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年来,平果市同老乡积极探索“地方能人+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成功引回经济能人返乡创业,将本地丰富的林木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了以木材加工为核心的特色产业,有效带动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能人返乡,点燃产业升级“新引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同老乡走出去的经济能人——唐氏木业负责人唐秀彬,怀着深厚的乡土情怀,积极响应返乡创业号召,带着资金、技术和先进的市场理念回到家乡。他的回归,成为了撬动同老乡木材产业升级的关键支点,为本地资源就地转化按下了“加速键”。
过去,同老乡的林木资源多以原材料形式外销,附加值低,对群众增收的带动作用有限。经济能人返乡创业改变这一局面,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寿安那王晾晒场和井银木材加工厂,将资源红利最大限度留在当地、惠及乡亲。
项目落地,实现就业增收“双丰收”。随着项目的落地,改变的成效日益显现。目前,寿安那王木材晾晒场即将投产,届时将能带动60余户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让他们在获得稳定工资性收入的同时,也能照顾家庭,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据了解,该工厂建设两条单板生产线,项目投产后,预计年生产单板2万立方米,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这不仅意味着生产能力的飞跃,更标志着同老乡的木材产业从粗放式原材料输出,迈向了精深加工的新阶段。
多方共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带动增收方面,加工厂直接提供了约60个就业岗位;同时,企业通过支付林地租金,增加了农户的财产性收入。更重要的是,工厂每年预计消耗桉树2.6万方,为周边村屯的林木产品提供了稳定的本地销售渠道,基本解决了以往桉树外调成本高、销售难的核心痛点,直接提升了种植户的经营收益。在促进区域经济方面,该产业带动了本地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并通过土地租金等方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乡村公共事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从“输出原材料”到“精深加工”,同老乡的木材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的完美一跃。随着木材加工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延伸,同老乡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陆彦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