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常袋镇的街头巷尾,提起“杨老师”,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他就是孟津区常袋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杨宏收。2022年被聘为专职调解员后,他以耐心为针、真心为线,从情出发,在纠纷化解工作中穿针引线、联动调和,守护着邻里和谐、万家安宁。从事专职人民调解工作以来,杨宏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调解成功率98%,获得群众赠送锦旗8面。
善用自身优势关系,化解矛盾干戈
在从事专职调解工作前,杨宏收曾在常袋镇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他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在调解工作中,他灵活多变,深谙调解精髓,把教书育人的情感教育和广泛的社会关系应用到调解工作中,通过说家常、谈旧情的方式第一时间与群众拉近距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当事人普法,利用他的教师身份提高自身的信服力,加快调解进程。2023年4月,发生了一桩学生斗殴赔偿案,双方家长围绕赔偿金额争执不下,校方多次调解均无结果,最终只能求助镇调委会。
杨宏收接案后,先让家长和校方逐一陈述情况,很快摸清争议焦点——双方在误工费、陪护费和精神损失费上各不相让。就在他梳理调解思路时,两位家长突然眼前一亮:“您不是杨校长吗?我是您30年前的学生啊!”原来两名家长曾是杨宏收的学生,其中一名更是杨宏收当年资助过的贫困生。一句“杨校长”,瞬间拉近了距离。杨宏收趁热打铁,抓住时机,结合校方给出的赔付底线提出方案,双方家长毫不犹豫地答应。这场僵持两个月的“剑拔弩张”,就这样在熟悉的师生情谊中化解,家长们握手言和,孩子间的矛盾也随之烟消云散。
还有一桩持续六年的婚姻纠葛,也被杨宏收用“人情”巧劲解开。原来,杨某六年前因家庭琐事与妻子分居,两人性格都强势,谁也不肯低头,杨宏收此前多次撮合都没成功。恰巧,杨宏收的一位同事曾托他给27岁的女儿寻良缘,杨某也要找他给28岁的儿子杨某某说媒,杨宏收从说媒一事出发,他一边为两个年轻人牵线,看着两人情投意合、商定订婚;一边悄悄“设局”——让女方提出“订婚必须双方父母到场”的要求。随后,他又分别找这对分居的夫妻“添薪助柴”,帮他们分析现状、找台阶下。终于,夫妻俩松口参加了儿子的订婚宴。如今,不仅小两口喜结连理,两位长辈长达数年的情感纠葛就此化解,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向杨宏收道谢。
![]()
坚持六步工作法,联动调解纠纷
从接案到结案,杨宏收始终遵循着一套自己总结的“六步工作法”,让每一次调解都有理有据、有章可循,听:耐心倾听双方陈述,摸清诉求底线,理解情感需求;记:详细记录纠纷起因、经过、结果,留存当事人信息;查:走访调查核实情况,收集证人证词,掌握事实真相;案:分析纠纷原因,评估问题症结,制定针对性调解方案;调:灵活沟通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找到利益契合点,提出合理方案;访:签订协议后回访履行情况,收集反馈意见,改进后续工作。同时杨宏收认为在调解工作中单打独斗,多方力量联合更有利于纠纷化解。他在常袋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逐步探索形成了“镇政府+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村(社区)干部+相关部门”的多元调解服务模式。
2025年4月,常袋镇某工厂一名职工在工作中突发疾病身亡。家属悲痛之下与厂方就赔偿问题争执不下,甚至到厂里滋事,最终向镇调委会求助。杨宏收接案后,没有单打独斗,立即向司法所所长汇报,联系到法律顾问,并在镇政府主管领导下,与镇劳保所、综治中心、公安部门联合起来组成调解小组。他们先到家属家中慰问,安抚家属激动情绪;再到工厂调查事发经过,掌握一手情况。为了防止事态扩大,调解小组不分昼夜地奔走在双方之间,一次次沟通、一遍遍协商,耐心疏导家属的情绪,也向厂方阐明相关法律规定。仅用五个工作日,这场棘手的赔偿纠纷就有了结果:厂方一次性赔偿家属85万元,双方达成和解。事后,家属特意送来锦旗和感谢信,感谢杨宏收和调解小组的尽心尽责。
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深耕调解沃土
常袋镇地处北邙之巅,小浪底专线两侧分布着113家大小企业,每年涉企纠纷占全镇调解诉求的五分之一。杨宏收始终把“护企业运转、保职工权益”放在心上。2025年上半年成功调解10起涉企纠纷。2025年8月29日下午,一阵急促的求助电话打来——镇上一家工厂有30多名职工集体讨薪,情绪激动的工人聚集在厂区,场面一度混乱。杨宏收立刻带队赶到现场,一边安抚工人情绪,一边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商量对策。他们先让工人选出三名代表,与厂方负责人一同到“助企调解室”商谈,其余工人则先散场等候消息。调解室里,厂方负责人坦言:“不是故意欠薪,是今年多笔货款收不回来,资金周转困难,但就算卖车、贷款,也会想办法给大家发工资。”杨宏收一边引导厂方理解工人的生活压力,一边劝工人体谅企业的暂时困境。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厂方在两个月内分5次付清全体职工五个月的欠薪。司法所当场出具协议书,双方签字生效。一场剑拔弩张的讨薪风波,就这样在杨宏收的耐心调解下平息,既维护了工人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转。杨宏收表示,企业发展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常袋镇企业多,他要坚持调处好涉企纠纷,为企业发展筑起一道稳定发展的调解防线。
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杨宏收用教育者的温情、调解员的专业,在常袋镇的大街小巷播撒和谐的种子,用一桩桩成功调解的案例,守护着群众的幸福生活,成为了邻里眼中最靠谱的“杨老师”。(来源 洛阳市司法局)
![]()
【编辑 滢滢 王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