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块?这就是你说的一家人一个月的伙食费?"
我看着妻子张晓芳把五张红色钞票递给我妈,心里五味杂陈。
妈妈接过钱,只是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转身走进了厨房。
那个笑容让我心里发慌,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
晓芳回头看了我一眼:"怎么了?我给咱妈生活费,这不是应该的吗?"
"当然应该,只是......"我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500块钱买菜做饭,我算过了,省着点够一家人吃一个月的。"晓芳理直气壮地说。
我知道自从爸爸走了之后,家里的经济确实紧张了不少,可妈妈那个笑容,总让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直到晚饭时,我们一家人坐在餐桌前,看到眼前的一切,我和晓芳彻底呆住了。
01
回想起来,这一切的变化都是从两年前爸爸去世开始的。
爸爸王国栋生前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每月工资不高,但好在稳定。妈妈王秀兰年轻时在纺织厂上班,后来为了照顾家庭就辞职了,在家里做些手工活贴补家用。
那时候虽然不富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爸爸下班回来,妈妈总能变着花样做出一桌丰盛的饭菜。小宇那时候才6岁,总是缠着爷爷讲故事,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说说笑笑,生活虽苦但很甜。
我记得爸爸最爱说的一句话:"一家人在一起,吃什么都香。"
妈妈也总是笑着附和:"对,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比什么都强。"
晓芳那时候刚生完小宇不久,正在家休产假。她经常夸妈妈手艺好,说自己要跟妈妈好好学做菜。妈妈听了总是特别高兴,恨不得把所有拿手菜都教给她。
那时的晓芳,对妈妈是真心尊敬的。每次妈妈做完饭,她都抢着洗碗收拾。妈妈心疼她刚生完孩子身体虚,总是拉着她坐下:"儿媳妇你歇着,这些活我来干。"
"妈,我没那么娇气,再说您也累了一天了。"晓芳总是这样回答。
两个女人在厨房里忙忙碌碌,时不时传出笑声,我在客厅里听着,心里暖洋洋的。
可是好景不长,爸爸突然查出了肺癌,从确诊到去世只有短短半年时间。
那半年里,我们用尽了所有积蓄,还借了不少钱给爸爸治病。妈妈日夜守在病床前,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晓芳也帮着跑前跑后,小宇还小,大部分时间都是妈妈在照顾。
爸爸走的那天,妈妈哭得昏了过去。
办完丧事后,我们才发现家里不仅没有积蓄了,还欠了好几万块钱的外债。
02
爸爸去世后的这两年,我明显感觉到了家庭氛围的变化。
首先是经济压力。我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家老小,还要还债,确实捉襟见肘。晓芳虽然说要出去找工作,但小宇还小需要人照顾,而且她一直没什么技能,找到的工作工资都不高,扣除请人照看孩子的费用,基本上就是白忙活。
妈妈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我知道她心里难受。以前她总是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现在餐桌上的菜明显简单了很多。
晓芳开始变得斤斤计较起来。以前她从不过问家里的开销,现在却对每一笔支出都要问个明白。
"老公,这个月水电费怎么这么高?"
"磊子,小宇的奶粉能不能换个便宜点的牌子?"
"你妈买菜是不是有点太随意了?我看她经常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
最后一句话让我特别不舒服。妈妈一辈子节俭惯了,买菜从来都是精打细算,怎么会乱花钱?
