万亩,开蚌需求巨大。”施建富说,“面对持续火爆的珍珠市场,两村都希望抓住机遇。经村两委反复商讨,决定利用部分村民掌握的开蚌技术和市场经验,联合王潭头村共建共富工坊,探索一条‘以强带弱、抱团取暖、共建共享’的村际合作新路径。”
![]()
这个合作构想迅速得到了区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党建引领下,去年5月,由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迅速成立,紧锣密鼓地对一片3800平方米的土地进行平整硬化。几个月后,这座现代化的共富工坊便拔地而起,精准赶上了去年的珍珠收获季。
“我们这个共富工坊是市财政‘一事一议’项目,得到了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村里也自筹了一部分资金。”施建富透露了工坊背后的政策推力。强大的支持也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据统计,去年该工坊为里新村和王潭头村两村的村集体带来了约70万元的增收,同时,每月支付给村民的劳务工资高达100万元,有效带动了在坊工作的村民人均年增收超6万元。
虹吸效应
激活产业生态助农共富
共富工坊的建成,不仅吸引了务工者,更产生了强大的“虹吸效应”,让许多在外经营的珍珠养殖大户纷纷将业务拉回“家门口”。
“我父亲养了35年珍珠,目前我们的养殖基地主要在安徽。”村民叶若祺正将一车珍珠蚌运到工坊等待加工,“以前开蚌要送到外地,成本高不说,经常还要排队等上四五天。现在好了,拉回村里当天就能安排上,加工费还比外面低。”叶若祺坦言,作为里新村人,能把产业带回来,带动乡亲们一起增收,心里感觉特别自豪。
![]()
像叶若祺这样将产业带回村的养殖户不在少数。何东风刚从兰溪的养殖基地拉来一车珍珠蚌,这已经是他今年第5次来了。“这边开蚌效率高,服务也好,下个月我计划拉更多珍珠蚌过来。”他告诉记者,工坊的高效服务和优质体验让他很满意。
共富工坊的影响力还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据了解,里新村养殖大户朱长福将珍珠产业发展到了泰国等东南亚海外市场,村里的共富工坊也成为其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部分出口的珍珠会专门运送至这里进行后续加工。
![]()
值得一提的是,工坊内已形成全产业链:取出的珍珠将流向珠宝首饰与工艺品市场,分离出的蚌肉送往各餐饮企业,今年截至目前销量已达800多吨。即便坚硬的蚌壳也未被浪费,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工艺原料,其中品质较好的蚌壳,单个回收价高达1元。
对于未来,施建富心中已有蓝图:“接下来,我们要紧紧抓住特色产业这个‘牛鼻子’。一方面要搭乘电商快车,发展直播经济,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工坊的基建设施,打造环村产业带,推进生态养殖场、中草药种植等多元项目,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带动更多农户持续增收,让我们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
工坊内,范春英和丁爱平夫妇依然在岗位上忙碌着。这颗小小的珍珠,正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着澧浦镇这两个村庄的振兴之路,也托起了村民们稳稳的幸福。(作者丨金佳衡/文 黄文龙 实习生 李佳怡/摄 来源丨金东区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