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随着合肥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143万。如何回应“银发潮”下的养老之问,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近日,合肥市政协“线上协商议事厅”直播活动走进静安春晖里社区,邀请政协委员、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等共同探讨,为合肥“享老”蓝图出谋划策。
直播伊始,一段短片缓缓展开,温暖的旁白诉说着合肥的养老现状与愿景:“在合肥,每5个人中就有一位是60岁以上的长者,他们是来时的路,更是共同的城市记忆。”镜头从区域医疗蓝图切换到社区一站式关怀的便民场景,更展现了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的实际应用……随着镜头切回现场,一场围绕“如何让‘养老’升级为‘享老’”的协商讨论正式开启。
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合肥已构建起坚实的养老服务保障网。合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张年长处长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59个养老服务综合体,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标准连续4年提高,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照料。
合肥市政协委员、安徽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徐杰聚焦产业发展与科技赋能。他提到,合肥的养老机构存在“小散弱”、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建议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整合资源,建设养老产业集群,推动“养老+文旅”“养老+康养”等产业融合。
庐江县政协委员、合庐产业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鲍韬介绍,总投资15亿的长三角医养结合区域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规划2000张床位,依托三甲医院资源实现医养深度融合。
产投康养和裕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陈雪梅分享的是,智慧养老中心通过智能床垫监测老人生命体征、无线呼叫系统快速响应需求、智慧消防系统筑牢安全防线。静安春晖里智慧医养社区护理院闫学敏院长介绍,护理院构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联合全国专家定期坐诊,同时通过丰富的主题活动、技能讲座充实老人精神生活。
直播中,嘉宾还回应了市民关切的补贴政策、智能设备费用等问题,明确智能设备费用普通工薪家庭能够承担,政府推出的老化产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也让智慧养老更易普及。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赋能,从项目落地到服务升级,合肥正以多元举措推动“养老”向“享老”转变。
王晓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