但我也理解晓芳的压力。毕竟现在的经济状况确实不比从前,她有这种担心也不是没道理。
渐渐地,我发现妈妈和晓芳之间的话越来越少了。以前她们在厨房里总是聊个不停,现在却经常各干各的活,很少交流。
有时候我下班回家,能感觉到空气中有种说不出的紧张气氛。
妈妈依然是那个温和的妈妈,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但我能看出她眼中的忧虑。晓芳也还是那个晓芳,只是说话的语气变得有些生硬。
最明显的变化是在餐桌上。以前一家人吃饭时总是有说有笑,现在却经常陷入沉默。小宇还小,感受不到这种微妙的变化,依然天真烂漫地和奶奶撒娇。
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一方面,我理解晓芳的担心,毕竟现在的经济压力确实很大,每个月的工资除了还债,剩下的钱确实要精打细算才够一家人的开销。
另一方面,我又心疼妈妈。她失去了相伴30多年的老伴,现在还要承受儿媳妇的不理解,心里该有多难受啊。
我试图在她们之间做调解,但效果并不好。
"晓芳,妈妈年纪大了,你多担待点。"
"磊子,我没有不担待,我只是觉得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更节省一些。"
"妈,晓芳也是为了这个家好,您别往心里去。"
"儿子,我知道,我什么都没说啊。"
妈妈总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愿意说重话,但她的沉默让我更加心疼。
03
就在上个月,这种微妙的平衡终于被打破了。
那天是周六,我正在客厅里陪小宇看动画片,听到厨房里传来晓芳和妈妈的对话声。
"妈,我们来商量个事。"晓芳的语气很认真。
"什么事?你说。"妈妈依然温和。
"是这样的,我觉得咱们家现在的开销有点大,特别是买菜这一块。我算了算,每个月光买菜就要花七八百块钱,这对我们现在的经济状况来说压力挺大的。"
我听到这里,手里的遥控器差点掉到地上。晓芳这是要做什么?
"哦,是吗?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妈妈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变化。
"我想着,要不然以后买菜的事就交给我来负责吧。我年轻,腿脚方便,而且我对价格比较敏感,能够控制好成本。您看怎么样?"
厨房里静了好一会儿,我竖着耳朵听妈妈的回答。
"也好,你们年轻人想法多,会过日子。"妈妈的声音依然很平静。
"那就这么定了。从下个月开始,我每个月给您500块钱作为全家的伙食费,您看够不够?"
500块钱?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我们这个小城市,500块钱一家四口吃一个月,那得省到什么程度?
我正想站起来说点什么,却听到妈妈的回答:"够了,够了。"
她居然答应了?
我悄悄走到厨房门口,看到晓芳正从钱包里掏出五张百元钞票递给妈妈。
妈妈接过钱,笑了笑,什么都没说,就转身继续洗菜了。
那个笑容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不是高兴的笑,也不是满意的笑,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苦笑。
晓芳走出厨房时看到了我,略显尴尬地解释:"老公,我刚才和妈商量了一下家里的开销问题。现在经济这么紧张,我们总得想办法节省一些对吧?"
"可是500块钱......"我想说这太少了,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算过了,如果精打细算的话,500块钱够我们一家人吃一个月的。再说妈妈这么会持家,肯定没问题的。"晓芳说得很理直气壮。
我点了点头,但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04
从那天开始,我就一直在观察家里的变化。
表面上看,一切都很正常。妈妈依然每天早起晚睡,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晓芳也确实开始主动承担买菜的任务,每天都要到菜市场转一圈。
但我能感觉到,家里的氛围变得更加微妙了。
妈妈话更少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她依然会陪小宇玩,给小宇讲故事,但我能看出她眼中的心事。
晓芳倒是很积极,每天买菜回来都要向我汇报:"今天猪肉特价,我买了一斤,还买了些便宜的蔬菜,一共花了30多块钱。"
"老公你看,我这样精打细算,500块钱绝对够用。"
我应付着点头,但心里越来越不安。
最让我在意的是,妈妈开始经常一个人出门。以前她很少单独外出,现在却经常说要去散步,或者去老朋友家坐坐。
有时候她出去好几个小时才回来,回来时手里总是拎着个小袋子,但从来不说袋子里装的什么。
我试探着问过几次:"妈,您今天去哪了?"
"就是出去走走,碰到老邻居聊了几句。"妈妈总是这样轻描淡写地回答。
还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妈妈在翻她的那个旧钱包。那个钱包是爸爸生前买给她的,她一直舍不得换。我看到钱包里有一些零散的钞票,但妈妈很快就把钱包收了起来。
这让我更加疑惑了。如果晓芳每个月给妈妈500块钱作为伙食费,那妈妈钱包里的钱是从哪来的?
