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
- 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头儿,这……现场也太干净了。”
年轻警员小赵的声音带着一丝无法抑制的颤抖,打破了废旧垃圾场的死寂。
手的主人蜷缩在驾驶位上,像一个被世界丢弃的破旧玩偶。
晚风卷起地上的尘土,带来铁锈和腐败的混合气味,唯独这辆车和它周围的一小片区域,干净得像一处被精心布置过的舞台。
李伟的太阳穴突突地跳,一种熟悉的、让他极其不安的预感,正从心底最深处慢慢升起。
![]()
01.
警笛声被巨大的钢铁废墟吞噬,只剩下刺耳的余音。
南郊的废旧汽车处理厂,像一座钢铁巨兽的坟场。生锈的车辆层层叠叠,堆积成山,无声地诉说着各自最后的旅程。
李伟的脚踩在混着油污的碎石上,发出“咯吱”的声响。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令人作呕的气味——机油、霉菌、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腻腐臭。
“死者张欣,女性,25岁,身份已经初步核实。”
法医老陈一边戴上乳胶手套,一边沉声汇报。他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被处理厂的夜班门卫发现。他巡逻时觉得这辆车的位置不对劲,用手电一照,就看到了里面的人。”
李伟的目光越过警戒线,看向不远处那个正哆哆嗦嗦抽着烟的老人。
他的视线很快又回到现场中心——那辆蓝色的、已经被挤压变形的家用轿车。
车身布满了划痕和锈迹,但驾驶位的车门玻璃却异常干净,几乎没有一点灰尘。
透过玻璃,可以看见死者歪着头,靠在座椅上,脸色青白。
“小赵,把门卫的口供再核实一遍,问清楚他昨晚到今早见过什么人,听过什么声音。”
李伟的声音沙哑而低沉。
“明白。”
小赵应了一声,快步走向了门卫。
李伟深吸一口气,弯腰钻进了警戒线。他每走一步都极其小心,避免破坏任何可能的痕跡。
他没有急着去查看尸体,而是绕着车子走了一圈。
轮胎是瘪的,车底有陈旧的漏油痕迹,但车身周围的地面上,却看不到任何明显的脚印,除了最先发现现场的门卫和他们警察的。
这太不正常了。
一个一心求死的人,会特意选择这样一个偏僻肮脏的地方,然后还费心清理自己的足迹吗?
![]()
02.
“头儿,在副驾驶座上发现一张纸,像是遗书。”
一名年轻的痕迹警员有了发现。
李伟接过证物袋,里面装着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纸。
纸张很普通,是常见的那种办公用纸。
他隔着透明的塑料袋,仔细看着上面的字。
字迹娟秀,但笔锋的末端却微微颤抖,透着一股力竭的绝望。
上面只有短短的一行字:
“我陷在里面,难以自拔。”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更没有解释。
“难以自拔……”李伟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
可以是形容深陷抑郁情绪,也可以是……被困在某种物理空间里?
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句话太模糊,像一个谜语,充满了各种解读的可能。
“尸体表面没有发现明显外伤,没有搏斗痕迹,初步判断死亡时间超过24小时。”
法医老陈的声音从车旁传来。
“车门是从内部反锁的,车窗紧闭。现场没有打斗痕迹,死者的衣物完整。”
一切的迹象,似乎都指向一个清晰的结论:自杀。
一个对生活感到绝望的年轻女孩,开车来到这个被遗忘的角落,在密闭的空间里,用一种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合情合理,逻辑闭环。
队里的其他人都露出了然的神情,只有李伟,心中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行字上。
“陷在里面……”
他总觉得,这句话里的“里面”,指的不是情绪,也不是这辆破车。
03.
