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蒋介石为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0
分享至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蒋介石曾在日记里这样评论周总理:“周之患,甚于百万兵!”

但为什么说周总理却是蒋介石不敢动的人,看看黄埔系的人脉有多强就知道了。

在电视剧《陈赓大将》中,其中有一集提到陈赓被捕时,黄维等一众国军名将亲自迎接,甚至还联名向蒋介石请愿,逼得蒋介石最后放也不是,杀也不是,直接把他养在了一处别墅里吃好喝好。

要知道,陈赓还只是黄埔一期的优秀毕业生,而周总理可是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许多毕业生对他敬爱有加。

就连曾经和陈赓在学校里干过架的胡宗南,在离开黄埔军校的时候,直接给周总理跪下拜别,蒋介石得知后大为恼火,胡宗南却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由此可见,蒋介石不是不想动周总理,而是不敢,因为这一动,估计国民党的整个嫡系部队都要跳出来造反。

01 为什么在黄埔岛建校?

1922年,广州的陈炯明叛变,攻击了广州的总统府,后来孙中山在部分国军将领的帮助下得以逃上了永丰舰。

此时的蒋介石正好郁郁不得志,在国民党军中备受排挤而回到了浙江老家。

孙中山登上永丰舰后,便给蒋介石发起求救的密电,蒋介石立即奔赴营救孙中山,在永丰舰上与孙中山共同指挥作战,评判了陈炯明的叛变。



经过此事后,蒋介石开始得到了孙中山的重视,而孙中山经此一难后悟出了一道理:昔日旧军阀盘根错节,不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必须要建立属于自己的革命力量才是。

后来,才有了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的政治策略。

1924年,孙中山在共产党的建议下,决定在广州黄埔岛建立一座军事学校,目的就是为了民族革命培养军事人才。



为何选址在黄埔岛呢?

首先是地理位置优势,孙中山的革命力量起源就在广东,而黄埔岛位于广州东部郊区,而南边又与东莞虎门相邻,是看守珠江门户的战略要地。

而黄埔岛邻水,又有山脉,这样的地理环境最适合军事训练。

除此之外,黄埔岛早在晚清的时候,就曾建立过广东水陆师学堂。因此黄埔岛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环境、历史渊源都是建立军事学校最合适不过的一个地方。



02 周总理与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当时孙中山让“救驾有功”的蒋介石担任校长,廖仲恺担任国民党党代表,而只有26岁的周总理在张申府的邀请下,从欧洲回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周总理在巴黎的时候就经张申府的介绍,加入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了我党最早创建人之一。



而此次回国出任黄埔政治处主任,一是代表我党与国民党合作,二是通过黄埔军校培养属于我党的军事人才。

孙中山还在世的时候,蒋介石并没有表现出对共产党人的敌意,因此在黄埔军校早期,周总理主要是负责政治教育工作。

周总理还在学校里建立了“血花剧社”,通过一系列的舞台剧宣传民族革命思想,使得早期的黄埔学生斗志昂扬,蒋介石还因此表扬过周总理的思想教育能力,还经常说:“恩来和邓演达是我两个最得力的助手!”



当年,能被选进黄埔的学生,一个个都是满腔热血,因此学生私底下因为军事理论、政治分歧没少产生争论,甚至还大打出手。

比如陈赓就曾和胡宗南大打一架,但是周总理却没有因为陈赓是共产党人的原因而偏袒,而是采取了公正处理。

就连周总理自己的亲弟弟周恩寿,也曾因为违法记录被周总理批示“撤职查办”。



周恩寿是黄埔第四期的学生,原本是随着北伐队伍出征,但是途中却因为私人感情纠纷而请假,他回到部队后,周总理根本不顾及是亲弟弟的原因,直接给予了周恩寿严厉地处分。

所以,周总理在黄埔任职期间,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不少学生即使是后来成为国民党的得力干将后,始终都铭记周总理的恩情。

03 被黄埔同学搭救

比如,在1927年的“412”事变中,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师师长斯烈突然邀请周总理前去谈判。

当时,周总理身边的人都劝他不要前去,这可能是一场鸿门宴,但周总理却为了大局着想,还是冒死前往了。



果不其然,周总理被斯烈做局软禁了起来,后来还是第二十六路军的党代表赵舒及时赶到,让斯烈立即释放周总理。

周总理前脚刚走没多远,又被第二十六路军第七团的士兵抓捕了,接着被转送到了一师七团团部看守。

谁知道,七团团长鲍靖中竟然是黄埔四期的学生,他一眼就认出了恩师,并立即安排下属给周总理准备一套普通国军士兵的服装换上,悄悄地送周总理离开了。

与此同时,周总理被捕的消息已经传回到了师部。



当时,师部的几位高层发生了强烈的争执,副师长提议立即枪决,防止留下后患,而参谋长张先行甚至周总理在黄埔系将领心目中的地位,更是和蒋介石交情匪浅,因此他主张先控制住,一切等待上峰指令。

这个时候,政治部代主任酆悌一言不发,因为他作为黄埔的学生,心中正在盘算着如何营救恩师。



最初,酆悌不敢冒然放了周总理,他还打算先去七团好好劝说老师,让他发表一个“脱离中共”之类的声明,这样自己就有了保全他的理由。

于是,酆悌急匆匆地赶去七团团部,七团团长鲍靖中看到酆悌前来,也是慌了神,担心自己私下放了周总理的事情败露了,谁知道酆悌环视了一下,没发现周总理在这里。

便心照不宣地随便问了几句“清共”的情况后,就离去了,鲍靖中此时也明白了这位黄埔一期的学长的来意。

由此不难看出,周总理在黄埔系将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黄埔系的很多毕业生后来都成为了国民党嫡系部队的猛将,所以蒋介石哪里敢随便动周总理?要是真动了,估计就不是黄埔名将联名上书那么简单了。



参考资料:
1、周恩来纪念网:揭密:曾经志同道合的周恩来和蒋介石为何越走越远?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周恩来在黄埔军校严格执纪
3、金台资讯:“4·12”政变周恩来一度被捕 被黄埔同学搭救
4、中国新闻网:侄女周秉德:周恩来毕生心系黄埔军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近史谈 incentive-icons
近史谈
近代史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116文章数 8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