我想直接问妈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问吧,怕妈妈以为我在怀疑什么;不问吧,心里又总是不踏实。
最近几天,我感觉这种微妙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今天下午我下班回家的时候,就感觉家里的氛围特别奇怪。
妈妈在厨房里忙活,脸上依然带着那种让我看不懂的笑容。晓芳在客厅里陪小宇做功课,不时地朝厨房那边看一眼。
"今天晚饭吃什么?"我问妈妈。
"您等着看就知道了。"妈妈神秘地笑了笑。
这种神秘的笑容让我心里更加忐忑不安。
05
晚饭时间到了,妈妈招呼我们到餐桌前坐下。
"今天妈做了什么好吃的?"小宇兴奋地问。
"马上就知道了。"妈妈依然是那个神秘的笑容。
我和晓芳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妈妈转身走进厨房,开始往外端菜。
第一道菜端出来时,我和晓芳都愣了一下——是红烧肉,而且分量很足。
接着是第二道菜——清蒸鱼,看起来很新鲜。
然后是第三道、第四道......
我数了数,妈妈一共端出了六道菜,每一道看起来都很丰盛。
红烧肉、清蒸鱼、白切鸡、蒜蓉西兰花、麻婆豆腐,还有一个冬瓜排骨汤。
这哪里像是500块钱一个月伙食费做出来的饭菜?
晓芳的脸色有些发白:"妈,您这......"
"怎么了?不合胃口吗?"妈妈笑眯眯地问。
"不是,我是想问,这些菜......"晓芳欲言又止。
"哦,你是想问这些菜要花多少钱对吧?"妈妈的笑容更加深了,"来,我们一起算算账。"
妈妈走到厨房,拿出了一个小本子和一堆购物小票。
"红烧肉用了一斤五花肉,18块钱;清蒸鱼一条,25块钱;白切鸡半只,22块钱......"
妈妈一边说着,一边在小本子上写着数字。
我和晓芳坐在那里,大气不敢出。
"加上各种调料和配菜,今天这一桌菜,总共花了......"妈妈故意停顿了一下。
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晓芳的手也在微微颤抖。
就在这时,妈妈抬起头,看着我们,脸上的笑容突然变得意味深长。
她缓缓地说出了一个数字,然后...
我们三个人同时看向餐桌,下一秒,所有人都呆住了。
06
"120块钱。"妈妈平静地说出了这个数字。
我和晓芳面面相觑,120块钱?这怎么可能?
"妈,您别开玩笑了,这一桌菜怎么可能只要120块钱?"晓芳的声音有些颤抖。
妈妈放下小本子,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温和:"晓芳,你觉得不可能是吗?"
"当然不可能!就这一条鱼就要25块钱,加上肉和鸡,怎么可能才120块钱?"
妈妈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如果按市场价,这一桌菜至少要200块钱以上。"
"那您刚才说120块钱是什么意思?"我忍不住问道。
妈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晓芳,慢慢地说:"因为这些菜,有一大半都不是买的。"
"不是买的?"晓芳瞪大了眼睛,"那是从哪来的?"
妈妈走到客厅的角落,拎起了一个我之前见过的小袋子。
"这条鱼,是我昨天凌晨4点去河边钓的;这只鸡,是我用积攒的鸡蛋跟老张家换的;这些蔬菜,一部分是我在楼顶天台种的,一部分是跟邻居阿姨用自制的咸菜换的。"
我彻底傻了。
妈妈继续说:"这两年来,我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先去楼顶浇菜,然后去河边钓鱼。下午你们上班上学的时候,我就去收集一些别人丢弃但还能用的东西,或者做些手工活换点零钱。"
"可是,可是您为什么要这么做?"晓芳的眼圈红了。
妈妈笑了笑,那个笑容里有苦涩,也有欣慰:"还不是为了让你们觉得500块钱够用。"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
"妈......"我的声音哽咽了。
"儿子,我知道你们现在压力大,我也知道晓芳是为了这个家好。但是我这个当妈的,怎么能让儿子儿媳妇和孙子吃不好呢?"
