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中国石化和LG化学近日签署关于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协议。双方将面向中国及全球的储能系统和低速电动车市场,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等关键材料,加快商业化进程,拓展钠离子电池商业模式,并在未来扩大至新能源和高附加值材料领域合作。
![]()
这次两大企业联手,核心就是聚焦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作为我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企业,中国石化旗下拥有众多石油化工企业,如天津石化、上海石化、镇海炼化等。就拿技术储备来说,中国石化旗下的上海院开发出的宽温域钠电池电解液,在-10℃的低温环境下,容量保持率还能超过95%;北化院等研究院在钠电池电解液、隔膜材料这些关键领域早就有了扎实的技术积累。
而这次和中国石化签约的LG化学,更是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巨头,在正负极材料商业化方面有着全球领先的经验。LG化学曾在全球锂电池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一直朝着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储能领域领先企业的目标迈进。
![]()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类似,都是以离子为电荷载体的二次电池,但在性能上有却有显著的区别。
目前,中国新型储能中锂电池占比高达97%,但钠电池完全有能力在储能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尤其是在二轮车、A0级以下电动车市场,钠电池的经济性更突出。
据专业研究机构预测,中国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从2025年的10GWh一路飙升到2034年的292GWh,年均增长率高达45%。
更值得一提的是,到2030年,中国市场预计将占据全球钠离子电池制造量的90%以上,妥妥的领跑者姿态。
为什么钠电池能有这么好的前景?这还要从我国锂资源的现状说起。
一直以来,我国锂资源高度依赖进口。我国钠资源储量非常丰富,而且开采和获取成本更低,仅仅是锂资源的1/10到1/5。
用钠电池替代部分锂电池,不仅能大大降低电池材料的成本,还能减少对海外锂矿的依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