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铁瓜
![]()
大多数国人提起缅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电诈,毕竟这可能算是缅甸跟我们接触最多的事情了。但是在缅甸,电诈其实根本不值一提,因为这个国家已经不可救药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甚至可以说现在所谓的缅甸只是外人强加给他的刻板印象,那里真实的情况是已经分裂成十几个割据政权,早就不也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了!
而且缅甸的动荡比什么俄乌、巴以还要惨烈,哪怕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都比缅甸的军政府要稳定,但是整个世界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和关心这些,没人在乎缅甸会怎样,这才是他最可悲的地方!
可以说现在的缅甸,就是一个正在经历全面崩溃的国家。多方混战,国家走向解体边缘!是那场发生在2021年2月1日的军事政变,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那一天,军方坦克开进首都内比都,推翻了昂山素季领导的民选政府。一位女子在街头跳健身操,背后是军队冲进首都夺权的现场画面,通过社交媒体传遍了世界。
![]()
政变爆发后,首都内比都掀起大规模示威浪潮。成千上万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军方夺权。军方的回应是残酷的镇压,仅几周就造成超过600人死亡。这场镇压不仅没有平息抗议,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反抗。
成千上万来自缅族核心地区的年轻人,带着对民主的信念和愤怒,进入边境山区。他们与长期存在的各路少数民族武装取得联系,学习游击战,然后又回到平原地带,开始对军政府展开游击战和伏击行动。
不久后,被军政府推翻的民选官员以及被压迫了几十年的各族少数民族开始结盟,他们共同成立了一个新政权——“全国团结政府”(NUG),公开目标只有一个:建立一个民主化的缅甸。NUG随后组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人民保卫军”(PDF),这支军队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扩张,人数已经达到大约8.5万人。
缅甸境内原本活跃的25支民族地方武装,有的与军方保持停火多年,在2021年政变后,许多重新拿起了枪,加入到反抗军政府的行列中。不过,也有部分武装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仍选择与军方合作。
四年多过去,这场战争的残酷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从2023年底开始,反抗军在多个战场取得突破,军政府丢失大片土地,只掌控全国大约五分之一的领土,大部分边境地区都已经落入反政府势力之手。他们还能牢牢控制的,也就是缅族人口密集的心脏地带,像仰光、内比都、曼德勒这些大城市。
在那些失去控制的边境地带,大型毒品集团和诈骗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整个高楼都成了电诈基地。这些地方就是现代奴隶制营,被拐来的人被迫参与诈骗,他们冒充恋人搞“杀猪盘”,制造各种网络骗局。
![]()
联合国估计仅在缅甸境内的这些诈骗园区,就有12万人被拘禁和强迫劳动,这些诈骗工厂每年从我国经济中吸走数十亿美元。2023年10月,在果敢地区的一家诈骗基地里,有人试图反抗,结果被枪杀。这一事件成为导火索,随后10月27日缅北爆发军事冲突,成千上万的士兵要么投降,要么逃亡。
到了2024年夏天,果敢同盟军和其他反叛武装组成的同盟,居然攻下了有十万人口的大城市腊戍,这是第一次有地方民族武装攻占这么大的城市。2024年1月10日至11日,缅军同果敢、德昂、若开等三家缅北民地武组织代表,在昆明举行和谈。
现在缅甸的老百姓也学聪明了,只要躲在中国的油气管道附近,那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各方都不敢炸到中国的资产。边防部队靠开赌场、搞诈骗来“自给自足”,无数“电诈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可是要理解缅甸为何会走到今天,就必须回溯它的历史。缅甸还叫“Burma”——“巴玛”,从1824年开始被英国殖民,直到二战后的1948年才获得独立。但独立并没有带来安宁,缅甸有着极其复杂的民族结构,缅族占全国68%左右,而在边境地区,有掸族、克钦族、克伦族、若开族,甚至有汉族和印度裔。
因为从独立那天起,宗教问题又让局势更复杂,缅族大多信奉佛教,但像克钦族主要信奉基督教,若开邦的罗兴亚人则信奉伊斯兰教。缅甸的国父昂山将军,曾向这些少数民族承诺,十年后如果愿意,可以独立。但他在独立前几个月被暗杀。之后,少数民族纷纷拿起武器反抗中央政府,这些“民族武装”就开始与军方对抗,也有的有的干脆要独立。
![]()
这场场民族冲突从1948年一直打到今天,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之一。1962年,缅甸军方发动政变,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缅甸的军政府也就是被称作“塔马多”的军方势力,一直拒绝建立真正的联邦制度。
于是,他们搞起了闭关锁国,切断了国际贸易,把几乎所有产业都化为军政府所有,经济政策全靠拍脑袋和佛教加地方迷信的那一套,结果就是经济彻底崩盘,到军政府统治25年之后,缅甸的经济仅比刚经历红色高棉大屠杀的柬埔寨略好一点。
接下来的一年,民众的愤怒终于爆发,但军政府没有任何让步,直接动用武力镇压,据估计造成数千人死亡。虽然军政府靠枪口镇住了民众,但他们也明白,如果不“做点样子”,迟早还会出事。于是1989年他们决定改国名,把“Burma”巴玛改成现在的“Myanmar”缅甸,说是为了摆脱殖民色彩,让名字更能代表多民族的国家。