妈妈的眼中闪着泪光:"所以我就想办法,用各种方式把成本降下来,让500块钱看起来真的够用。"
晓芳已经泣不成声:"妈,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你不需要知道,这是我应该做的。"妈妈轻轻拍了拍晓芳的手,"我只是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够和和睦睦地在一起吃饭,就像你爸爸在世的时候一样。"
07
听到妈妈的话,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夺眶而出。
这两年来,我一直以为妈妈适应了新的生活节奏,适应了家里经济紧张的现实。我从来没有想过,她在背后承受了这么多,付出了这么多。
"妈,您这两年每天凌晨4点起床去钓鱼?"我声音颤抖地问。
妈妈擦了擦眼角:"开始的时候确实有点累,但习惯了就好了。河边的老大爷们都认识我了,有时候他们钓得多,还会分给我几条。"
我想到那些妈妈早出晚归的日子,想到她总是拎着小袋子回家的身影,心如刀绞。
"还有楼顶的菜园子?"晓芳哽咽着问。
"就是在楼顶的角落里弄了几个花盆,种点青菜萝卜什么的。物业管理员老李人很好,知道我的情况后不但不阻止,还经常帮我浇水。"妈妈说得很轻松,好像这些都不算什么。
"您还做手工活?"
"就是给附近的制衣厂穿穿纽扣,绣个花什么的,一件能赚几毛钱。我手脚比较快,一天能做二三十件,也能赚个十几块钱。"
我算了算,如果妈妈每天能省下几十块钱,一个月下来就能省下几百块钱,这样500块钱确实能够维持一家人相对丰盛的饮食。
但这代价也太大了。
一个58岁的老人,每天凌晨4点起床,晚上还要做手工到深夜,这样的生活强度,让我想想都觉得心疼。
"妈,您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如果我知道您这么辛苦,我绝对不会让晓芳......"我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
因为我突然意识到,如果妈妈当初告诉我们实情,我们能怎么办?
以我们现在的经济状况,每个月多拿出二三百块钱都很困难。妈妈不说,不正是为了不给我们增加负担吗?
"儿子,我这么做不是为了证明什么,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妈妈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击中了我的心。
晓芳哭得更厉害了:"妈,都是我不好,都是我太计较了。我以为...我以为..."
"你以为什么?"妈妈温和地问。
"我以为您不理解我们的难处,我以为您花钱大手大脚......"晓芳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从来没想过您会为了这个家付出这么多。"
妈妈走过去,轻轻抱了抱晓芳:"傻孩子,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是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撑的。"
08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了这两年来最安静也最温馨的一顿晚饭。
没有人说话,但每个人都在慢慢品味着桌上的每一道菜。
我知道,这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妈妈对我们满满的爱。
饭后,晓芳主动提出要学习妈妈种菜、钓鱼的技能。
"妈,明天早上我跟您一起去河边吧,我也想学学钓鱼。"
妈妈笑了,那是这两年来我见过的她最灿烂的笑容:"好,我们一起去。"
"我也要去!"小宇兴奋地举手,"奶奶,您能教我钓鱼吗?"
"当然能,奶奶最喜欢教小宇学本领了。"
看着一老一小的对话,我和晓芳都笑了。
从那天开始,我们家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晓芳真的开始跟妈妈学习各种生活技能。钓鱼、种菜、做手工,甚至学会了和邻居们以物易物。
我也开始在工作之余寻找一些兼职机会,希望能够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
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家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了。
晓芳不再把家庭开销看得那么紧,妈妈也不再默默承受一切。我们开始坦诚地面对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小宇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变得更加懂事。他学会了珍惜食物,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为家庭做贡献。
半年后,通过我们一家人的共同努力,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我找到了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晓芳也找到了一份可以在家做的设计工作,而妈妈的各种"技能"为家里节省了不少开支。
最重要的是,我们重新找回了当年那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感觉。
每天晚饭时,妈妈还是会端出丰盛的菜肴,但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些菜肴背后承载的,是一个家庭成员对彼此深深的爱。
有一天,我问妈妈:"您后悔那天把真相告诉我们吗?"
妈妈想了想,笑着说:"不后悔。家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真诚。藏着掖着只会让彼此的心越走越远。"
"那为什么当初不直接说呢?"
"因为当时你们都在气头上,说了也未必听得进去。有时候,用行动证明比用语言解释更有说服力。"
我佩服妈妈的智慧。她用自己的方式,让我们一家人学会了什么叫做相互理解,什么叫做共同承担。
现在,每当我看到餐桌上的那些菜肴时,我想到的不再是它们的价格,而是制作它们的那双手,和那双手背后那颗爱家的心。
500块钱的伙食费,最终变成了一家人无价的感情。
这或许就是家的真正含义吧——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家人心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