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河北围场:“木兰文艺轻骑兵” 绘就文化惠民新画卷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镇二十九号村“情满金秋 爱在重阳”的活动现场,围场老干部局“银发”文艺小分队带来的《刘巧儿》《智斗(沙家浜)》等经典戏曲唱段,不仅传递出浓浓的节日问候,更将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悄然送进了百姓心坎里。

这支活跃在乡村舞台的“银发”小分队,是“木兰文艺轻骑兵”深入基层的其中一支特色力量。自2016年组建以来,“木兰文艺轻骑兵”已从最初的90余名文艺骨干,发展成为涵盖“非遗传承”“银发文艺”等10余支小分队的文化志愿服务队,成为围场推动文化惠民、服务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

如何让理论宣讲不再枯燥,让政策解读更具温度?围场探索出了一条“文艺搭台、理论唱戏”的新路径。

在塞罕坝精神星空影院的夏夜舞台上,《共筑中国梦》《启航新征程》等节目轮番上演,轻骑兵队员们用快板、歌舞、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把“文件精神”演绎成“身边真情”。

文化惠民,不仅在于“送下去”,更在于“种下来”。围场县文明办搭建的“星空音乐季”百姓舞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开放报名,让普通群众从“台下看客”变成“台上主角”。“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登台唱歌”,围场镇迎宾社区参与演出的杨庆东难掩激动。

借助“木兰围场丰收季”,围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组织20余个村社登上“文化惠民大舞台”,使文艺活动真正回归民间、扎根群众。从“四季村晚”到“彩色周末”,从“我们的节日”到“文化进万家”,轻骑兵的足迹遍及全县30余个乡镇,累计送文化下乡300余场,服务群众20万人次以上。节目内容还根据不同村落、不同节庆“量身定制”,让文化供给精准对接百姓需求。

从政策宣讲的“传播者”,到文化惠民的“践行者”,再到非遗传承的“守护者”,“木兰文艺轻骑兵”用一场场演出、一次次教学,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浸润人心的文化服务网。如今,这支队伍依然活跃在围场的每一个角落,以更鲜活的形式、更深厚的情感,持续为这片土地注入文化的温度与活力,绘就出一幅永不落幕的“文化惠民新画卷”。(张丹、王艳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7631文章数 560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