但这个改名并非基于广泛共识,而是军政府拍脑袋决定的,导致“Burma”和“Myanmar”这两个名字仍然并存,比如在Google地图上,美国和很多西方国家至今仍坚持叫它“Burma”,因为他们根本不承认这个政权的合法性。
![]()
军政府还在1990年宣布要举行30年来第一次开放选举,结果全国民主联盟(NLD)大胜,而且这个党由一位非常有象征意义的人物领导——缅甸国父独立英雄昂山将军的女儿昂山素季。昂山将军当年主张民族联邦,被暗杀前还承诺过少数民族自治,昂山素季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但军政府直接宣布选举无效,把她软禁起来。
接下来的岁月里,军政府在2000年代中期之前,摧毁了大部分少数民族武装的基地。不过1990年的那次选举也让军方看清了一个事实:他们在民众心中一点人气都没有。为了维持权力,他们推出了一套所谓的“有纪律的民主路线图”。
这条路线在2008年迎来了高潮,颁布的新宪法第一次在缅甸历史上设立了几个“民族自治区”,为六个少数民族划出了五个自治区和一个自治省。宪法给了他们几乎完全独立的权力,比如佤邦有自己的政府、军队、制度,实际上早已是事实上的独立国。
2010年,军方放出了数千名政治犯,包括被软禁了二十年的昂山素季。不过这次的“民主转型”有诸多限制,比如至少25%的议席永远保留给军方,军方独立掌握国防、安全事务,文官政府无权干涉,甚至还规定军方可以任命国家两位副总统之一,军方也依然握着国家的关键控制权。
![]()
2015年,缅甸举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大选,昂山素季的全国民主联盟重新参选,以绝对优势获胜,军方被迫承认选举结果,并与民选政府“共享权力”,军方第一次在表面上放松了对国家的全面控制。
不过这场所谓的“民主转型”并不彻底,虽然昂山素季在法律上仍被禁止参选总统,但她想出了一个“折中办法”,叫“国务资政”,她成了缅甸的实际领导人,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缅甸,觉得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军政府统治后,昂山素季终于要带领缅甸走向真正的民主。然而这份希望很快被现实击碎。
再就是缅甸的罗兴亚人一直是军政府的眼中钉!2017年,军方在西部的若开邦发动了一场针对罗兴亚人的行动,这件事震惊了全世界。若开邦长期以来就是缅甸最动荡的地区之一,那里民族、宗教极度复杂,罗兴亚人信奉伊斯兰教,是缅甸少数信仰伊斯兰的族群之一。
在若开邦曾经有上百万罗兴亚人口,但由于缅甸政府与军方的严重歧视与排斥,缅甸政府一直宣称他们不是缅甸原住民,而是英国殖民时期从孟加拉带来的外来移民。而罗兴亚人自己坚称,他们在若开地区的祖先已经生活了上千年。
在官方文件上,缅甸政府不承认他们的公民身份和居住权,甚至在1982年,缅甸政府就剥夺了所有罗兴亚人的国籍,一百多万人一夜之间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无国籍群体”,他们的行动、教育、医疗都被严重限制,跟南非当年的种族隔离制度没有区别。
![]()
罗兴亚人多次拿起武器反抗,1990年代到2010年代冲突不断。直到2016年10月,一支罗兴亚武装袭击了当地的警察哨所,军方立刻以“反恐”为名展开报复,演变成了一场大屠杀。军方开始对若开邦进行“清洗行动”,有超过6700名罗兴亚人被杀,卫星图像记录下大片村落被烧成灰烬,超过70万人被迫越过边境逃往孟加拉。
这场悲剧被联合国定性为“种族清洗”,至今仍有大约100万罗兴亚人滞留在孟加拉的难民营中。非洲国家冈比亚代表伊斯兰合作组织57个成员国,指控缅甸犯下种族灭绝罪,这起案件至今仍在审理中,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都支持这一指控。
当时昂山素季以国务资政的身份,亲自前往荷兰海牙出庭为缅甸辩护,她承认军方在若开邦确实犯下战争罪,但坚持认为那并不是“种族灭绝”,这让她在西方彻底失去了道义光环,转眼间成了国际舆论的争议焦点。
2020年11月,昂山素季领导的政党在大选中再次获得压倒性胜利,这让军方感到极度不安。如果昂山素季继续连胜下去,军方的权力将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历史再次重演,军方宣称2020年的选举存在“舞弊”,并在2021年2月发动政变,再一次把昂山素季关押起来,她又回到了“监禁”与“软禁”的循环中。
![]()
缅甸的乱局,牵动着复杂的地缘政治神经。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条管道从2009年开始修建,总投资高达数十亿美元,是我国绕开“马六甲困局”的能源通道。
目前我国95%的能源进口依靠海运,其中80%必须经过狭窄的马六甲海峡,如果美国封锁马六甲海峡,我国的石油供应会立刻陷入危机。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布局“替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不仅节省了约3000公里的运输距离,减少了5-6天的航程,更重要的是让我国能在紧急情况下,直接从印度洋一侧获得部分能源供应。
这条管道已经承担了我国原油进口的约7-8%、天然气进口的约2.6%,虽占比不高,但至少能满足我国南部部分地区的需求。在战略上,这意味着我们能大幅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也就更有底气应对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
这两条穿越缅甸的管道,是我国在缅甸最核心的利益,也是最敏感的战略资产。管道经过的地区,有的地段被军政府控制,有的被反抗军控制,有的被地方民族武装控制。但这四年缅甸打得天翻地覆,唯独这两条管道没人敢碰,因为各方都很清楚碰了这条线,他们附近的丛林里那就不一定能长出什么东西了!
