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为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强化优秀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栏目展播第三批优秀案例好经验好做法,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
![]()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河
安阳河,又名洹河,是海河流域卫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太行山深处,自西向东横穿林州市、安阳城区、安阳县和内黄县,全长164公里,是安阳人民的母亲河。
突出问题
本世纪初,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安阳河网箱养殖肆意扩张,河道养鸭泛滥,部分工业污水、餐饮和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库),水质一度恶化为劣Ⅴ类;河流自然岸线遭到侵占破坏,上游彰武水库为轻度富营养化,且因水资源自然禀赋差、沿线生产生活耗水量增加,水源补充不足,下游经常出现断流。
![]()
安阳河月亮湾治理前
![]()
安阳河月亮湾治理后
主要做法
一是循因施策,控制污染源头。制定实施《安阳河水质提升专项达标实施方案》《安阳河集中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开展沿线排污口、雨污管网、面源污染大排查大整治,累计投资57.12亿元,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业企业、畜禽养殖整治等90余个治理工程,清理网箱、地笼、围网共5305个,拆除鸭舍及附属设施6727平方米,清理养鸭设备121台,整治入河排污口1990余个,大幅削减入河污染物排放量;建设移民小区,对库区5个村3118人实施移民。
二是扩容增绿,重塑生态格局。印发《安阳河闸坝联合生态调水工作方案》,利用5个水源、10条线路、12个闸坝实施常态化生态补水;开展河道清淤疏浚、防洪工程治理,在岸堤护坡、沿河湿地浅滩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建设湿地公园,逐步恢复河流缓冲带30余公里;对上游“两库一泉”(彰武水库、小南海水库和南海泉)周边1336.13公顷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周边乡镇生态康养、生态农业逐步发展成熟,善应镇、龙泉镇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
![]()
彰武水库网箱养殖
清理整顿前
![]()
彰武水库网箱养殖
清理整顿后
三是多措并举,拓展监管维度。严格落实四级河长管河治河机制,将检察院、公安纳入“河长制”体系,创新“5G+无人机”工作模式,建立AI人工智能分析模型,及时交办问题并跟踪整改,显著提升监管水平。颁布实施了《安阳市南海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水资源管理保护进入法治化轨道。建设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逐段明确水质断面考核目标,实行严厉的水质超标“连日计罚”,为安阳河水质持续改善保驾护航。
四是内外兼修,提升人文底蕴。着力打造洹河文化景观带,将洹河之滨的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洹水公园、鲸背观澜、民国大总统陵园、昆玉山、珍珠泉等人文景观串珠成串,安阳河畔成为市民的休闲乐园。2024年2月,坐落在安阳河畔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成为市民观光旅游和学习感受历史文化的好去处,“洹河夜游”项目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人民群众在亲近自然中潜移默化感受到殷商文化的悠远与厚重。
![]()
小南海水库网箱养殖
清理整顿前
![]()
小南海水库网箱养殖
清理整顿后
治理成效
2021年以来,安阳河彰武水库国控断面水质保持Ⅱ类,水体营养状态由轻度富营养变为中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下降至43,安阳河国控冯宿桥断面水质由2012年的Ⅴ类提升至2021年的Ⅲ类,2022年以来进一步提升至Ⅱ类;河岸绿树成荫,自然岸线率达到85%,北水苦荬、眼子菜等形成美丽的“水下森林”,多鳞白甲鱼、青鳉等洹河流域独有鱼类种类、数量逐年增加,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白鹳、白鹭、黑天鹅等重现安阳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河湖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恢复城区下游河道常年有水。
![]()
整治后的安阳河美丽风光
经验启示
安阳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了“三个转变”:从高排放高污染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边污染边治理向保护优先、标本兼治转变,从水污染防治向水生态环境保护转变,推动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空间”融合发展,为北方缺水城市人口密集区的河流治理与保护提供借鉴。
供稿 |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
编辑 | 李夏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