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新闻采访中放出一句狠话,说中国如果在稀土出口上“出尔反尔”,美国就准备对华加税。
这话一出口,立刻把中美之间的稀土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就在不久前,两国刚在吉隆坡达成经贸共识,气氛刚刚缓和点,美国这番威胁又让人摸不清到底是真谈合作,还是继续搞强压。
背后这笔账,其实不只是稀土那么简单,而是美国在全球产业链博弈中焦虑感的一次集中爆发。
![]()
美国嘴上讲合作,手里却握着加税牌
美国这次的言论其实就是倒打一耙,贝森特声称中国“垄断”稀土市场、是“不可靠的合作伙伴”,可翻开账本看看,美国自己撕毁协议的记录更厚。
中美贸易战时单方面加征关税、退出伊朗核协议、挥舞“穿透规则”大棒,这些事,美国做得一点都不手软。
但美国财长却公开表示,一旦中国“变卦”,美国就准备立刻反制。这种表态,等于把中国的善意当成了短期工具,转身就开始准备另起炉灶。
![]()
这种操作说白了,美国一边强调要避免和中国完全脱钩,一边又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就像过去几年美国在经贸上表现的那样,谈判桌上可以握手,但转身就能翻脸。这一次,也是差不多的套路。
美国说中国“不可靠”,可从过去几年双方的博弈来看,真正不断变卦、反复改变立场的,往往是美方。
从贸易战时期加税清单一路加到科技封锁,再到各种“穿透规则”的出台,谁在先动手,其实很清楚。美方现在又拿稀土说事,显得更像是在为自己的经济政策找个由头。
![]()
美方焦虑的是控制不了中国的产业节奏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美国对稀土的依赖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短板。虽然美国国内也有稀土资源,但其加工、提纯能力相对薄弱,很多关键环节依赖中国,也就是美国有原料但没有办法自己把它变成能用的东西。
这背后反映的是美国担心失去对高端制造和关键材料的主导权,尤其是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稀土不仅仅是用来做电子产品的小零件,更是军工、能源、科技等多个领域发展的基础。
而中国这几年在产业链整合上的表现,让美国看得很清楚,中国不只是掌握资源,还不断强化技术、标准和全球供应能力。
![]()
这种系统性的优势,不是靠几项补贴政策就能追上的。美国虽然尝试通过投资、联盟、政策扶持等手段来“摆脱依赖”,但效果不如预期。
所以,美国现在的策略更像是“拖时间”,一边试图稳住自身产业链的过渡期,一边通过舆论和政策压制中国的主动权。
说中国“出尔反尔”,其实是给自己铺台阶,好为下一步可能的加税或制裁找理由。
![]()
稀土背后的较量,不只是市场问题
在过去的合作模式中,美国习惯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低成本的生产地,自身掌握核心技术和品牌。
但在产业链的深水区,尤其是像稀土这样关键的原材料上,美国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多选择。
这就造成了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美国需要中国提供稳定的稀土供应,另一方面又担心这种依赖会让自己在未来竞争中失去主动。
![]()
因此,美国一方面强调所谓“供应链安全”,推动“去风险”战略,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主导地位。
这次贝森特的言论,实际上更像是美国内部压力的外化表现。一方面是国内制造业复苏乏力,另一方面是高科技产业对基础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稀土就成了一个特别敏感的节点。
美国明白,如果自己在这个环节上被动太久,那在未来的科技角逐中可能会失去更多筹码。
![]()
中国提出的稀土政策调整主要是为了加强资源管理、保障环境安全和提升出口质量,而且中国并没有封锁,而是通过制度安排来优化资源配置。
反观美国,一旦感觉节奏跟不上,就立刻用外部压力来打乱对方的节奏。
所以,美国现在打的是“拖字诀”。不是真的要全面脱钩,而是试图在过渡期内,通过限制、谈判、威胁等方式争取更多时间,为自己的产业链争一口气。
![]()
但这种方式,既不能改变依赖现实,也无法真正建立独立系统。而中国,现在不仅掌握资源,更掌握技术和加工,这才是美国真正焦虑的地方。
表面是稀土,实质是权力失衡的反映
美国之所以对中国稀土政策特别敏感,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心在变化。
过去几十年,美国掌握着规则制定权,其他国家多是参与者。而现在,中国不仅在资源端有话语权,在技术和标准上也开始发声。
![]()
贝森特的“警告”,并不只是针对稀土,而是对这种趋势的一种反应,他是怕中国不是美国能控制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总是在“合作”与“对抗”之间摇摆,一方面,它清楚自身在高科技发展中需要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部分。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获得更大话语权。
这种矛盾情绪,也让美国的对华政策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一会儿说要合作共赢,一会儿又说要“降低风险”,但真正的核心没变,就是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关键领域形成持久优势。
![]()
谁在怕竞争,谁在掌握主动
贝森特的这番发言,说到底是在表达美国对未来产业格局的担忧。
稀土只是引子,美国真正的目的是产业链控制权的争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美国更习惯于在规则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旦对手开始掌握主动,它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干扰、压制。
而中国是在通过系统性的产业政策、技术升级和全球布局,重塑产业规则。这次稀土政策的调整,其实就是这种战略思维的一个具体体现。
![]()
美国可以继续喊话,但如果不能解决自身产业链的结构性问题,最终受伤的依然是它自己。中国不会因为威胁就停下脚步,反而会在压力中走得更稳、更远。
谁能真正掌握节奏,谁就能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参考信息:
贝森特:若中国阻稀土出口将提高关税——联合早报2025-11-3 17:2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