不过,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的皎漂港,眼下若开邦几乎已经被强大的若开军地方武装控制,他们正围攻着管道起点皎漂港,目标是让若开邦像“佤邦”那样,成为高度自治的地区。自缅甸独立以来,还从未出现过整个邦都要脱离控制的局面,但不论是军政府还是若开军都已经向我国承诺,不会在管道附近部署重型武器,以确保管道安全。
![]()
管道还穿过缅族核心地带,这里在2022年和2023年都遭遇过袭击,之后反叛军再没动过。不过更危险的地带其实是掸邦,这里民主派游击队活跃,军政府控制力极弱,是管道经过的地狱区段。军政府出于保护目的曾在管道沿线埋设地雷,现在这些地段几乎全都落入叛军之手,也就是说中缅管道的起点和终点,都处于非常不稳定的控制区。
再就是缅甸的稀土也对我国至关重要,缅甸出产全球一半以上的“重稀土”,是制造风电机、电动汽车和导弹的关键材料。这些矿几乎都集中在缅北的克钦邦,紧邻我国。2024年,克钦独立军趁乱夺下了整个稀土矿带,到了2024年10月,全球一半的“重稀土产区”已被克钦独立军控制。
克钦独立军是缅甸历史最悠久的地方武装之一,以基督徒为主的克钦族一直想摆脱仰光政权的控制。克钦独立军继续进攻,到2025年中,他们围攻了有16.6万人口的大城市八莫,这里是缅军的重要物流枢纽,如果八莫也被攻陷,那将是缅甸历史上叛军攻下的最大城市,克钦独立军就能彻底控制整个克钦邦,这对我国的战略布局也会有所影响。
可是就在缅甸局势已经乱得一塌糊涂的时候,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震中距离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只有20公里,震源正好在印度板块和巽他板块交界处的萨嘎因断层上。这场地震是缅甸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强的一次,上一次这么大的震动还要追溯到1912年。
偏偏就在这个国家内战打得天翻地覆的时候发生了,很多灾区都在反政府武装控制区,所以到现在都没人能确切统计出损失到底有多严重。据估计,这场地震造成的损失大约有110亿美元,相当于缅甸GDP的14%,全国成千上万的建筑倒塌或严重受损,至少5300人遇难。
地震让这个已经被战争摧残了四年的国家雪上加霜,无数家庭刚刚逃离炮火,又陷入地震的灾难之中。虽然军政府和反叛军一度口头上同意停火,说是要一起进行救援和灾后重建,但没过多久,缅军又开始空袭了,重新打起了全面内战。
![]()
现在,这个国家基本已经无药可救,陷入了暴力和无尽的动荡之中。虽然各地叛军在周边省份战果不断,但他们很难攻入缅族的“核心地带”,因为那里的士兵大多是缅族人,他们会拼死抵抗外族武装的推进。而且,许多民族地方武装已经习惯了独立运作,都希望自己的地区高度自治,哪怕名义上属于缅甸。
所以即使哪天军政府被推翻,换成亲民主的NUG政府上台,这些地方武装也未必会完全信任他们。现在军政府声称,要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举行大选,说是想“恢复稳定,重建合法性”。但问题是全国一半以上的地方都在反叛军手里,这样的选举能有多少合法性呢?
如果缅甸继续陷入像叙利亚、利比亚那样的长期内战和分裂,最终可能有两种结局:要么各方妥协,建立一个联邦制国家,要么国家彻底碎裂,变成一个个按族群划分的小国,中间剩下一个孤立的缅族政府“残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真的很难想象一个与我们边境线接壤2100公里的国家竟然如此动荡混乱,在我们眼里已经十恶不赦的电诈,在这个国家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只能说好好珍惜好守护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