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霍旻含 环球时报记者 刘 洋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24年3月5日)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在一系列重要场合中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各国亟须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增长方式。”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荣休教授、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约翰·奎尔奇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助于推动形成更高效率、更低消耗、更环保、更智能的生产力形态,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极具建设性的实践路径。

埃米尔贝克·卡普塔盖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吉尔吉斯语译者。在他看来,中国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式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式增长,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催生出新的产品形态,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国产大飞机、大型船舶家族再添新丁,到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等火爆出圈,中国创新成果不断“刷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期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跃升至全球第十位,这是中国首次进入榜单前十名。

“当前,中国在人工智能、通信技术和电动汽车等关键领域已跻身全球引领者行列。”埃米尔贝克·卡普塔盖指出,中国以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开放合作为动力,稳步推进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在全球性挑战面前展现出强大韧性。

“中国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优势,但也要防止一拥而起、一哄而上。”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表示,各地应立足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宜发展新兴产业则发展新兴产业,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浙江杭州瞄准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广东深圳发挥科技企业集群与全球化优势,聚焦AI芯片与智能终端;安徽合肥依托科研院所,推进量子科技与新能源电池产业;重庆立足制造业基础,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与工业互联网……

“相较于简单的‘一刀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强调立足地方实际来制定差异化策略,在服务国家整体目标的同时充分释放区域比较优势,彰显出中国的发展智慧。”约翰·奎尔奇说,“尽管各地选择的路径不同,但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网 incentive-icons
人民网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431889文章数 11807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