市公安局,会议室。
白板上贴着死者张欣的照片,那是一个长相清秀、眼神干净的女孩。
照片旁边,是现场勘查的几张关键照片和那封“遗书”的影印件。
“张欣,25岁,本地人,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根据公司同事和她父母的反映,张欣性格内向,平时话不多,但工作认真,没有听说和谁有过节。”
小赵正在汇报对死者背景的初步调查结果。
“她的社交关系很简单,有一个交往了半年的男朋友,上周刚刚分手。我们联系了男方,他表示是和平分手,分手后两人没有再联系过。他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财务状况呢?有没有欠下高利贷或者网络贷款?”李伟问道。
这是常规排查项目。很多年轻人的绝望,都源于金钱。
“查过了,”小赵摇头,“她有几张信用卡,但都在正常还款范围内,没有大额欠款。银行流水也很正常,看不出什么问题。”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一个背景干净、关系简单、没有财务危机的女孩,为什么会突然选择自杀?
“或许就是因为失恋,加上工作压力大吧。”一名老刑警猜测道,“现在年轻人的心理,有时候咱们确实搞不懂。”
大部分人都认同这个观点。
证据链太完整了:有遗书,现场密闭,没有外伤,没有搏斗痕迹。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自杀。
只有李伟,盯着白板上的那行字,一言不发。
他无法将照片里那个眼神清澈的女孩,和垃圾场里那具冰冷的尸体联系在一起。
更无法相信,她会留下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遗言”。
这不像是告别,更像是一种……求救。
一种迟到了的,无声的求救。
![]()
04.
傍晚,张欣租住的公寓。
房间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给这个小小的空间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香薰味。
李伟和小赵戴着鞋套,走进了这个属于死者的私人空间。
这和李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一个即将自杀的人,家里通常会是混乱不堪的,充满了被放弃的痕迹。
但这里,书架上的书排列整齐,桌上的画稿分门别类地放好,连厨房水槽里都看不到一个没洗的碗。
这是一个热爱生活、对自己有要求的女孩的家。
“头儿,你看这个。”
小赵在卧室的床头柜上,发现了一个日记本。
李伟接过来,翻开。
里面记录的都是一些日常琐事,和一些关于绘画的感悟。字里行间,能看出她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
“……今天拿到了一个小项目,虽然钱不多,但能画自己喜欢的东西,真开心。”
“……妈妈又打电话催我找对象,我什么时候才能让她明白,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呢?”
李伟一页一页地翻着,直到最后一页。
日期,是三天前。
上面只有一句话:
“那个秘密,快要藏不住了。”
李伟的心猛地一沉。
秘密?什么秘密?
是这个秘密,把她推向了死亡吗?
他合上日记本,目光扫过整个房间。
这里太整洁,太有秩序了。
一个连离开前都会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的人,真的会选择在一个肮脏的垃圾场,以一种狼狈的方式结束生命吗?
违和感。
强烈的违和感,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李伟的心里。
他走出公寓楼,回头望了一眼那扇窗户。
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城市华灯初上。
那扇窗户,却是一片漆黑,像一个沉默的、无法言说的洞口。
![]()
05.
深夜,刑警队办公室灯火通明。
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李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反复看着案件的所有资料。
现场照片、勘查报告、尸检申请、背景调查……
每一份文件,每一个字,都在告诉他:这是一起证据确凿的自杀案。
可以结案了。
只要签个字,这个案子就会被归入档案,然后被新的案子迅速淹没。
但他做不到。
张欣日记里的那句话——“那个秘密,快要藏不住了”,还有那封奇怪的遗书——“我陷在里面,难以自拔”,像两团迷雾,笼罩在他心头。
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些线索背后,隐藏着一个截然不同的真相。
他烦躁地揉了揉眉心,看向窗外。
城市的夜景繁华而疏离,无数的窗户亮着灯,每个灯光下,或许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了。
是法医老陈。
他甚至没来得及换下身上的白大褂,脸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震惊与困惑的复杂神情。
他紧紧攥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文件,纸张的边缘都被他捏得有些发皱。
李伟从未见过他如此失态。
“老陈?怎么了?”李伟站起身,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老陈没有说话,他快步走到李伟的办公桌前。
他抬起头,眼睛里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李伟,一字一句地说道:
“李队,解剖……有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