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外媒报道,美国国务院接连在10月24日和31日连续下达同一道命令,要求所有非紧急情况人员及其家属马上撤离马里。
而早在3个月前,中国驻马里大使馆就已经发布了紧急通知,要求所有在马中国公民立即停工撤离。
两个大国罕见同步的撤侨行动,让马里这个西非内陆国家的动荡局势再次引发全球关注。
![]()
中方之所以如此急切地下达撤侨命令,原因是中资企业近期在马里的遭遇实在太过骇人听闻。
2025年5月,纳雷纳金矿的两名中国员工被武装分子绑架;6月,布古尼矿场又有五名中方人员遭劫持;7月,卡伊区的中资水泥厂被纵火焚烧,厂区设备损毁严重。
一系列针对性袭击并非偶然,主导这些行动的武装组织早已将中资项目列为重点目标。
![]()
而这些项目中,最受关注的是赣锋锂业主导开发的古拉米纳锂矿。
作为全球最大锂辉石矿床之一,该矿是中国新能源供应链的重要环节,累计投入已超10亿美元,原本规划让马里跻身非洲锂生产领先行列。
可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化为泡影。
![]()
中方的撤侨命令虽然已经早早下达,但撤侨行动的推进过程却远比想象的要艰难。
马里首都巴马科国际机场的单日最大疏散能力仅500人,而仅在采金和锂矿两个领域,就有超过2000名中方人员需要撤离。
通往机场的三条主要公路均处于武装分子控制范围,中国使馆不得不协调当地安全力量开辟临时通道,沿途设置11个应急补给点,配备防弹车辆和医疗急救包。
可即便如此,最后一批撤离人员仍遭遇三次路边爆炸威胁,从矿区抵达机场耗时整整72小时。
![]()
而回顾这次马里乱象的根源,也并非一日之寒,而是长期国内动荡与大国博弈交织的结果。
现任政府由两次政变掌权,2024年5月废除政党法,一夜之间解散全国68个政党,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其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关系破裂。
政治动荡背后,是严重的安全失控,政府实际仅控制中南部地区,北部长期由游牧民族和武装势力掌控,民族与宗教冲突持续不断,联合国早已将马里列为全球最危险的任务区。
![]()
更令人揪心的是,其他国际大国的介入非但没有缓解局势,反而加剧了混乱。
法国2013年以反恐名义启动薮猫行动,在马里驻军八年,投入超50亿欧元军费,却让恐怖袭击数量增长三倍。
驻军期间,法国企业掌控马里60%的黄金开采权,仅缴纳3%的资源税,这种资源掠夺式的干预引发当地民众强烈不满,2023年法军撤离时,巴马科街头出现大量抗议殖民主义的标语。
![]()
法国退出后,俄罗斯通过瓦格纳集团介入,以获取马里国有金矿78%股份和每月1000万美元佣金为代价,提供军事保护,瓦格纳随后控制多个矿区形成国中之国。
但2024年5月起,受俄乌冲突影响,瓦格纳因资源紧张开始撤离非洲,其留下的权力真空被当地武装和恐怖组织迅速填补。
![]()
欧美后续的干预同样收效甚微。
欧盟2023年以马里缺乏政治改革为由,暂停23亿欧元援助,反而加速马里倒向俄罗斯。
美国2019年调整对非战略后,推出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战略,但因脱离当地实际难以推进。
![]()
2025年10月,美国将对马里援助从每年1.2亿美元削减至3000万美元,同时取消联合军演,仅保留50名军事顾问,实质是战略收缩。
俄罗斯在瓦格纳撤离后,以非洲军团名义保留军事基地,每月向马里输送500吨弹药并提供战术培训,2025年8月协助收复北部重镇基达尔。
但受燃料短缺影响,战机日均出勤从10架次降至3架次,无力应对持续恶化的局势。
而随着时间来到2025年9月,马里局势发生了进一步升级。
武装组织开始系统性袭击燃料运输车队,控制马里与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的四大边境口岸,切断全国85%的燃油进口和70%的粮食通道,还在尼日尔河航运线布设水雷阻断内陆运输。
这一封锁直接引发民生危机,首都巴马科实行严格燃油配给,每户每周仅能获得2升燃油,黑市柴油价格暴涨至普通工人日均工资的1.5倍。
粮食短缺导致超市货架被抢购一空,部分商贩改用黄金计价交易,全国12家医院因缺油停诊,学校大面积关闭,10万失学儿童陷入困境。
![]()
面对危机,马里军政府虽然及时作出了应对,但成效相当有限。
2025年10月,因军方反恐行动进展不佳,政府解雇包括副总参谋长在内的三名高级将领。
军政府坚持不与极端组织对话的强硬立场,但无法解决民生困境,首都出现抗议活动,部分地方州长私下与武装组织达成局部停火协议。
经济层面,2025年2月马里通货膨胀率已达8.3%,燃料封锁进一步推高生活成本,民众不满情绪持续累积。
![]()
再来看中国在此次马里危机中的应对,则展现了与美俄欧等大国截然不同的思路。
与美国全面收缩不同,中国在撤离人员的同时,通过外交渠道协调马里政府和联合国维和部队,保护中资企业关键设备和项目资产。
撤离过程中,引入专业安保公司提供防护,动用卫星监控撤离路线,通过加密通讯保障信息畅通,这种不出兵但强化保障的方式,平衡了人员安全与利益保全。
针对马里2023年出台的资源国有化采矿法,中国企业也在探索新合作模式,计划与马里政府成立合资公司,中方以技术和设备入股,约定将10%的利润投入当地民生项目。
![]()
当前,马里的局势仍在发展中,撤侨行动虽已完成,但中资项目的未来、当地民生的改善仍面临挑战。
这场危机留下的教训深刻:资源禀赋并非发展的保证,外部干预若无视国家主权和民众需求,只会加剧混乱。
对于海外投资而言,单纯的项目建设已不足够,深度融入当地社区、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才是应对风险的关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