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植物研究所、全州县林业局有关专家现场观察回归野外种植的资源冷杉幼苗生长情况。邓琳 摄
深秋时节,全州县大西江镇大云山云雾缭绕,山顶草甸与沟壑森林相映成趣。在这片生态秘境中,全球最大最古老的资源冷杉古树生机勃发,其身旁18株去年回归种植的人工培育幼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10月31日,记者从广西植物研究所和全州县林业局获悉,这是该古树子代种苗首次实现野外回归后,经过一年多科学管护取得的显著成效。
资源冷杉是中国南方冷杉属孑遗物种,1977年首先发现于资源县银竹老山,因而以“资源冷杉”命名其物种学名。作为第四纪冰期遗留的“植物活化石”,因分布环境特殊、个体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世界自然保护同盟“针叶树行动计划”全球重点保护物种。2015年,广西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大云山海拔1700多米处发现这株资源冷杉古树,经测量其胸径达84.7厘米、冠幅约15米,确认为目前全球已知最大最古老的资源冷杉个体。
“第四纪冰期结束后全球气候变暖,迫使喜冷的资源冷杉向高海拔退缩,形成如今孤立残遗的分布格局。”广西植物研究所科研与成果转化处副处长丁涛介绍,该物种不仅在裸子植物起源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对探索我国南方植物区系演变、古气候与古地理变迁也意义重大。为守护这一“世界宝贝”,2020年10月,广西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育团队采集古树球果,并于2021年4月将古树下自然萌发的部分幼苗移栽至苗圃抚育。
经过3年精心培育,幼苗平均高度达15厘米,具备野外回归条件。2024年4月26日,广西植物研究所联合桂林市、全州县林业局专家,将18株壮苗移栽至母树旁,完成全球首次该古树子代种苗野外回归。此次回归成功,得益于科研团队此前攻克的种子败育机制研究、人工辅助授粉育种及壮苗培育等关键技术。
记者了解到,全州县对这株古树的守护早于2012年便已启动,通过“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建立防护栏、安装监控、建档立卡,配备专人巡护,甚至建立乡镇长离任保护交接制度。林业专家定期上山“问诊”,通过土壤改良提升肥力与透气性,为古树根系生长创造优良条件。
“清除杂草、编码记录、空天地一体化监控、定期巡查……每一步都不能马虎。”据全州县林长工作站站长蒋永明介绍,近年来,当地健全林长制,创新“一树一策”“一树一档”机制,由村级林长牵头组建专业管护团队,联合专家开展健康体检与病虫害防治,运用数字化技术建立生长档案,实现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
“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文物,这株资源冷杉更是大自然留给全州的不可再生‘绿色遗产’。”全州县林长办公室主任、县林业局局长王建国表示,古树自身形成的小生态系统对调节局部微气候作用显著,守护好它及其子代是林业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目前,大云山这株饱经风霜的千年冷杉生机焕发,18株“新丁”长势良好,成为全州县以林长制守护珍稀物种、传承“绿色遗产”的生动实践,也为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来源:桂林日报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邓琳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