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郑理致 通讯员 吴怨
10月30日,浙江省衢州工商学校传来喜讯,学校历史教师郑亦雯、体育教师朱航凯凭借出色的教学设计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在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中分别斩获历史学科C组第一名、体育与健康学科E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双双荣获一等奖,创造了学校在该项国家级赛事中“双一等奖”的历史性突破。郑亦雯老师更作为历史学科的优秀代表进行现场展示,充分展现了衢州工商学校教师团队的风采与实力。
郑亦雯的“AI赋能”探索之路
“我参加工作才一年,能获得这个奖真的很受鼓舞。”面对荣誉,年轻的郑亦雯老师难掩激动。这位毕业于湖州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的新锐教师,用短短一年时间完成了从教坛新兵到国赛冠军的华丽蜕变。
郑老师的获奖课题《以图说史,走进一战》,以其独特的教学视角和深入的信息化融合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回顾近一年的备赛历程,这堂课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教学重构。
最初,郑亦雯和指导教师团队选择了世界史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参赛课题,“这个主题既有清晰的时间主线,知识点也不会过于细碎,适合单课时完整呈现。”去年10月28日,她首次尝试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讲述战前、战中、战后的历史变迁。课堂上,她大胆运用AI技术,将历史照片和文案输入软件,生成历史人物口型匹配的讲话视频,技术应用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教研组老师在听课后指出:“学生活动偏少,讨论时间不足,未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一针见血的评价促使她重新思考教学设计。
去年12月,结合所教的数字影像专业特点,郑老师将课程改为以历史图片为主线,重点分析战争残酷性。她引导学生从士兵、百姓、幸存者等多角度感受战争,虽然课堂效果不错,但专家指出重点偏离了主题,“必须包含战后变化,否则课程不完整”。
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她再次重构课程,精简图片数量,在每个知识节点只选用一到两张核心图片,将教学重点重新聚焦于“战争为何发生、后果如何、对国际格局产生什么影响”这一主线。经过三轮大幅修改,课程终于成型。
在冲刺省赛阶段,曾获说课国赛一等奖的学校总支委员缪小花老师为她进行了全方位的形体、语音和表情指导。“我最初习惯性拖音,表情也比较僵硬。”郑老师回忆,“经过训练,我的表达变得自然流畅。”她每天放学后在办公室反复练习,教研组老师全程陪伴指导,回家后继续背诵打磨。正是这样的坚持与团队支持,让她在省赛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国赛。
国赛舞台上,郑老师的教学设计大放异彩。评委特别赞赏其“AI技术应用恰到好处”:课前让学生选择战争照片进行AI修复色彩,课中利用AI数字人增强互动,整堂课以历史图片的“知观思悟”为主线,通过三大主题探究,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战争全貌。课程结尾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结合摄影专业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职业担当,课后作业“制作一战影集”更是将专业素养与思政教育完美融合。
“面对中职生,我要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郑亦雯深有感触地说,“图片是直观的史料,信息密度大且易于理解,非常适合中职教学。”她表示,未来将把这种教学模式拓展到中国史教学中,通过AI图片串联历史,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能有效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朱航凯的“体专融合”创新实践
与此同时,体育教师朱航凯的获奖项目《竹竿舞组合步法练习1:搓绳小跳》同样令人瞩目,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深入钻研与“体专融合”理念的扎实实践。
为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朱航凯对龙游县沐尘畲族乡的民族特色体育项目进行了系统调研,最终选定“竹竿舞”作为参赛课题。这一选择不仅贴近本土文化,也有效助力学生提升身体协调性、节奏感与团队协作能力。
在内容准备阶段,朱航凯仔细钻研竹竿舞的技术细节,反复打磨步法节奏、抬腿高度与肢体表达。还专程深入畲族聚居地开展实地调研,系统学习竹竿舞在婚嫁和节庆中的文化内涵,使课程兼具运动技能传授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
在课程设计中,朱航凯着力推进“体专融合”。针对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需求,竹竿舞不仅是一项身体训练,更成为他们日后组织幼儿活动的教学资源。朱航凯组织学生走进幼儿园开展实践教学,观察他们如何将所学转化为教育行为。看到学生能够细致耐心地指导小朋友完成技术动作,他深感这堂课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面对现有教材中相关内容的不足,朱航凯与学校体育教研组一起系统开发了一套完整的竹竿舞校本课程,涵盖文化背景、技术训练到创编展示的全流程,并邀请专家指导,持续优化教学逻辑与内容深度。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朱航凯实施分层教学:基础组注重动作规范,提高组追求整体表现力。同时,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如动作捕捉软件辅助评价、信号灯系统强化节奏训练等,这些创新方法也为日常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校支撑体系铸就辉煌
两位老师的卓越表现,背后是衢州工商学校系统化的教师培养体系的有力支撑。学校紧紧围绕“强师优教”目标,实施名师引领计划、青蓝工程计划等系列举措,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备战此次大赛,学校不仅给予青年教师充分的参赛机会,还积极邀请外地专家指导,购置必要的教学设备。语文、旅游等不同专业的老师也在演讲、形体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学校定期举办的课堂明星评比暨“龙游—镇海”山海协作教学指导活动,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这些活动不仅是教学展示和评比,更是两地共享教育资源、深化合作的生动实践。
两项国家级一等奖的取得,既是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学校长期聚焦教师专业成长、深化教学改革的成果彰显。这两位青年教师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创新精神,为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树立了鲜明旗帜。展望未来,衢州工商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助力更多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贡献更多的“工商智慧”和“工商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