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蝙蝠侠的披风在网球场飞扬,卡通鸭与动漫战士同场竞技,一记记凌厉的扣杀划过夜空——这并非电影片场,而是中山民间网球组织发起的“万圣节网球派对”现场。没有专业赛场的紧张肃穆,只有化妆服与运动装的混搭、鬼马创意与体育精神的碰撞,勾勒出中山网球运动最鲜活生动的一面:它早已撕下“精英专属”标签,真正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
![]()
![]()
![]()
草根派对引爆网球新热度
化着搞怪猴脸装的球友飞身扑救,得分后与“蝙蝠侠”握手击掌——这场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打破了人们对网球运动的刻板印象。参与者中既有企业职员、教师,也有学生和自由职业者。一位球友笑称:“打球也要仪式感!现在中山到处是球场,下班约一场就像吃饭喝茶一样简单。”
![]()
![]()
![]()
![]()
从“贵族运动”到“社区标配”
回溯网球发展史,这项诞生于欧洲宫廷的运动曾因场地成本高昂、装备价格不菲而被视为“贵族运动”。但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浪潮的推进,中山将闲置空地改造为网球场地,全市大部分镇街已有网球场馆,让上班族享受挥拍之乐。
![]()
![]()
![]()
![]()
全民参与的“中山网球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中山民间网球社群数量增长飞快,常态化活动的业余俱乐部超50个。从公务员、创业者到外卖小哥、退休阿姨,多元身份在球场交汇,这些鲜活的个体故事,共同拼凑出中山网球大众化的生动画卷。
![]()
![]()
![]()
![]()
万圣节派对的欢声笑语背后,是中山网球土壤日渐肥沃的证明。当运动不再被标签束缚,当球拍握在每一个普通人手中,网球便真正实现了它的终极意义——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快乐的源泉。这片球场上跃动的,正是中山这座城市最蓬勃的脉搏。
![]()
![]()
![]()
![]()
图:中山印象摄影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