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村两委换届:打破“本村治本村”,这4类人将当村支书
村口的大槐树下,张大叔正和几个老伙计唠嗑:“听说下届村支书可能不是咱村本地人了?这外来的能懂咱村的弯弯绕不?”李婶也凑过来:“我家侄子在城里创业,前阵子说村里劝他回去参选,这符合规矩不?”2025年村两委换届的消息一传开,这样的讨论在田间地头、农家院里就没断过。
其实大家不用猜,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早就明确要求“做好全国村两委换届工作” ,中央组织部和农业农村部更是划了清晰的选人标准——打破“本地圈”限制,重点从4类人中选“领头雁”,既给乡村引活水,又保治理接地气。
![]()
一、政策定调:选人不盯“户口本”,能力才是硬杠杠
过去选村支书,大多盯着“本村人”,虽熟悉村情但也容易陷入“小圈子”。2025年换届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限,核心是“广开贤路选能人”。
中央组织部《2025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村支书选拔要拓宽渠道,不再局限于本村户籍。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人才意见指引》更直接点名,鼓励4类人担任村党支书记 。为啥要这样改?2024年民政部报告显示,以往“本村管本村”模式下,部分村庄因人才匮乏,集体收入常年“零增长”,而引入外部人才的村庄,产业发展增速平均高出30%。说白了,国家要的不是“守摊子”的村干部,而是能带着乡亲干实事的“领头雁”。
二、4类核心人选:有本事、能干事,来源全公开
这次换届把人选范围划得明明白白,4类人是重点,每类都有实打实的优势,还附带“硬标准”:
1. 退役军人党员:这类人纪律性强、执行力突出,是“头雁领航”培养计划的优先对象。比如山东某村选了退伍军人当支书,3个月就理顺了村里的矛盾纠纷,还争取到了光伏发电项目。
2. 返乡创业人才:手里有市场资源、懂产业运营,不少地方还给他们配套了创业补贴和税收减免。云南兰坪县选派的8名创业能手跨村任职,直接带动连片产业带增收30%,就是最好的例子。
3. 农村籍大学生:懂数字化、有新思维,部分省份还拿出30%的岗位定向招录。江西宜春袁州区要求新任村支书年龄不超过45岁,这些年轻大学生正好能补上前辈“不懂新媒体带货”的短板。
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也就是咱常说的“种养殖能手”,技术过硬、带富经验足,还能对接农科院的技术扶持 。江苏盐城某村选了种粮大户当支书,一年就帮村民引进了优质稻种,亩均增产200斤。
无论哪类人,都得过“两高一低”关:高学历(大专及以上优先)、高综合素质(会政策执行、能矛盾调解)、低年龄(一般55周岁以下,试点村要求45岁以下)。
三、不是“赶走本地人”:“内外结合”才是真门道
不少村民担心“外来人抢了本地人饭碗”,其实这是误会。“打破本村治本村”不是否定本土人才,而是搞“内挖潜力+外引贤能”的多元共治 。
一方面,本土人才仍是主力。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熟悉民情,负责协调邻里关系、落实日常事务;外来人才则聚焦资源对接、产业发展,比如重庆铜梁的“强村带弱村”模式,就是让富裕村的能人带着技术和经验帮薄弱村发展。另一方面,权力有监督兜底。河北、河南等地都要求设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村务财务全程监督,就算是外来支书,也得按规矩办事。
2025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还明确,不管是本土还是外来干部,都得“清白做人、清正用权”,一旦出现欺压村民、贪污腐败等问题,直接清出队伍。
四、村民咋参与?这3件事必须盯紧
换届不是“上面定好的”,村民的话语权反而更重了。这3个关键环节,大家可得擦亮眼睛:
- 看候选人“过筛子”:所有候选人都要走“三级联审”——先由乡镇初审家庭背景和品行,再经县级16个部门联审有无违法失信记录,最后县委终审看群众基础 。2024年民政部数据显示,这道筛子能淘汰15%-20%不合格的人。
- 查选举“透不透亮”:候选人的履历、产业发展计划书必须张榜公布,投票时要有村民代表监督开箱计票,全程录像留痕。要是发现拉票贿选,直接打12388纪检监察热线举报,露头就查。
- 盯上任“干得咋样”:现在不少地方实行“任期目标承诺制”,村支书上任前得签责任书,比如“三年内村集体收入增长50%”“硬化通组路”,完不成要问责。村民随时能查进展,不满意还能提意见。
说到底,2025年村两委换届改的是选人视野,不变的是“为民办事”的核心。不管是本土的“田秀才”,还是外来的“新血液”,能带着大家增收致富、把村子建得更好,就是好支书。接下来几个月,各地会陆续启动换届,乡亲们多留意村委会的公告,把选票投给真正有本事、靠得住的人,这才是对村里未来最实在的负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